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941
  • 回复0

《知否》大结局惹众怒,电视剧“注水”病得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4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热播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月13日终于要迎来大结局了,而这个大结局原本早就应该来到。该剧在播出中每集增加长时段前情回顾和下集预告,正常剧情的播出时间被严重压缩,甚至有的短到25分钟一集,这导致剧集不仅从73集生生拖到了78集,大结局还分两天播。这样一副暴力剪辑、调戏观众的嘴脸,再次引发网友对国产电视剧“注水”问题的疯狂吐槽。
W020190213663301202907.jpg
W020190213663301220778.jpg
W020190213663301248900.jpg
W020190213663301257264.jpg
国产电视剧“注水”早已不是新鲜事。近年来,一些电视剧胡乱编造剧情,内容节奏拖沓缓慢,以此拓展剧集时间,无限度增加电视剧集数,引发观众极大反感,纷纷弃剧。即使部分口碑稍好的电视剧也存在故意凑集数的现象,就连曾经热播的《人民的名义》等电视剧都难逃脱“注水”嫌疑。仿佛电视剧剧集不够长,就无法凸显自己是“鸿篇巨制”一般。如今电视剧“注水”的不良习气,还大有向网剧蔓延的情势。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黄钟军表示,给电视剧“注水”之所以屡禁不止,背后还是受利益的驱使。近年来,电视剧行业越来越急功近利,试图用“流量明星”和视觉画面增加曝光度和吸引力,但这必然造成电视剧成本越来越高。演员按集数获取报酬,制作方按集数售卖播放,播出方按集数获取广告费获取收益。如此一来,给电视剧“注水”,竟然成了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诉求”。

但要清楚的一点是,电视剧作为公共文化产品,不是自娱自乐的游戏,最终还得依靠观众的选择。如今,随着中国公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质量的影视作品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注水”电视剧却消耗着观众的耐心,逼迫观众从厌恶走向唾弃。电视剧“注水”虽然可能会让相关方获得一时甜头,但这种违反影视传播规律的恶劣操作,最终伤害的是整个行业,伤害的是自身的品牌和声誉。给电视剧“注水”只会加快观众流失,走向“慢性自杀”。

纵观海外,鲜有国产电视剧这般超长“大作”。无论是英剧美剧还是日剧韩剧,集数一般都十几集左右,有的甚至不足十集。相比国内电视剧,这些电视剧剧情在符合本国受众文化心理的同时,剧情更加紧凑,制作更加精良。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电视剧的命运最终掌握在观众的遥控器上。如果收视不佳,电视剧将会很快被下架,以后的拍摄计划也将会取消。而且,国外的影视剧编剧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很少出现剧情被资本或是演员绑架的行为。这说到底是以观众为导向,对观众予以了充分尊重。

当然,电视剧并非越短越好,关键是要和剧情发展匹配。无论电视剧制作方还是播出方,不能钻进钱眼里走不出来,挤掉“虚胖”电视剧水分,想法设法为观众提供高质量内容才是正道。要知道,只有对得起观众,道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海外网评论员 孟庆川)
六安论坛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