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468
  • 回复3

中国将撤7大军区建东西南北战略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6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1日出版的香港《镜报》月刊透露,中央正紧锣密鼓地准备推行军事大改革,包括撤销七大军区,按战略方向建立四大战略区,各战略区由军方和各省领导组成的小军委领导。四大战略区,包括北部战略区、东部战略区、南部战略区及西部战略区。据悉,北部战略区辖东三省加内蒙古(即原沈阳军区辖区加内蒙古);东部战略区与目前南京军区辖区相同,加上军区内的东海舰队、空军、二炮、武警;南部战略区包括广州军区和成都军区的云、贵两省及所辖的南海舰队、空军、二炮、武警;西部战略区由成都军区、兰州军区合并而成(剔除云、贵两省);北部战略区包括现在的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剔去原属北京军区的内蒙古、加上北海舰队及原属广州军区的湖北。设想未来大战略区将由战略区联合司令部、战略区内各省委书记组成「小军委」,小军委书记由中央指派,统一领导战略区内军事、国防动员,甚至与周边国家出现的边防事件,小军委都有应急处置权。这一报告还没有得到北京官方的证实,但比较可信。

这无疑是1949年以来中国军事布局最大的改变,其方向值得肯定。如此部署强化了中国的军事资源,中国周边危机四伏,东北方向朝鲜半岛局势随时恶化到需要中国出兵维和的地步;东部海域,日本占领着钓鱼岛,台湾海峡局势平稳,但还不到刀枪入库的时候;南方风紧云急,收复被越南占领的南沙岛屿是迟早的事;西部印度扩军备战,中印再战以解决边界问题,也是迟早的事。中部不存在外敌问题,故撤销武汉军区,是应有之义。

新的战略区域过去苏联的做法不同,与美国的全球性布局也不同,颇具中国特色,打破了四大军种(海、陆、空、二炮)各自为战的格局;除了西部战略区没有海军,北部、东部、南部三大战略区,分别囊括了北海、东海、南海三大舰队,北部战略区将现在的北京空军、沈阳空军与济南空军,以及区内的武警、二炮全部纳入;东部、南部战略区一样包括陆、海、空、武警、二炮。如此则各大战略区军事资源一体化,便于展开现代化的立体战争。至于小军委之设,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 本帖最后由 ◆℡眼睛尐尐 于 2009-8-7 12:13 编辑 ]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9-8-6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四大战略区的划分:慎重"安史之乱是前车之鉴"!

最近传出消息要撤销七大军区、划分为四大战略区,四大战略区统辖区内一切武装力量。说是为了整合战争资源,增强协同作战能力,加快军队应对外敌的反应灵敏度。开始觉得这样很好,有利于军队战力的发挥。

再往下看,要设立小军委,并且小军委中有各省委书记!!!猛然惊出一身冷汗,省委书记是什么人物?封疆大吏啊!那是有财权的实权派人物啊!

军权+财权=独立



这个公式是被中国几千年历史无数次证明了的,难道我们现在要再去证明一次?!这不就是大唐的节度使制度的翻版吗?大唐的节度使制度造成的后果相比每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吧?!! 直接导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毁于一旦!

下面我们说说古代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和节度使制度:

先说一下周的分封制度,周实行分封制度是有道理的,如下:

1.当时的中国版图内华夏族人口只有百万级别,而夷狄部落多如牛毛。所谓的封国只是一个个文明岛。封国经常与蛮族部落发生战争。封国制度可以保证军队的快速灵活。

2.当时的通讯运输能力很差,西周开始还没有后来发达的驿站制度。靠烽火警报战争,但是烽火传递的信息量实在太有限了。由于运输能力差、军队集结也是非常缓慢,也就是说军队对远方的战火的应对能力很差。中央控制的军队只能保护京畿地区的安全。

3.西周要在蛮荒的大地上播撒文明的种子,扩大自己族群的生存空间。

基于以上原因,西周建国后分封N多的邦国,一个邦国由一个贵族团体领导着几千或者几万的华夏族人口,统治着一定数量的外族奴隶,在一个远离国都的地方建立城堡国家,这个邦国有完全独立的军权财权和外交权。周围是向海洋一样的蛮族部落。后来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开始也是这样小小的文明岛,然后这些文明岛不断的向周围扩张发展自己的势力,最终形成了一个个强大的诸侯国。各个邦国之间的空白区域最终被华夏文明填充。这时各个华夏邦国为了继续发展,只能互相吞并,最终经历了六百年的同族血战,秦一统华夏。我们的华夏文明也在这个激烈的思考与实践中发展成熟。

西周初年的分封建国制度最终使华夏文明远远超越周围的蛮族竞争者,发展壮大成中华大地上的主人。从这点可以看出文王和武王的目光是何等的深邃。所以可以说西周的分封制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制度。

再说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西周的分封制在华夏民族完全占有中国的腹心地带后已经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这个时候再分封诸侯的话,各个诸侯没有对外族扩展生存空间的条件,只能互相争夺生存空间,从而引发内战。但是中央集权有两个前提条件:1.运输技术的发展。2.通讯技术的发展。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力修建当时的高速公路——驰道。大力开通各个水系之间的运河,比如灵渠。这些保证了运输的快捷方便低成本。保证了中央军队的快速调动。同时当时的驿站制度也基本保证了中央的政令可以在几天内传达到全国的各个角落。

所以秦始皇实行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再来说说唐帝国的节度使制度:



大唐建国后迅速向周围扩张,领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比现在中国的领土还大。而且新的征服区大部分是高原隔壁沙漠群山。还有一点不得不说,大唐比大汉运气差,汉朝只有匈奴这一个劲敌。而唐朝有突厥、吐番、阿拉伯帝国、吐谷浑、高句丽等劲敌。大唐经常跟这些强大的帝国发生战争。为了保证边防军的灵活性和后勤补给的快速性。大唐皇帝为了统治这个空前规模的大帝国有两个选择:

1.像秦始皇那样大力修建驰道——这点很危险,闹不好会整出陈胜吴广。而且在高原戈壁修高速路在当时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另一种经过改良的分封制——节度使制度。

就前期来说,这种节度使制度是成功的。大唐凭借这种制度和强大的骑兵兵团所向披靡——那几个民族够倒霉的,千年不遇的强大一回竟然碰见了大唐!!!面对大唐的铁骑他们有三个选择:投降、灭族、跑到天边。

但是节度使权利的无限膨胀最终酿造了人类古代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安史之乱。从此华夏文明退出了中亚这个欧亚大陆的制高点,阿拉伯帝国代表的伊斯兰文明进驻中亚。安史之乱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我们还在品尝着这个苦果!!!

大宋建国后鉴于唐的节度使制度的危害,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极力的重文轻武。华夏族群开始慢慢丧失传承了几千年的尚武精神!这直接导致了一个更大的悲剧的产生,南宋灭亡后华夏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被消灭——崖山之后再无中华!笔者每每想起这段历史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当年独步天下的华夏民族现在竟然沦落到被蛮夷之国群起羞辱的地步!!

说了这么多,很多话离题千里。其实我想说的是珍惜中华民族来之不宜的复兴机会,在四大战略区的建立上要慎之又慎!!!

以前无论是分封制还是节度使制度都是建立在通信运输能力很差的基础上的,为了当时形式的需要也是必要的。现在我们有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军队的调动后勤保障都没有古代的制约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使中央的命令可以在瞬间到达目标单位。那么我们划分四大战略区、建立小军委的目的是什么?你设立小军委总要有个小主席吧,这个小军委能管委员吧,委员里面有海陆空二炮武警的高级将领还有省委书记!!怎么感觉是个小国家那?

下面引用主席的一首诗: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6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方官员进小军委?不太可能。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