| 2010年,一幅耗时5年创作的25米长卷“六安版的清明上河图”《回望古皋胜景》面世,惊艳了所有六安人。 
  
 六安的“清明上河图”:武继文25米长卷尽展古皋胜景(局部) 
  古皋城的标志性建筑南、北门双塔,被誉为“双塔摩青”是古城的十景之一,见证了六安古新城的发展。 
  古皋城内钟鼓楼,如今已不存在。 
  今裕安区境类的西古城遗址,为楚汉之争时期九江王英布的都城,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记载了清末明初古六安十大景观,成为近代六安人寻访历史的一段佳话,也让人记住了这位六安的民间画家——武继文 
  
 指着耗时十几年用心画成的长卷,武继文忍不住讲述起了古皋城名景和古六安文化。 
 最近,武继文的新作《中国有个淠史杭》璀璨耀世,41.7米长卷将再次打破六安画史的纪录,成为六安画史的一大珍宝。近日,本报记者来到六安市老年大学寻访巨作…… 三易其稿  7年画成一幅画
 
 一走进老年大学的三楼会议室,就看见了正在整理画卷的武继文,今年68岁的他熟练的解编绳,捋穗子,卷毛边,铺画纸,动作连贯而又自然,倾注的心血和热爱溢于言表。 
 武继文看到记者到来很开心,“这么多年终于画好了,你们来看看”,见证六安岁月变化的他,一直对这片故土有特别的情感。 
 2010年大作《回望古皋胜景》被市档案局收藏之后,武继文便萌发了要将淠史杭的历史变迁和每个灌渠景色都揽入画卷的想法。 
 然而因为过去的史料难以收集完全,常常一幅画上的一座桥,一条船,他都要反复问询确认,才绘上画卷。 
 淠史杭灌区地跨安徽、河南省14个县(市)区,武继文在安徽省淠史杭灌溉管理总局的协助下踏遍了淠史杭灌区13130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三易其稿,几经周折,历经7年才正式画成。 
  整幅画卷卷长41.7米,为4卷43副,借六安电视台连播纪录片《中国有个淠史杭》而作名。 
 卷首8幅,主要是还原放大淠史杭建设时的原始资料。二卷9幅,主要描绘建国初期及以后兴建的六大水库。 
  三卷和四卷共26幅,主要为古灌溉塘址和沿渠代表型提灌站以及渠、塘、堰、闸,每幅的图解,年份、事件均记载在册。 
  
   
 
   
 
   
 
 
  淠史杭总局 
  磨子潭水库 
  横排头 
  安丰塘十年绘画 从爱好绘成大师 
 “乘凉不忘栽树人,喝水不忘挖渠人,淠史杭是大别山一项伟大的工程,皖西人得益于有了淠史杭,所以我要记录下这万里长堤。”武继文一提到绘画,就精神抖擞起来。 
 年轻时曾在六安纺织厂任职,工作闲暇之余便开始画画,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他,凭借兴趣和钻研的性子越画越好。 
 2008年内退之后,武继文来到六安市老年体育协会工作,更加潜心的创作起来,目前已是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了。 
 从2008年开始创作《回望古皋胜景》到现在的《中国有个淠史杭》,近10年来的绘画,武继文几乎入了迷,有点空闲就画,画到深更半夜是常事。 
 “有时半夜爬起来就画,还经常忘了接孙子,忘了炉子上烧糊的菜,简直拿他没办法”。武继文的爱人徐中秀提起他画画的事,虽有责怪的话,但更多是对丈夫的支持。 
 武继文曾经的大作《回望古皋胜景》复印本已经被六安市档案局收录,作为重要的历史档案保存起来。 
 如今的《中国有个淠史杭》画卷,有人想要复制收藏的,有想要拍卖的,但武继文希望能被皖西博物馆收藏,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知晓淠史杭伟大的工程历史。 小科普 中国有个淠史杭 淠史杭是淠河、史河、杭埠河三个自成体系又相毗邻的合称。淠史杭灌渠,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最大人工挖掘的灌区,始建于1958年,至今已有59年。土石方一米见方可绕地球转十五圈。两千万亩良田旱涝保收,两千万人饮用上优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