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月22日,兴业银行内部会议内容曝光,据兴业总行人士消息,兴业监测到全国房地产企业今年可能会有资金链断裂风险,暂停一切房地产开发相关贷款,同时暂停房企上下游的企业融资。兴业银行发文叫停地产结构性融资引发多家券商周末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
2月23日,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申银万国、广发证券和招商证券(分别举行了“银行停止房贷”事件的电话会议,讨论了事件影响和未来宏观和房地产基本面可能的演进走势。
2月24日沪深两市跳空低开,地产、银行领跌,沪指开盘失守2100点,深成指跌幅快速超过2%。房地产板块继续向下运行,跌幅进一步扩大,截至10:33,板块跌幅近4%,天宸股份跌停,中华企业、中南建设、华夏幸福、格力地产、阳光城、金科股份、苏宁环球跌超9%,保利地产跌超7%,招商地产、万科A、金地集团跌超6%。
兴业银行认为,在经济条件下行、资产泡沫过大、货币政策紧平衡的环境下,风险急剧上升,一旦发生风险暴露,处置起来非常困难。该行相关通知表示,要严控总量,确保总量不增加。但强调此次业务窗口指导仅针对地产夹层融资与地产供应链融资,非针对开发贷与个人住房按揭等大口径房地产信货。目前地产夹层与供应链融资业务,有的银行早已停办,也有银行逆势而为在大做,各行政策并不一致。
兴业银行事件凸显了房地产信贷收紧的趋势,而非偶然事件。房地产夹层融资业务属于非标资产融资范畴,是银行将理财资金通过中间平台贷给开发商的融资行为,这部分贷款与普通的开发贷款相比占比很小。暂停的虽然只是这部分夹层融资,而非普通的开发贷和个人按揭贷。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当前这样一个房地产整体供过于求,货币政策偏紧,银行存款增速下滑的环境下,银行业对于房地产风险的重新评估,将会提高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权重,收紧普通的开发贷和按揭贷。实际上银行业对于房地产贷款收紧的趋势已经明显,无论是开发贷还是个人按揭贷款,利率都出现了上浮趋向,而且贷款的放款时间明显拉长,房企的贷款利率综合成本已经达到10%,导致去年以来很多一线房企寻求海外较低利率的融资。
当前房地产行业风险上升原因。市场之所以如此敏感,甚至有些风声鹤唳,源于大家对于房地产未来资金链断裂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度衰退的担忧。当前房地产行业风险上升,主要是来内外两方面的融资压力:一者,外部贷款利率中枢的不断上移,随着普通存款不断的转化为银行理财产品,银行负债端成本显著上升,必然会逼迫银行对于房地产开发贷和个人按揭贷提高利率。二者,房地产销售增速在明显下降导致开发商自有资金部分绷紧。按揭贷款利率上升,银行流动性偏紧,放款时间拉长,更重要的是整体供过于求的趋势形成,房地产价格继续上升预期下降,这些因素必然导致购房积极性的下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