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求职招聘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求职招聘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会员之家
›
六安百态
›
帝国遗民:中亚俄罗斯族的命运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2002
回复
4
帝国遗民:中亚俄罗斯族的命运
[复制链接]
sumuzhe
sumuzhe
当前离线
积分
94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9-7-3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http://news.sina.com.cn/w/2008-09-19/164716320733.shtml
侯艾君
在100多年时间里,中亚俄罗斯族群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和人为的双重进程。1991年以后,人们发现:中亚还有大量俄罗斯族——“帝国”的遗民们。他们的境遇和命运,是学者和政治家口头、笔下活跃的话题,成为俄罗斯、中亚乃至所有后苏联国家中大政治的一部分。
不久前爆发的俄、格冲突,引起中亚学界和政界人士关注;有人甚至担心:俄罗斯开了一个先例:借口保护俄侨而入侵相关国家。中亚俄罗斯族问题的微妙性,也进一步凸显出来。
中亚俄罗斯族的迁移
早在16世纪末,就有一些俄罗斯人来到中亚北部,但其大规模移民是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的。当时,帝俄军队刚刚征服中亚不久,就有大批俄内地农民要求迁居中亚。他们隐约觉得,国家会为自己报销路费或给某种优惠。俄国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说:斯拉夫人像候鸟一样四处迁徙。这种自发的“民间殖民”,某种意义上巩固了俄军的军事征服成果。
20世纪上半叶及中期,俄罗斯族向中亚移民经历了四波浪潮:1920年代,苏俄内战和欧俄遭遇大饥荒,许多人逃难到中亚。1930年代,苏联工业化进程开始,大批俄罗斯族来到中亚,发展当地工业;与此同时,“大清洗”也迫使许多俄罗斯族到中亚。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后,欧俄的工厂和人员疏散到中亚和西伯利亚,继续运转并支持前线,苏联的经济地理布局发生深刻变化。1950、1960年代,赫鲁晓夫发起了开发处女地的运动。许多俄罗斯族移民来到中亚,建起工厂、学校、剧院、运河、水库等,改变了中亚的社会面貌。
但是到1960年代,俄罗斯族人口开始回流。1968年,许多俄罗斯族离开哈萨克斯坦,进入1970年代,其他中亚国家的俄罗斯族也陆续离开。原因是中亚当地居民的出生率太高,发生了所谓“人口爆炸”,引起就业困难、经济增速放缓,对来自欧俄的高技术人才需求减少。而且,随着中亚民族的传统复兴,当地人与俄罗斯族矛盾激化。1980年代,随着戈尔巴乔夫“改革”,各共和国都通过了《国语法》,当地人的民族主义上升,吉尔吉斯、塔吉克、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甚至还爆发了民族冲突,而俄罗斯族常常成为冲突的受害者。
1991年前后,中亚俄罗斯族爆发了移民潮,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中期。主要原因是所有中亚国家都存在经济问题,这些年轻国家没有建国经验,当地居民生活贫困、失业率高。另外,中亚社会泛滥的家族政治模式,对于非本地民族有着显然的歧视。由于俄语的教育、文化、信息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俄罗斯族感到自己的子女生活在这样的国家中将毫无前途,被迫前往俄罗斯寻求出路。1991年到1999年,俄罗斯接收了300万俄罗斯族人、24万乌克兰人、3万多白俄罗斯人,其中2/3以上有劳动能力,一半以上都受过中高等教育。
从20世纪末开始,俄罗斯族的大规模移民潮已不多见。一方面,想走的多数已经走了;同时,中亚国家的经济、政治局势逐步好转。但俄罗斯族的人口仍持续减少,截至2006年,俄罗斯族在哈萨克仅剩397.3万人,在乌兹别克为1 00万人,在吉尔吉斯为47万人,在土库曼估计在9万到10万之间,在塔吉克则为4.5万到5万人。到2007年初,中亚俄罗斯族估计在500万到550万人。与苏联时代比,留在中亚的大约是60%,40%已经离开。
独立初期的反俄民族歧视
中亚是境外俄罗斯族的主要聚居区,仅次于乌克兰。大多数中亚俄罗斯族居住在哈、乌、吉三国,塔吉克和土库曼斯坦的俄罗斯族不断减少,且多为退休者或临近退休者。
在独立过程中,中亚社会被动员起来,来自边远地区的人口浪潮般拥入阿拉木图、比什凯克等城市。他们理直气壮地争夺住房、首都郊区的土地以及ZF机关中的职位。他们都怀着信念:俄罗斯人是前殖民者,因此,应该剥夺那些之前的“剥夺者”,让主体民族当家作主,填充他们留下的真空。这些人群往往“俄罗斯化”程度低,多半不会说俄语,或说得像外国人一样蹩脚。大批人口急速拥入城市,导致资源紧张、就业艰难、犯罪率升高,引发族群矛盾。一些极端者在街头公开谩骂、侮辱、甚至殴打经过的俄罗斯族,对他们喊:滚回你们的国家吧!包括俄罗斯族在内的欧裔——犹太人、乌克兰人、希腊人、日耳曼人等面临去留抉择,命运难卜。多数人的心理、意志都不够坚强,只好选择“滚回”自己的国家(俄罗斯、德国、以色列等);也有许多俄罗斯族人是“神经战”中的坚强者,他们留下来,成为“帝国的遗民们”。排挤的做法并非ZF鼓励,但却对建国不久的ZF不无裨益;而为长久计,必须加以制止,以挽留这些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口,为新国家服务。所以,中亚领导人后来采取措施禁止民族歧视和排挤,但是,各种有形无形的排斥和清洗已经发生了。
留下来的俄罗斯族,或主动或被动地将自己的命运与新国家联系在一起,成为少数民族。尽管多数新独立国家的宪法、法律都规定各民族平等,但是,各国都不断采取措施,推进和强化“民族化”进程(如规定民族语言为国语,在各方面“去俄罗斯化”等)——中亚国家的民族和国家的形成过程至今并未终结,其间,俄罗斯族最敏感,心理压力巨大。
一些老弱者无力回到俄罗斯,成为真正的社会弱势群体。在经济恶化时,他们丧失社会保障,养老金都难得及时领取,走向沦落,被迫操一些不体面的生计:拾荒等。他们仍有苏联时的淳朴民风,会在外国人问路时,不远三里、五里将问路者送到目的地;会在公车上旁若无人地絮叨、抱怨、发牢骚,痛斥世风日下,然后突然高喊:让斯大林站起来!
或许,留下来的俄罗斯族在心理和道义上的收获,是他们一朝经历了作为少数民族的艰难,因此,更容易与其他早年流落中亚的“非主体民族”(东干人、朝鲜人、鞑靼人等)找到共同语言。在中亚这个民族陈列馆里,他们学会了更平等地看待其他少数族群。
有限的参政机会
在反俄歇斯底里之后,中亚当地居民变得理智,不再将不幸都归咎于俄罗斯人;而中亚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相对稳定、成熟,对中亚俄罗斯族的地位也有积极影响。尽管如此,作为一个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族群,如今的中亚俄罗斯族却很难参与所在国的政治生活。自1991年以来,俄罗斯族在当地权力部门的比重就越来越低,居多数的是各国主体民族。
以哈萨克斯坦为例,该国1995年议会选举中,下院中有43名哈萨克族,20名俄罗斯族;但到1999年议会选举时,下院选了14名哈萨克族,却没有一名俄罗斯族,仅有的两名俄罗斯族议员是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直接任命的;再到2 007年议会选举时,下院选了82名哈萨克族、17名俄罗斯族,俄罗斯族的议席比例比其人口比例低了许多,为了平衡,充任下院副主席的季雅琴科、上院副主席苏金二人均为俄罗斯族。在哈萨克斯坦ZF机关中,俄罗斯族公务员比例更低:哈萨克族占79%,而俄罗斯族占14.5%,乌克兰人占0.9%。
吉尔吉斯斯坦的情况更差。1995年选举的议员中,85人是吉尔吉斯族(占81%),6名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 (5.7%),而俄、乌两族在该国人口中的比例为24%;2005年,议会成员中85%是吉尔吉斯族,只有1名俄罗斯族作为点缀;2007年选举中,73名议员是吉尔吉斯族(占81%),7名俄罗斯族。俄罗斯族之所以大幅增加,是因为该国实行新选举法,所有政党必须安插15%以上的非主体民族名额。而实行新选举法的背景是:吉尔吉斯斯坦南(奥什和贾拉拉巴德)、北(比什凯克)政治分裂,2005年颜色革命后,南方人主导的新ZF宁可任用“异族人”以制衡北方势力,典型是任命俄罗斯族的丘基诺夫为总理。
相比之下,在移民较少的塔吉克和土库曼斯坦,ZF中几乎没有俄罗斯族。而在中亚第一人口大国乌兹别克斯坦,有一些俄罗斯族在外交部、内务部等担任技术性职务。
哈、吉两国ZF中,之所以能容纳一定比例的俄罗斯族,主要得益于两国领导人保持对俄友好关系的个人努力。另外,对于中亚最富裕的哈萨克斯坦来说,其对境内各民族所推行的“哈萨克化”政策获得成功,也是原因之一。1990年代初,一半多俄罗斯族认同自己既是哈萨克斯坦公民,又是俄罗斯国民;但现在,多数人只认同自己是哈萨克公民。
“去俄罗斯化”在继续
由于长期遭“老大哥”欺压的历史,中亚的“去俄罗斯化”进程至今还在延续。
在哈萨克斯坦的教科书里,帝俄、苏联时代一律被视为殖民地历史,直到1991年,该国才“成功完成了民族解放斗争”。近年来,哈国连续对省、市、县、村庄、街道等发起更名运动,实现“去殖民地化”,而将保罗达尔和彼得保罗斯克二市更名的问题,在俄、哈两族之间引起分裂。网络论坛里的俄罗斯族“建议”主张更名的人:请自己建哪怕一个城市,然后,随你怎么命名。无疑,“去俄罗斯化”让俄罗斯族在心理上感觉被疏远、排斥。
在吉尔吉斯斯坦,当亲俄的总统阿卡耶夫于2005年流亡俄罗斯后,学界开始重审已被遗忘的1916年民族起义事件,认为是帝俄针对吉尔吉斯人的种族灭绝,并通过了ZF决议,引起俄方不安。当然,之后由于吉国当权派与美国关系变坏,吉俄关系又开始回暖。
在土库曼斯坦,已故总统尼亚佐夫曾根据2003年俄、土签署油气合作“世纪大单”(土国以优惠价格向俄供气2 5年)中的附加条件,宣布作废之前的双重国籍协议,要求土国俄罗斯族在两个月内选定祖国,而如果选择离开土库曼,可能会失去财产、住房、公民权、工作等等,俄罗斯族一时陷入恐慌。俄ZF一度低调容忍,但国防部高官声明将不惜动用核武器保护境外俄侨,引起舆论大哗。随着土国新总统上台,土俄紧张关系也有所缓和。
除了外交和政治上的纷争引起中亚俄罗斯族担忧外,中亚国家的家族势力和政治文化导致FB现象严重,也令俄罗斯族不自在,并失去上升的机会。多年来,家族主义、裙带风是哈萨克和吉尔吉斯斯坦社会热议的话题。在哈萨克斯坦,3个玉兹瓜分了ZF中的职位:大玉兹23个,中玉兹13个,小玉兹6个。总统、总理、下院主席、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国安会主席等人士都出身大玉兹,中玉兹的代表人数少些,小玉兹则处于政治边缘。大玉兹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总统家族及其亲近的人。而在吉尔吉斯斯坦,南、北两大政治集团轮番主导该国政治进程。1990年,北方部落出身的阿卡耶夫上台,表明南方势力衰退——此前领导人是来自南方的马萨列夫;阿卡耶夫总统将许多亲戚安插到ZF、企业的重要职位上。2005年,阿卡耶夫政权倒台,来自南方大家族的巴基耶夫上台,俄罗斯族还是要靠边站。
“召回俄胞”见效慢
多数情况下,俄罗斯无法在境外俄侨遭歧视时提供有效庇护,以至于有人认为,俄ZF希望这种情形出现,从而将这些惶恐不安的人赶回本国;就等于是说,俄ZF与反俄的民族主义者和歧视政策“合谋”,以解决自己日益严重的人口危机— —多年来,俄罗斯人口持续下降,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俄罗斯的人口将只剩1.078亿人。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最感人口缺乏,不得不接纳大量中国人和朝鲜人。俄罗斯担心任由这种形势发展下去,本国安全将难以保障,所以主张借“吸收境外俄侨”来解决自己的人口问题。此举还可在政治和道义方面赢得好处:表明俄罗斯没有忘记境外俄胞。而且,多年以来,中国吸引了巨额的华人、华侨的投资,也令俄罗斯学者和政治家热议、并艳羡不已,希望借助境外俄侨而加强与所在国家的联系,吸收投资,让业已流失了的智力实现“回流”。最后,近年来,俄罗斯经济快速恢复和增长,并赚取了巨额的石油美元,使其初步具备了接收移民的条件。
2006年12月,俄罗斯开始执行从近邻国家吸引移民回俄罗斯的国家计划,预计在2007年移民5万人,到2 012年前移民30万人——不包括家庭成员。备选的12个移民目标区中,7个位于西伯利亚或远东,都是俄罗斯的不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少,当地人都大量移民到欧俄地区;而即使是中部省份,经济也不怎么发达,因此,大多数移民都愿意前往靠近西方的加里宁格勒州。俄罗斯驻哈使馆收到的申请表中,一半多都希望去加里宁格勒州。
但是,眼下看来,俄罗斯的人口召回政策困难重重。2007年11月14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同胞一体化-20 07”论坛上,只有130人打算移居俄罗斯,另外还收到4500份申请。一些现实困难是:住房问题无法解决——新移民在俄罗斯没有信贷记录,无法贷款买房;俄驻外使领馆态度恶劣、效率低下。许多想要移民加里宁格勒的俄罗斯族抱怨使领馆工作消极,而使领馆则推诿说,是地方ZF没有尽力为新移民安排工作。此外,大规模移民还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新移民和原住民争夺住房、工作岗位等资源,极有可能引发社会冲突。
另一方面,中亚俄罗斯族对母国的召唤反应并不积极。不少留下来的俄罗斯族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较高,在技术含量高的单位领取高薪,部分人还有生意。即使对于情况较差的俄罗斯族来说,移民俄罗斯的前景并不明朗,也未必美妙。新移民须归还俄ZF发给他们的钱,几乎是被一张“卖身契”束缚;将新移民赶到经济落后之地扎根,几乎又是一次惩罚——中亚俄罗斯族已被祖国惩罚过一次了——许多人的祖先本来就是逃难到中亚的:由于饥荒、1930年代的镇压富农、“大清洗”运动等。还有些人不信任俄ZF,甚至有抵触,他们有一种悲情:1991年后,叶利钦ZF让俄胞在境外听凭命运的摆布,蒙受了巨大苦难。
现在,经过多年融合,中亚俄罗斯族的民族心理已不同于本土俄罗斯族,他们适应了当地社会,形成一个新族群,可称为“俄裔亚洲人”或“中亚俄裔”。对于多数中亚国家来说,俄罗斯族是优质的人力资源,是中亚国家工业、科技领域的支柱,他们离去会导致许多工业设施无法运转;一些有识之士指出:俄罗斯族参政还可以抑制中亚国家的政治毒瘤——贪污FB,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贪婪、凶狠的亲戚。俄罗斯的人口召回政策,甚至让哈萨克斯坦感到压力:到2015年前,该国将有 50万人的劳力缺口,也须依靠外来移民填充。
同时,坚持留下的俄罗斯族并不总是被信任。有人担心,俄罗斯会将中亚俄罗斯族作为达到政治目的的工具,挑起中亚的民族冲突;中亚俄罗斯族甚至可能成为“第五纵队”。2008年8月8日爆发的俄、格“五日战争”让某些论者警惕:中亚国家也可能因俄侨问题而面临俄罗斯入侵的危险。8月28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为《金融时报》撰写的稿件中称,处理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民族之间的关系,需要极度小心。他说:“共产主义分崩离析之后,俄罗斯甘心接受了‘失去’1 4个前苏联共和国的事实。这些共和国成为了独立国家,有大约2500万俄罗斯人留在了不再属于自己的国家。其中有些国家在对待少数民族时不够尊重。”然而,中亚国家对于俄、格冲突表态非常谨慎,梅德韦杰夫在上合峰会上的一些相关建议并未获得广泛赞同,就说明了中亚国家对俄可能打“俄侨保护”牌的警惕。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seanwu
seanwu
当前离线
积分
156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9-7-3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ht2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风长老
风长老
当前离线
积分
16218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9-7-3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ˊ牛奶ˋ 」
「ˊ牛奶ˋ 」
当前离线
积分
11774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9-7-4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奥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shouma
shouma
当前离线
积分
44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9-7-5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好多.....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