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进入下半场”一说,在今年之前或许是个“预言”,但由今年开始,却成了兵家必争的行动。房地产产业链上的各大家,无不在过新招、求转型,虽然花样百出,但殊途同归于两个焦点——金融和社区,易居中国也不例外。 甚至,早在年初那一场“互联网让房地产抑郁”的风口浪尖,就宣布了自己的“大动作”,新增的两个业务板块,剑指金融和社区,一个要把购房的最后一桶金给满上,一个要把生活的最后一公里给打通,按周忻的话来说,互联网这张空降的天网,在垂直领域要接地气,就要和地网、人网相结合,而易居中国首先要促成的,就是这件事。
数月后,房金所和实惠APP上线,房金所的“高大上”气质自不必多说,而“实惠APP”的表现似乎更具有草根情怀。在“白吃,白喝,白拿,白玩”的京沪全城福利轰炸下,一方面短短3月间实惠APP已有超60万的下载装机量,日活跃用户达20万,联合各大商家已经送出35万份午餐、17万份早餐、总金额超过4200万元的各类商品福利,且已签约可提供福利的商家约1500余户。
另一方面,福利虽好,却越发让人摸不着头脑,周忻的老友在问,业内的朋友在问,最后在日前举行的“实惠联手上海四大报媒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媒体的朋友都在细究为什么,因为他们相信,易居中国的劳师动众不会只想和大家玩一场“全民摇摇乐”的游戏,按照易居中国的风格,幕后应该比台前更精彩,甚至极有可能在若干月后,它会成为通关社区最后一公里的一大可行模式。而周忻和经营班子的回答,让一件看起来好玩的事,变成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如果,你认为实惠是一场“全民摇摇乐”的游戏,那么,你会错过一个最有望扛起社区大旗的模式!
“实惠”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它有过雏形,有过演变,周忻第一次分享了“实惠”诞生记。
“在实惠之前,我们做过三个模版。第一个模版,是朋友建议我做个叫生活圈的产品,朋友试了水,结果人气起不来,这条路被效果否决了。
第二个模版,我想从社交这个点去切入社区邻里,因为老百姓喜欢吐槽,我们就和新浪合起来搞微米。这么一来社交是有了,但偏离了社区增值服务的初衷。
所以我们又切换到了第三个模版,和物业管理公司合作。去年底,我们就和上房物业有过这方面的深入探讨,在外界看来这也是一个最为顺理成章的发展逻辑,但很快现状告诉我们,这样一场天网和地网的结合,缺少转换,并不匹配市场。
最后,我们想出来了实惠,这个和社交,和社区服务,和增值看上去都不沾边的东西。
但其实大家下载使用了后就会发现,这三样东西,实惠里都有,并且在不断完善体验,完善场景。”周忻的这个故事,说得再透彻点就是,
1、实惠是经由市场洗练而来。 2、实惠“让商户走进来、让用户享起福来,让社区服务增值起来”的宗旨不变,变得是粘连的形式。这个切入口变了四变,最有号召力的方式,就是今天帝都和魔都人民都在玩的,摇一摇,福利来。 3、关于天网与地网、人网的结合,实惠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显然第三点,戳中了战略合作签约现场媒体的另一个兴奋点,他们将关注点从产品移到了服务,期待以周忻为首的高管团队能爆出一个个有底料的干货,能把社区增值服务这个新领域看得再真切些。所以,在第二轮的媒体问答环节中,就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粗略可以分成三类:关于免费的福利、服务的模式、商家的痛点。
谈福利:爱福利之心,人皆有之 有《新闻晨报》的记者提出实惠免费送福利是喜闻乐见的事,但用户更关心的是这是一种暂时行为还是长久之计?
周忻直言,实惠是以福利作为切入口,与用户保持强粘连的一件“法宝”,所以我们不仅现在免费,未来还会免费,我们会坚持自己打法,一如既往地走下去。
话音未落,就有《财富堂》的编辑提出质疑,一直免费送,那么实惠靠什么赚钱?
周忻拿美团、大众点评举例,这些网站多以增值服务来换取网站的利润。所以他认为站在今天这个节点,实惠的主要任务是先把网站建好,先把体验做好,先把网民聚好,把产品做好,把服务做好,接下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易居是一家靠服务起家的公司。卖房子我们可以卖到全中国领先,那么我相信我们也可以提供给住在房子里的人全中国最领先的服务。”在周忻眼里,服务是安身立命之本,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谈服务:网织得再好,也不如做得一手好服务 于是,又有一位记者抓住“服务”之说抛出了问题,现在市面上服务型APP的公司很多,实惠的核心竞争力又在哪里?
周忻从互联网基因、O2O模式及线下服务这三方面给予了回答。首先实惠出身好,骨子里有着自己独特的互联网基因,由易居中国、新浪网、微博以及分众传媒和申通快递五家股东联手打造的实惠平台,比一般人更懂互联网。
其次,天网与地网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O2O模式。从线上走到线下,从线下走到线上,很多互联网公司走不下来,很多物业物流平台线下服务不到位,所以,想靠一个纯粹的网站打造出O2O的社区平台,是行不通的。在线上和线下我们需要一种链接与转化,而易居恰恰就是做转化的一家公司,比如旗下的乐居互联网与电商板块已经完成了这一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示例。
第三个过程是线下地面的服务。这个网站对我们而言,谁服务好,谁赢得客户,谁服务到位,这是未来做社区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未来哪家社增值服务公司会脱颖而出?最后一定是服务好的那家。
谈商家:要精准有精准,要影响有影响,客户召集so easy 接着,视线转移到精准一词,现场有媒体追问实惠如何绑定这些精准用户?  
“一个手机号码最多只能绑定三个小区。”朱旭东解释道,“所有摇中的福利,都要填一个送货的地址,这个地址和你送货的小区是一致就没问题,如果不一致这个福利就当作废。”
最后,有个自称是互联网重度用户的记者抛出了个刁钻的问题直接请周忻回答,如果哪一天微信也来做这样一个事情,你们是否会面临竞争?
周忻用一个反问句赢得了现场的掌声,“是不是因为淘宝和腾讯做大了,现在就没有人做互联网创业了呢?”
“我的心态当中,把实惠作为易居的又一个新创业。现在互联网创业要比十几年前,或者几年要难得很多,但是也有很多人在更新迭代,做很多的创新。我自己的心态是跟这批创业者一样的。当然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平台也不算小,所以至少要比一些刚刚起步的公司扛风险能力大。
后记:战略发布会及媒体见面会后,这些实惠人匆匆离去,相继投入下一个战役——引爆百所高校中去。与阳春白雪的互联网公司不同,他们习惯用脚步来丈量上海的土地,习惯用脚步来丈量商家用户,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就是实惠为自己设置起的门槛与壁垒,最大的核心价值就是这套服务的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