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875
  • 回复6

[摩托车] 感悟中国摩托车市场早已不姓“嘉陵”很多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1 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pan style="FONT-SIZE: 13.5pt;"><strong><font color="#ff6600" size="6"><font color="#000000"><font color="#f70909">感悟中国摩托车市场早已不姓“嘉陵”很多年</font><br/>&nbsp;&nbsp;&nbsp;&nbsp;</font></font></strong></span><p><span style="FONT-SIZE: 13.5pt;"></span>嘉陵为什么很快就跌下了王位?现在看国内摩托车销售排行榜和市场占有率,中国摩托车市场早已不姓“嘉陵”很多年了。<br/>&nbsp;<br/><br/>  就笔者看来,导致嘉陵走入困局的原因有三个。<br/><br/>  “中间模式”的尴尬<br/><br/>  嘉陵身为一家军工系企业,在管理体系上归属西南兵工局,在资产关系上隶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是国家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其子公司嘉陵只能算是中央企业的子公司。<br/><br/>  但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的运营体系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一体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不同,中石油基本是绝对的一体化运营,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的下属公司在民品领域有较多的自主权,而兵装集团对其旗下公司的生产经营介入程度也不深。譬如嘉陵生产摩托车过程中的多项重大决策基本是自己说了算。<br/><br/>  《第一财经日报》在采访中了解到,嘉陵曾在某段困难时期向地方政府求援,希望能给予一些支持,当时重庆市的一位主要领导在赴该企业考察时称,“嘉陵不要只考虑地方上给予什么支持,也应该考虑给地方上一些支持。”此话曾在该企业内广为流传。<br/><br/>  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嘉陵是中央企业的子公司,但结构上偏松散,也不是地方国资,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两大国资模式之间。<br/><br/>  此外,由于嘉陵身处军工这一特殊行业,兼营民品,因此由谁来负责对其民品资产的系统化运营以及提供全面的运营支撑成为一大问题。<br/><br/>  体制局限并非局限<br/><br/>  目前很多嘉陵系企业内的员工或前员工在提到嘉陵的局限时,均会提到体制局限问题,他们认为,嘉陵在很大程度上受国有体制局限。<br/><br/>  因为受国有体制局限,该公司无法开出同样的价格挽留人才,导致优势人才被私营摩托车企业不断地或成批挖走;因为体制局限,该公司在用工制度上一直无法回避正式工、合同工、合同制工、临时工等同工不同酬弊端,并进一步引发深层次问题;因为体制原因,该公司在激励机制上无法采用较好的策略,管理层及核心人员做好做坏一个样,等等。真的是体制原因吗?<br/><br/>  不是,嘉陵的小兄弟长安集团(当然现在长成大哥了)董事长尹家绪之前曾表示,国有、民营并不是机制选择的障碍,你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可以采用的机制,国有企业同样可以采用。<br/><br/>  如果在逻辑上假设尹家绪的话为真,则嘉陵认为自己受体制原因局限的观点就应为假。<br/><br/>  由于目前嘉陵不愿意接受采访,因此暂时还不能确认嘉陵是否已经有更多的机制选择动机或动作。<br/><br/>  为什么学不了本田?<br/><br/>  1995年前后,国内摩托车群雄并起,摩托车市场日趋白热化,利润空间进一步下滑。到2003年左右,重庆一家私营摩托车主甚至提出了摩托车“论斤卖”观点,卖一辆摩托车只能挣几十元钱,出口摩托车则基本亏钱,靠退税回补利润。<br/><br/>  嘉陵为什么没像自己的合作伙伴本田那样,在摩托车市场饱和之前,将产业链拓展到汽车领域?真正实现自己的第二次产业升级?<br/><br/>  事实上嘉陵曾向本田摇过橄榄枝,洽谈合作生产汽车等事宜。但是当时本田等日本企业采用的是同一套图纸在国内“卖”给多个厂商的做法,嘉陵也在一定程度上担心本田故伎重演,最终导致后来“打烂仗。”<br/><br/>  此后,嘉陵请菲亚特高层到重庆考察,但是在1995年前后,中国汽车市场并不成熟,这些国际企业巨头依旧在犹豫未决状态中。<br/><br/>  嘉陵做四轮车梦碎之前,曾向重庆市地方政府收购渝州汽车厂,但是嘉陵此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无暇顾及汽车产业。<br/><br/>  嘉陵靠手工打造仿制摩托车起家,却没能在国内轿车投资的最佳时机哪怕是拼装出一辆轿车来,自己闯出又一片天。</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7 15:03:29编辑过]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壮士扼腕的另类思考 <p>&nbsp;&nbsp;&nbsp; 厂区内绿荫依旧,只是那曾经的凉爽已然伴随着人们的记忆消退为一种冷清。 </p><p>&nbsp;&nbsp;&nbsp; 这曾是一个有着1.6万人的大型企业,而如今员工却锐减为4000多人。除了那整齐划一的厂区和宽敞的厂房,人们已经很难想象得到当初的辉煌和傲视群雄的孤傲。 </p><p>&nbsp;&nbsp;&nbsp; 重庆向有“摩帮”(当地的摩托车企业)之说,他们之间的“战火”似乎从未间断,而一些私营摩托车企业竞相从嘉陵挖走技术和市场骨干更是戏中的主线。 </p><p>&nbsp;&nbsp;&nbsp; “他们偷我们的图纸,挖我们的主要骨干、技术工人和研究人员,我们的摩托车研究所都差点被一些私营摩托车企业‘连锅端’了。”谈及如今的窘境,嘉陵的一些员工至今仍归咎于私营摩托车企业挖了他们的墙脚,拖垮了整个企业。 </p><p>&nbsp;&nbsp;&nbsp; 也正如他们所说的,目前重庆市私营摩托车企业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确有很多人出自嘉陵。出身“名门”,使得他们成为私企的宠儿:一些人还从嘉陵离开后,立即担任当地私营摩托车企业的总裁、副总裁,或者销售、财务或技术等重要岗位的负责人或骨干,相伴而来的当然也少不了待遇的大幅提升。 </p><p>&nbsp;&nbsp;&nbsp; “我过来立即配了一辆奥迪2.8豪华轿车和一套住房,这可是在原单位干一辈子也不可能挣到的。”3年前,一位私营摩托车企业总裁级人物淡淡的一句话仍在记者的耳边回响。他也出身嘉陵,在一重要岗位担任要职。 </p><p>&nbsp;&nbsp;&nbsp; 由于不堪这种“竞争”,嘉陵集团跟重庆几家私营摩托车企业打起1元钱索赔官司,彰显心头的不平。 </p><p>&nbsp;&nbsp;&nbsp; 此次“同门亲兄弟”嘉陵特种装备公司接手嘉陵工业有限公司的破产资产,当地媒体以“换了一个手”来戏称这一操作。嘉陵工业有限公司的破产,只不过是嘉陵集团为处理历史债务所做的一个断臂手术,或者说是一个脱壳技术而已。有智者断言:断臂术并不是彻底的解决方案。 </p><p>&nbsp;&nbsp;&nbsp; 经历过战火的洗礼,这昔日的“王者”骨子里毕竟有着一种不可磨灭的精神。毕竟,嘉陵的史册上依旧“光彩照人”:第一台摩托车是靠一群工人手工打造拼装出来的,第一辆中日合资摩托也是靠自有品质和实力赢得的合作机会,第一批在重庆做地产的国有大企业也是嘉陵(可惜的是,地产也是浅尝辄止)。 </p><p>&nbsp;&nbsp;&nbsp; 嘉陵称王的时候,海尔、康佳、TCL,甚至嘉陵的“堂弟”长安集团也都是没名气没地位的小兄弟,没想到,在小兄弟长成大人的时候,嘉陵却早衰了。 </p><p>&nbsp;&nbsp;&nbsp; 但是昔日的“王者”却迅速迷醉于既往的功劳簿上,忘却了当初创下这份基业的内功——创新和打拼。在这段没落的史册上,嘉陵竟有着一款型号的产品卖了10多年而无创新的不光彩记录。 </p><p>&nbsp;&nbsp;&nbsp; 而今,壮士扼腕,痛则痛矣,但经历过市场大起大落从“王者”到平民的洗礼,通过缴纳昂贵学费得到感悟或教训,也许应该能比其他人更具有反弹能力,更具有斗志。 </p><p>&nbsp;&nbsp;&nbsp; 嘉陵因傍依嘉陵江而得名。这条亘古的河流陪伴着嘉陵走过了孕育、成长,也见证了辉煌和没落。如今背负“扼腕”之痛的“王者”能否再次雄起,只可留待这千年的大江去见证。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5 19:30:27编辑过]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5 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号称“中国摩托车之王”!可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5 19:30:49编辑过]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p>摩托车行业除了钱江等少数国营企业还能盈利、苦苦挣扎外,其他的国营摩企基本上是全军覆没!</p><p>摩托车行业基本上是民营与合资企业的天下!</p>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6-11-13 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p>天涯明月很辛苦的,大家看帖要回帖啊!</p><p>我先把天涯明月所有的帖全部顶一遍!</p><p>做人要厚道!</p><p><font face="隶书" color="#ff0000" size="4"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看见河马~~你不怕不怕啦~~不怕没人顶~~不怕不怕不怕啦~~</font></p>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1-6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p>就是,国企的体制就是烂</p>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1-14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ppccc</i>在2007-1-5 23:08:18的发言:</b><br/><p>就是,国企的体制就是烂</p></div><p>严重支持 ~~~</p>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