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天涯明月

[车友杂谈] 世界主要品牌汽车历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p class="MsoNormal"><a name="昨一三"></a><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13.劳斯莱斯天使的传奇<p></p></span></b></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世界汽车中可称为贵族的,惟有劳斯莱斯。”劳斯莱斯成为英国王室专用车已有数十年历史,爱德华八世、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玛格丽特公主、肯特公爵等众多英王室成员的座驾都是劳斯莱斯。沙特国王、日本王子都对劳斯莱斯情有独钟,而近日著名影星林青霞的夫君送给爱妻一部劳斯莱斯的新闻又使这部名车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p></p></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名车的诞生<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1904年的春天,磨坊主的儿子亨利·莱斯与贵族出身的查利·劳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相遇了。他们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次偶然的相遇使两个天才的人物携手共同创造出一辆名车,一个神话。<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亨利<span lang="EN-US">·莱斯出生于1863年,由于家境并不富裕,他十几岁就在一家铁路公司做学徒工。19岁那年他就在一家电气公司当上了工程师。他对任何事都精益求精,而且很善于用维多利亚式的警句格言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他常说:“小事产生完美,但完美却绝非小事。”他还说:“只要是做得正确的事情,不管它多么卑贱,它也是高贵的。”<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1903年,莱斯为自己买了第二辆法国Decauville轿车。但这辆车经常出故障,让莱斯非常失望,他发誓要自己设计出一辆2缸发动机汽车。1904年,第一辆完全是由莱斯自己设计制造的汽车驶出他自己工厂的大门。<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查利<span lang="EN-US">·劳斯生于1877年,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在剑桥读书时他就买了一辆标致轿车。当他从剑桥大学毕业时,他已是一名驾车高手。他曾率先完成了一项1000英里的可靠性实验,1903年,他驾驶一辆功率为80HP的轿车在都柏林创造了一项时速150公里的世界纪录。<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1902年劳斯开始做汽车生意,他的“劳斯公司”很快成为英国最有实力的汽车经销商之一。但劳斯一直想把自己的名字与高质量的汽车联系在一起。直到1904年他在曼彻斯特看到莱斯生产出的2缸发动机汽车,受到极大震撼。这辆车用按钮起动,运行十分平稳流畅,噪音很小,而且不像当时的汽车那样经常出现故障。劳斯一下子就意识到这就是他想要的高质量的汽车。他立即把莱斯的这辆车借到伦敦,并介绍给他的合伙人克劳德·约翰逊。他们在心中暗喜:莱斯先生就是他们发现的将要主宰世界的机械天才。<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1904年12月,第一辆莱斯汽车在巴黎展览会上展出,引起巨大轰动。随后,一项历史性协议在英签署,劳斯公司成为惟一有权在英销售莱斯汽车的公司,莱斯汽车也正式更名为“劳斯莱斯”。<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造车成为艺术<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劳斯莱斯高贵的品质来自于它高超的质量。它的创始人亨利<span lang="EN-US">·莱斯就曾说过:“车的价格会被人忘记,而车的质量却长久存在。”<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劳斯莱斯的成功得益于它一直秉承了英国传统的造车艺术:精练、恒久、巨细无遗。因此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自<span lang="EN-US">1904年到现在,超过60%的劳斯莱斯仍然性能良好。<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劳斯莱斯最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大量使用了手工劳动,在人工费相当高昂的英国,这必然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这也是劳斯莱斯价格惊人的原因之一。<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一直到今天,劳斯莱斯的发动机还完全是用手工制造。更令人称奇的是,劳斯莱斯车头散热器的格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p class="MsoNormal"><a name="昨一四"></a><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14.通用--庞蒂亚克发展史<p></p></span></b></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庞蒂亚克,一个响亮的企业、响亮的车名,它是通用汽车公司的主力子公司,又是豪华车群中的代表之作。<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庞蒂亚克,美国密西根州一座城市之名。<span lang="EN-US">1893年,爱德华·非在这里建立了“庞蒂亚克轻便马车公司”;这是因为当时汽车外形沿用了马车的造型,故汽车也称“无马的马车”或“轻便马车”。1900年起墨非致力于汽车研究,于1907年8月28日创立了欧克兰汽车公司;1908年首次推出了欧克兰K型轿车,这种4缸轿车的功率在当时算是相当强劲的;1909年4月9日,欧克兰加入通用汽车公司,并推出了欧克兰6缸轿车。<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1926年1月在纽约汽车展览上,以“庞蒂亚克”命名的轿车“6缸之冠”亮相,大受人们赞赏。因此,“庞蒂亚克”名声大振。1932年起,总部“欧克兰”名称退位,仅成为“庞蒂亚克汽车公司”之分部。不久,一座称之为“阳光城”的占地99.6公顷的新厂区落成;“庞蒂亚克”1935年新款车被授予“银质奖”;1941年款轿车年产量达33万辆,创当年同档次轿车最高产量纪录。<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50年代,庞蒂亚克建成一座新的轿车总装厂和一座现代化8缸发动机厂。1960年,具有独特概念和全新时尚的“风暴”系列轿车诞生。1967年,潇洒的运动型轿车“火鸟”(V一8)问世。1971年,“冒险王”小型轿车投放市场。1973年,推出了以CrandAM为代表的中档系列轿车。1976年庞蒂亚克50周年庆典之际,诞生了“太阳鸟”小型运动轿车。1977年“风暴”轿车作为旗舰加入庞蒂亚克小型轿车阵容。1979年4月,推出了首部前轮驱动轿车“凤凰”效率型。1980年,推出了CM4.9V8涡轮发动机和CM4.3V8发动机。1981年2月,T1000型轿车在芝加哥汽车展上亮相引起轰动;同年5月又推出了2000型轿车。1982年,前轮驱动的“火鸟”6000型轿车问世。1984年,推出革新的Ficro轿车;同年,“火鸟”(1.8涡轮式)及其敞篷车问世。<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如今,以<span lang="EN-US">“太阳火”为代表的庞蒂亚克运动系列轿车在通用汽车阵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 href="http://www.yzinfo.gov.cn/kxpj/qcfzs.htm#返回7"><span style="mso-ascii-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宋体;">返回7</span></a><p></p></span></span></p><p class="MsoNormal"><a name="昨一五"></a><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15.捷豹传奇<p></p></span></b></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70年代,随着捷豹始创人威廉·里昂斯(William Lyons)爵士于71岁高龄宣布退休,在80年代与世长辞后,捷豹车厂也跟随着大不列颠的国运;他们和其他英国工业一样,在险要的高山斜坡上滑落,似去到万劫不复的田地,幸而她在快要断气前给车坛巨人福特(Ford)收购。<p></p></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经过漫长的日子后,从<span lang="EN-US">1988年到1992年间,捷豹终于得到转机,也证明捷豹在昔日奋斗史和有过的光辉时刻是没有白费的。<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来到<span lang="EN-US">2000年,捷豹已重拾昔日光辉,现时还拥有多款独当一面的车纱,美洲豹不再是只病猫,而是一只非常生猛的美洲豹了,1999年捷豹实现进军F-1。60年代的捷豹曾经连串收购其他车厂,例如丹拿(Daimler)巴士制造商、GUY汽车公司、 BSA摩托车、 著名的Climax赛车公司和Meadow公司;1966年和BMC(英国汽车公司)合并,后来因利莱(Leyland)汽车公司和BME合并,捷豹成为利莱的旗下。<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但利莱在<span lang="EN-US">80年代末面临灭亡之祸,在那时期的英国汽车工业已几乎瓦散,其没落程度也颇令人心酸,捷豹也陷于困境,有人指责英国的汽车工业是工会搞罢工一手闯的祸。无论如何,黄金岁月的英国汽车像去如黄鹤,等待是别国的财团救亡,捷豹的名字,曾一度像快要永久淹没于汪洋底下的铁达尼号。<p></p></span></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p class="MsoNormal"><a name="昨一七"></a><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17.狂野不羁 林宝坚尼<p></p></span></b></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意大利林宝坚尼汽车公司生产的第一辆机车实际上是拖拉机,该公司创始人<span lang="EN-US">Ferrucio Lamborghini用这些拖拉机满足了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农民生产对拖拉机的迫切需要。而第一辆林宝坚跑车350GT,于1963年诞生。后林宝坚尼公司经数次转手,最后落到美国汽车传奇人物李·雅可卡的手中,因他很欣赏林宝坚尼公司的车型,于1987年将林宝坚尼收入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麾下,成为克莱斯勒海外分公司,后因克莱斯勒技术的加入使到后来的Diablo受益非浅。<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林宝坚尼的两大主流车型是<span lang="EN-US">Countach和Diablo,countach车型是在1973年的日内瓦世界汽车博览会上首次次出的。其设计师为年仅二十一岁的天才马赛罗·肯迪.当时该车型的推出立刻轰动了汽车界。在展览会上,参观者驻足长观,流连忘返。为今后楔型汽车的造型殿定了坚实的基础。<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在跑车风靡的七十年代,跑车款式层出不穷,如何创出自己的风格标新立异,是当时立足跑车坛的唯一标尺,马赛罗<span lang="EN-US">·肯迪找到了突破口,他设计的林宝坚尼Countach5000S跑车,隐藏着的前大灯使它打破传统的车型,前挡风玻璃与车头形成一个平滑的斜面,车身侧面有三个进风口,这不仅是为冷却发动机而设计,还能使车身整体造型具有强烈的雕刻感,全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强烈的阳刚之气, 每一条线条和棱角都显示着不羁的野性。特别是向上方打开的鸥翼式车门, 给人一种超级汽车的感觉,直至二十几年后的今天,还让人感受到设计师的超前意识。这辆车被认为是汽车历史上的一座里碑。<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之后,林宝坚尼公司推出的<span lang="EN-US">Diablo替代了1990款的Countach型,被人们评价为“意大利又一辆超级跑车”。它起步加速至100公里只要4秒;最高时速340公里。一踏油门,轻易超过一般公路的时速限制。<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众所周知林宝坚尼<span lang="EN-US">Diablo跑车是一辆典型男士跑车,并不是因为它外貌刚阳,而是因为它的各项操作都比一般跑车重手。例如转向系统,方向盘没有动力辅助。车身重1655公斤,车头占40%的重量,再加上245mm宽的轮胎,不是停车重手那么简单,市区慢驶也很重手。一方面由于操作费力,另一方面由于那颗5.7升的引擎太靠近车厢散发出的阵阵热量,就算开了冷气机,驾驶这辆车也会浑身大汗的。他的方向盘是特别为高速而设计,没有一点虚位,转动一点点就会影响车身;只要路面有少许坑洼,就要不停转方向盘。它的弯路表现是典型中置引擎跑车,基本上贴路性极强,很容易用油门加油入弯然后突然收油的方式来刻意甩尾。不过易放难收,除非有极高的驾驶技术,否则不易控制它的野性。驾驶这辆车是一个挑战。<p></p></span></span></p>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p class="MsoNormal"><a name="昨一八"></a><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18.克莱斯勒家族史<p></p></span></b></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克莱斯勒品牌诞生<span lang="EN-US">75年来一直保持着它固有的活力.怀特·P·克莱斯勒先生1942年推出克莱斯勒6型轿车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乘用轿车的概念得以重新定义。克莱斯勒在其75年的发展历史中不断推出新型的汽车并引导技术革命。这些创新包括1942年克莱斯勒6型高压缩比发动机原型的开发,以及前倾式设计概念以及使克莱斯勒品牌在1990年名噪一时的小型Van车的车型创造.克莱斯勒在技术创新领域一直保持强势。1934年克莱斯勒开发的超级轿车“空气流动”以其泪滴型车身设计降低了风阻并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和操作性能,钢铁车身为乘客的安全提供了极大的保证。“空气流动”非常舒适安全,空间大而方便。其充满浪漫的设计满足了顾客的需求,仅在1934年就卖出11000辆。<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当克莱斯勒车型逐渐演变充满怀旧风格时,其技术创新依然包含其中。例如,<span lang="EN-US">1941年克莱斯勒“城市和乡村”厢式车吸引了公众的目光,成为第一辆带有木纹内饰的高质量贵重汽车。<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1951年克莱斯勒开始制造的火力(FirePower)发动机,首创的半球型燃烧室加快了燃烧的速度,由此产生了克莱斯勒NASCAR锦标赛和雷蒙斯赛车运动.1955年克莱斯勒汽车前突式设计又一次引导了汽车工业的科技发展。与此同时克莱斯勒开始生产300系列,1955年的C—300型能达到空前的300马力。并立刻在NASCAR赛道上独霸天下。这一系列汽车一直延续到60年代,1965年的300L是这一美丽巨无霸的终结。<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1972年克菜斯勒汽车开始装备防抱死刹车系统,当时这一概念还不能被广泛接受。70年代初期,汽车的设计向圆弧型车身发展。两门的LeBaron曾在1987年重新设计,那时它成为克菜斯勒10年来的第一辆敞篷轿车。<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克菜斯勒公司<span lang="EN-US">1983年开发出小型厢式车(Minivan)系列,并在1990年生产出最豪华的“城市与乡村”小型厢式车,从而带动了这类汽车的迅速发展。今天,“城市与乡村”依然占有价格在30000美元以上小型厢式车市场的68%,并直接提高了克莱斯勒品牌的价值体系。1993年推出的克莱斯勒君王又一次站在了汽车工业的前列,前突式设计的引入从根本上改变了汽车内部的设计布局。风挡玻璃向前倾把机盖向外推,车轮更接近汽车两端。在后几年里,这一设计思想的克莱斯勒LHS车型得到极高的赞誉。<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1995年, 克莱斯勒卷云又带来了未来型轿车的设计思路。全新的1996年“城市与乡村”小型厢式车代表了一类车型并成为豪华的精致汽车,同时,克莱斯勒Sebring和敞篷车通过其有用的后座设计使久违的跑车市场重新火爆。<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TEXT-INDENT: 21pt;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下一代君王和<span lang="EN-US">LHS系列在1998和1999年推出,继续保持了它传统的设计。全新的克莱斯勒300M也是在1999年推出,依然带着300系列传奇性的精神,也是对重新定义运动轿车的现代诠释。在1999年北美国际汽车展上报出的2001型克菜斯勒PT巡详舰又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将汽车业带入一个全新的柔性汽车时代。<p></p></span></span></p>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p class="MsoNormal"><a name="昨一九"></a><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19.法拉利之历史<p></p></span></b></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Enzo.Ferrari(Feerrari的创始人1898年2 月在意大利的 Modena诞生。父亲是一位金属工人。最初他对金属机械毫无兴趣,他曾经想当一名体育记者或是歌剧演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Ferrari 应征入伍。但他在战争期间经常染恙,不停在医院进进出出,避开了血腥的战场。后来Ferrari突然对赛车发生了兴趣,这位意大利人开始参与速度的竞赛。他曾受雇于意大利 Fiat汽车公司,后来脱离Fiat 转入 Alfa.Romeo 。在Alfa 的支持下,他负责设计及安装供赛车用的跑车及高性能跑车,以他的姓氏为车名,标志是一匹跃马。其实那个跃马标志,原为意大利一位出名的战斗机机师法兰斯高在他驾的战斗机机身漆上的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驾机击落敌机无数,成为空中霸王。敌机机师飞行时见到他机身的标志,便丧胆落荒而逃。<p></p></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由于<span lang="EN-US">Ferrari本人并非工程师,他在车坛的成功与他的挚友 Vittorio Jano甚有关系。Ferrari 离开Fiat后,说服Jano与他一同加入Alfa,合作设计装嵌跑车及格兰皮治赛车,时为1923年。Ferrari和Alfa 的关系,至39 年方告中断。第二年Ferrari 即自行设计装嵌赛车,但不久就遇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他重新组织规模不大的赛车设计制造厂,制造Ferrari赛车。终因参加法国利曼举行的 24 小时不停长途耐力赛, 称霸车坛。<p></p></span></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Ferrari 除了制造赛车参加出赛外,同时也开始制造Ferrari跑车, 他的目的是希望以车养车,把出售跑车所获利润支持Ferrari 赛车计划。可惜小规模嵌制跑车数量不多,所获利润无法支持开销庞大的车队,所以Ferrari经常陷入经济困难,不过由于Ferrari B 赛车的声誉日高,成为意大利汽车业的形象代表,Fiat汽车公司便经常以予财政上的协助。美国的Ford汽车公司曾一度有意收购Ferrari,但被Ferrari本人 严拒。他恐怕被财势雄厚的Ford公司收购后,干预他的赛车计划。后来Ferrari 答应Fiat公司收购条件是Fiat不得干预Ferrari的赛车活动。Ferrari那时已开始逐渐退出利曼24小时长途耐力大赛,改为参加一级方程式格兰披治赛车。<p></p></span></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Ferrari 自46年开始创办了Ferrari 汽车公司后,除了为财政问题伤透脑筋外, 他的唯一的儿子Dino 因为驾车失事身亡也令Ferrari 非常痛心。后来Ferrari和Fiat均制造Dino 为名的跑车 ,都是为了记念他这个宝贝儿子的。<a href="http://www.yzinfo.gov.cn/kxpj/qcfzs.htm#返回7"><span style="mso-ascii-font-family: 宋体; mso-hansi-font-family: 宋体;">返回7</span></a><p></p></span></span></p><p></p><p></p><p class="MsoNormal"><a name="昨二一"></a><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20.甲壳虫的传奇神话<p></p></span></b></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大众甲壳虫的故事<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后来修理飞机的工人们参与了<span lang="EN-US">V-1导弹项目以及生产反坦克导弹的工作。KdF厂已经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兵工厂了,其中Kubelwagen只代表了工厂很小一部分的产量。头一个月里,2000余枚V-1导弹击中了伦敦,炸死4000多人,炸伤成千上万。 <p></p></span></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盟军打算将导弹连根除掉。<span lang="EN-US">6月20日至29日,美军轰炸机对KdF工厂实施了两次猛烈的日间空袭。空袭结束后工厂7%的机器被炸毁,外加5%被严重破坏。这次必须停产维修了。 <p></p></span></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不久<span lang="EN-US">,美军突破德军防线深入推进到法国内地了。在KdF城,Kubelwagen的生产已经恢复正常,由于冲压车间遭到严重破坏,所以两栖车(Schwmmuwagen)不得不停产。到10月份,产量已达相当正常的数字,当月产出1350辆Kubelwagen型汽车。 <p></p></span></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p class="MsoNormal"><a name="昨二二"></a><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21.通用--奥兹莫比尔的历史 <p></p></span></b></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1904年出产的Curved Dash 是奥兹莫比尔,也是美国第一部手工生产的汽车。车重650磅,一缸引擎,当时售价650美元。 <p></p></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2000年12月12日,通用汽车公司做出了一个令全球汽车界震惊的决定,也是一个令无数奥兹莫比尔汽车拥趸们倍感伤心的决定--未来几年内奥兹莫比尔将逐渐被淘汰。 <p></p></span></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应该说奥兹莫比尔最终有这样的结局并不完全出乎意料,但对于这样一个有着<span lang="EN-US">103年辉煌历史、通身充满了王者风范的汽车品牌来说,这一天来得还是太快了。 <p></p></span></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奥兹莫尔比汽车工厂成立于<span lang="EN-US">1879年,2年后生产出自己的第一辆汽车-CurvedDash Runabout,是美国汽车领域的老牌先驱。奥兹莫比尔曾经有过傲人的业绩和创造:它是美国第一个开展汽车出口业务的厂家;在40年代生产出第一部带自动变速器的汽车;60年代制造了美国第一部四轮驱动汽车…… <p></p></span></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然而历史毕竟是历史,汽车工业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飞速向前发展着。随着其它汽车巨头的日益发展壮大和更多汽车新秀的不断涌现,汽车行业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争热潮。<span lang="EN-US">
                                <p></p></span></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1911年,奥兹莫比尔有限旅程轿车(Oldsmobile Limited Touring Sedan)问世。 <p></p></span></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球的汽车厂家为争夺市场<span lang="EN-US">,各自使出浑身解数,采取推陈出新、价格优惠、成本节约等措施,力求在激烈而残酷行业拚杀中争得一席之地乃至获得更多的利益。1995年,在通用的策划和带领下,奥兹莫比尔推出了250马力、4.0升V8的AURORA,使之成为该公司的旗舰产品。此后它又陆续推出ALERO、INTRIGUE、SILHOUETTE和BRAVADA等新品牌,为这个有着深厚汽车文化积淀的品牌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汽车在外观造型上兼具了传统的豪门贵族气派和时尚的现代气息,在性能上也达到了业界先进水平。 <p></p></span></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1941年,在奥兹莫比尔的密西根兰辛工厂,公司高级员工庆祝该厂第一部6缸club轿车问世。 <p></p></span></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1949年生产的“火箭88”,在业界首开采用高压缩V8引擎的先河,当年销量创下了100,274辆的好成绩。 <p></p></span></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1966年生产的“龙卷风”,被奥兹莫比尔确立为第一部现代前轮驱动汽车,并夺得当年的“年度车”奖。 <p></p></span></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1970 4-4-2发动机体积455立方英寸,功率365马力,4桶化油器,4档变速器,双排气。 <p></p></span></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即便如此,奥兹莫比尔的销售业绩却呈逐年下滑趋势。今年前<span lang="EN-US">11个月,全球汽车业整体业绩比去年上涨了3.5个百分点,而通用的整体销售仅增加了0.2个百分点(销量458万部),其中奥兹莫比尔销售量为265,878部小汽车和轻型卡车,同比下降了18.5%,是通用所有品牌中销售最差的一个,极大地拖了通用的后腿。在过去几年中,通用为挽救奥兹莫比尔,在人力和物力上做出了巨大的投入。光是数款新车的推出,耗资就超过了30亿美元,可惜收效甚微。 <p></p></span></span></p><p></p><p></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曾经叱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p class="MsoNormal"><a name="昨二三"></a><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22.通用--卡迪拉克的百年传奇<p></p></span></b></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汽车,如果只被看作一种交通工具,那它就是没有生命的钢铁机器,永远死气沉沉;如果你能从它的每一个细部体会到那勃勃的脉动,它就是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让你感受它生命的存在。综观汽车漫漫百年的历史,每一项革新,每一个局部的变化无不充满了活力。就像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从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span lang="EN-US">,令人感叹生命之美丽。“卡迪拉克”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在世人的眼中,它代表了豪华奢侈,远离平民。但你可曾走近它的世界,感受它旺盛的生命力,体味艺术与科学究竟是怎样的结合?<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最初的创业<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卡迪拉克神话是从它的缔造者亨利<span lang="EN-US">·利兰在美国内战期间工作的新英格兰工厂里开始的。在迁到底特律之后,利兰开始制造汽车浇铸件,锻件、发动机和底盘组件。继而成立了用底特律的城市缔造者Le Sieur Antoine de la Nothe Cadillac名字命名的卡迪拉克汽车公司。<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仅仅几个月时间,最初的<span lang="EN-US">A型卡迪拉克汽车就在1903年1月纽约车展中露面了。当A型款取得初步成功时,1905年推出的D型车则把卡迪拉克带向更高境界。该车采用4缸发动机,5人座铝制外表木制车体。1908年,3部卡迪拉克汽车为其获得了为每年的汽车界取得重大进步而设立的奖项。在这以前,汽车零部件全部是通过手工装配和调整,没有互换性。而卡迪拉克汽车第一次成为可互换零部件的车辆——3部汽车彻底被分解,零部件打乱后被交换并组装到一起,经过500英里行驶试验后最终获奖。<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作为一个重大的里程碑,<span lang="EN-US">1908年通用汽车公司有意收购卡迪拉克。1909年7月29日,通用汽车公司终于用5,969,200美元求得了卡迪拉克,通用公司总裁William C. Durant继续委任利兰管理该公司.卡迪拉克开始为那些比较富裕的人们像电影明星们生产显示他们身份的汽车,卡迪拉克开始了它的成长。1912年的卡迪拉克上出现了电动起动装置,它使车辆更易于驾驶而不用去摇转曲轴发动它们,卡迪拉克凭借其电子启动点火系统自豪地第二次获奖。<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科技和时尚的追求<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卡迪拉克在<span lang="EN-US">1922年产量已经超过20,000辆。销售成功的一部分来自于61款汽车配备的标准风挡刮水器和后视镜。1927年,在汽车制造领域第一个有着鲜明风格的部门——通用汽车公司艺术与色彩部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汽车设计新纪元的开始,自此以后,卡迪拉克车型变得时尚而高雅。1927年开始设计的更小,更时髦的LaSalle 被认为是运动型汽车,非常易于操作,很像现代的卡迪拉克Catera。最初的LaSalle在125英寸的轴距上提供了11种车体风格,甚至设计了放置高尔夫球包的地方。另一个卡迪拉克的创新是1929年第一个同步啮合传动系统的诞生。它使驾驶员无需为避免齿轮摩擦而使用两脚离合器,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30年代的卡迪拉克则展示了传统美国味的老到和豪华。随着V12和V16发动机的推出,卡迪拉克显示了其在工程学领域的出色表现。V16发动机的强劲动力使卡迪拉克汽车成为令人激动的产品。该款发动机还可与真空助力制动搭配为驾驶员提供一流的服务。10年中,卡迪拉克继续充当其科技先锋的角色。1932年卡迪拉克开始了在自动生产线上的生产。1933年,第一个具有独立的前悬挂的试验性卡迪拉克车出现。该悬挂系统于1934年成为通用汽车的标准装备。<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战争的阴霾及战后的持续发展<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卡迪拉克<span lang="EN-US">1941年车款处处展示了优异的性能和舒适的环境。他们首次推出藏在左尾灯下的空气调节机构和油箱。因为战争的原因,1942年2月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p class="MsoNormal"><a name="昨二四"></a><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宋体;">23.保时捷的发展历史<p></p></span></b></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保时捷的历史可追溯至<span lang="EN-US">1900年,第一部以保时捷为名的汽车——Lohner-Porsche正式登场并造成轰动。这部双座跑车是由费迪南德·保时捷(FerdinandPorsche,以下简称大保时捷)设计,当时才是二十五岁的大保时捷受聘于Lohner车厂担任设计师。在这里他已显示了出众的才能。<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大保时捷<span lang="EN-US">1875年出生于奥地利,父亲是一个白铁工。费迪南德从小就喜欢干白铁工的话,同时对电工也感兴趣,1890年开始从事电动国玫汽油电动车的开发工作。<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span lang="EN-US">1906年,大保时捷转到Daimler(戴姆勒)车厂的奥地利分公司,担任技术总监。在接下来的十数年中,他设计了多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车,如戴姆勒——奔驰的SS和SSK运动车、汽车联合公司(Auto Union)的大奖赛车(GrandPrix Car),在德国汽车工业中都是光辉的篇章。更在1923年晋升为戴姆勒总厂的总工程师。戴姆勒与本茨(Benz)车厂于1926年合并为现在的奔驰车厂。<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期间,大保时捷向奔驰建议生产一部大众皆买得起生产型轿车,不过遭到了当时董事会的否决。这使得大保时捷不得不挂冠而去。<span lang="EN-US">1931年3月6日,大保时捷在几位投资者的帮助下,在德国斯图加特建立了一家设计公司,专门开发汽车 ,飞机及轮船的发动机。费利·保时捷(Ferry Porsche以下简称小保时捷)也在24岁时加入了设计小组。其后,父子俩便开始着手“大众车”的开发计划。鲜为人知的是,保时捷父子的愿望竟然和当时臭名昭著的希特勒不谋而合。希特勒还专门召见大保时捷商量此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还为希特勒设计了威震欧洲战场的虎式坦克。因为他和德国纳粹的关系,二战结束后,他被美国人逮捕,后来交给了法国,坐了两年牢,这是后来暂且不提。<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四年后(即<span lang="EN-US">1935年)原型车诞生,它就是大众车厂的“甲壳虫”。至今它已经连续生产了五十多年并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车款。在30年代,大保时捷也为奥迪车厂的前身——AutoUnion设计了3款高性能赛车,这几款赛车也被认为是保时捷跑车的前身。<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子承父业<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span lang="EN-US">1946年,保时捷的设计公司迁往奥地利,小保时捷与其妹妹露易丝·皮耶希(Louise Piech)也正式加入经营管理阵容。露易丝已成为皮耶希家族的媳妇,两个家族从此紧密结合在一起。<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大保时捷在一对儿女的辅助下,以<span lang="EN-US">“甲壳虫”为基础,共同着手保时捷汽车的研发工作,由于父子俩对性能皆有难以言喻的狂热,因此第一部自行研制的保时捷汽车自然是一部以性能著称的跑车,这即是1948年面世的Porsche356.如同日后推出的保时捷跑车一般,356拥有轻巧的车身、低风阻系数、灵活的操纵性能及气冷式发动机。这些特性使它与众不同。大保时捷在实现了制造自己的跑车的梦想之后,于1951年去世。<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发扬光大<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父亲去世后,小保时捷随即肩负起经营的重任。<span lang="EN-US">1963年,保时捷历史上最重要的车型——911在法兰克福车展面世。<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为了保持并提高保时捷的品质,保时捷于<span lang="EN-US">1971年在总厂附近的 魏斯萨赫(Weissach)建成一座现代化的研究开发中心及大型测试场地。<p></p></span></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虽然保时捷的品质有目共睹,不过它却在<span lang="EN-US">80年代中期遭遇该厂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营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a name="昨二五"></a><b><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8.0pt;">24.开启“车器”时代的日产<p></p></span></b></p><p style="MARGIN-BOTTOM: 12pt; 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1.25pt;"><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0.0pt;">不是歌剧院<span lang="EN-US">,也不是电视摄影棚,更不是卡拉OK,这里是生产装配作业有97%进入自动化的日产座间(Zama Plant)汽车生产工厂,利用机械人及电脑控制的“智慧型车身装配系统”(IBAS),一条生产线上,可同时制造8种车型,每月全厂的产能达3.5万辆,而前述的“明星”,则是技术工人为亲密的工作伙伴―机械人取的名字,不但在洋溢着刚性的工作环境中,产生软化作</span></span><shape id="_x0000_s1026" type="#_x0000_t75" coordsize="21600,21600" alt="" oallowoverlap="f" style="MARGIN-TOP: 23.4pt; Z-INDEX: 1; MARGIN-LEFT: 0px; WIDTH: 108pt; POSITION: absolute; HEIGHT: 78.85pt; mso-wrap-distance-left: 0; mso-wrap-distance-right: 0; mso-position-horizontal: left; mso-position-horizontal-relative: text; mso-position-vertical-relative: line;">
                        <imagedata src="./qcfzs.files/image094.jpg" otitle="carhistory73_4th"></imagedata><wrap type="square"></wrap></shape><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0.0pt;">用<span lang="EN-US">,也便于彼此分辨。<p></p></span></span></p><p style="MARGIN-BOTTOM: 12pt; 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1.25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0.0pt;">&nbsp;&nbsp; &nbsp;这就是以“掌握时代脉动”为己任的日产汽车公司,经由人文关怀,透过冷冰的钢材与无盐的塑料所凝聚的独特企业文化-穿越人类与机械间的隔阂,与时代的脉动引发共鸣,让驾车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乐趣―Feel the Beat,进而开启崭新的“车器”时代。<br/>&nbsp;&nbsp;&nbsp;&nbsp;视车如子的造车理念<p></p></span></p><p style="MARGIN-BOTTOM: 12pt; 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1.25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0.0pt;">&nbsp;&nbsp;&nbsp;&nbsp;车坛有“科技的日产、销售的丰田”的说法,将这家全世界第四大汽车厂,予以明确的定位―科技挂帅。在日产汽车几乎全面自动化的二十几个产业据点上,我们仍然可以隐隐约约的触嗅及这个发源于东北亚的现代化汽车厂浓郁的人文气息。<br/>&nbsp;&nbsp;&nbsp;&nbsp;1911年桥本增次郎于东京创立的快进社汽车厂,就是日产的前身之一,3年后该厂成功的生产了第一辆汽车“DAT”(1914年),意谓“疾如兔”。<p></p></span></p><p style="MARGIN-BOTTOM: 12pt; 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1.25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0.0pt;">&nbsp;&nbsp;1919年日产的另一前身―“实用汽车制造公司”在大阪创立,而这两家汽车厂于1926年合并为DAT汽车公司,如是命名取三位合作者姓氏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田”―DA、“青山”―AOYAMA及“竹内”―TAKEUCHI而成,这竟然与快进社的第一辆汽车名DAT雷同,应是天意注定要携手共进吧。<br/>&nbsp;&nbsp;&nbsp;&nbsp;新公司的首项成品Datsonx汽车于1930年推出,这辆10马力(7.35千瓦)的新车,成为日产汽车始创时期的标竿,由其命名中的“SON”字,显露了造车者视车如“子”,以及“子”孙万代,永续经营的企业理念,多年来这一理念升华成“尊重生命、关怀地球”,人车一体的造车哲学。<p></p></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0.0pt;">&nbsp;&nbsp;1931年专业制造汽车零件的户口铸造公司,取得DAT汽车公司绝大多数股权,力行产业体制精进改革,朝价格与品质都与世界其他车厂竞争的目标迈进,奠定了一个世界性的汽车制造厂的宏基。次年推出的新车,因为“Son”的日语发音不顺当,而改名的为“Datsun”。<br/>&nbsp;&nbsp;&nbsp;&nbsp;1933年的12月,户口铸造公司与日本产业公司共同出资1000万日元,创立自动车制造公司,继续生产Datsun汽车。次年,公司名称改为日产汽车公司,并首次外销Datsun汽车。接着在美国工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位于横滨的日产汽车厂,于1935年开始投入运转。<br/>&nbsp;&nbsp;&nbsp;&nbsp;曾获戴明奖的殊荣<br/>&nbsp;&nbsp;&nbsp;&nbsp;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政府命令汽车工业界停止生产民用轿车,改装生产线产制军需品(1938年),这其间日产仍有余力,首度外销KD件(1940)。但是到了1943年战况吃紧,日产奉命结束生产所有汽车,建立吉原工厂,专事生产飞机引擎,为日产涉足航天事业预设伏笔。<br/>&nbsp;&nbsp;&nbsp;&nbsp;1945年二次大战后,日产迅速进入复兴重生的盎然状况,首先恢复专供内销的Datsun卡车生产线,接着吉原工厂也动了起来,产制供应外销的KD件(1946年),而最让人兴奋的,是Datsun轿车终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9-18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a name="昨二六"></a><b><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8.0pt;">25.东方车坛的菱钻―三菱汽车<p></p></span></b></p><p style="MARGIN-BOTTOM: 12pt; 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1.25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0.0pt;">122年前以贩卖天水桶起家的岩崎家族,秉持着家族标志―</span><shape id="_x0000_s1027" type="#_x0000_t75" coordsize="21600,21600" alt="" oallowoverlap="f" style="MARGIN-TOP: 17.25pt; Z-INDEX: 2; MARGIN-LEFT: 0px; WIDTH: 78.65pt; POSITION: absolute; HEIGHT: 93.6pt; mso-wrap-distance-left: 0; mso-wrap-distance-right: 0; mso-position-horizontal: left; mso-position-horizontal-relative: text; mso-position-vertical-relative: line;">
                        <imagedata src="./qcfzs.files/image096.jpg" otitle="carhistory74_2th"></imagedata><wrap type="square"></wrap></shape><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0.0pt;">三片菱叶的创业理想<span lang="EN-US">,开创了璀灿如钻的汽车事业……。<br/>&nbsp;&nbsp;&nbsp;&nbsp;钻石是晶体结构中最完美的组合,而菱形是钻石切割技艺的颠峰挑战。日本三菱汽车以三枚菱形钻石为标志,正是为了凸显其蕴含在雅致的单纯性中的深邃灿烂光华―菱钻式的造车艺术。过去75年的作品,如Diamante、GTO、Galant、Mirage,RVR,Pajero等车款,奠定了三菱在车坛上的菱钻形象。<p></p></span></span></p><p style="MARGIN-BOTTOM: 12pt; 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1.25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0.0pt;">&nbsp;&nbsp;&nbsp;&nbsp;家族标志的创业理念<br/>&nbsp;&nbsp;&nbsp;&nbsp;就专业眼光来看,三菱汽车只是三菱企业的一个部门,却是日本汽车业界,拥有最强研发实力的一家车厂。因为三菱企业的源头―日本邮船、三菱仓库及三菱商社,都是拥有百年商誉的日本“重量级”企业,投资范围及于造船及其他重工业,保险和银行,原子能研究及电脑电子工程,更包括日本的太空研究计画</span><shape id="_x0000_s1028" type="#_x0000_t75" coordsize="21600,21600" alt="" oallowoverlap="f" style="MARGIN-TOP: 23.4pt; Z-INDEX: 3; MARGIN-LEFT: 0px; WIDTH: 150pt; POSITION: absolute; HEIGHT: 60pt; mso-wrap-distance-left: 0; mso-wrap-distance-right: 0; mso-position-horizontal: left; mso-position-horizontal-relative: text; mso-position-vertical-relative: line;">
                        <imagedata src="./qcfzs.files/image098.jpg" otitle="carhistory74_3th"></imagedata><wrap type="square"></wrap></shape><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0.0pt;">的主干―太空火箭的设计和制造。<span lang="EN-US"><p></p></span></span></p><p style="MARGIN-BOTTOM: 12pt; 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1.25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0.0pt;">&nbsp;&nbsp;&nbsp;&nbsp;以“菱钻”来勾勒三菱汽车的造车理念,是一种具象手法。而“三菱”的本意,就是三个菱形,这是三菱集团创始人岩崎(Iwasaki)家族的标志,是从几世纪前的三片树叶,演变成现今的三个菱形。<br/>&nbsp;&nbsp;&nbsp;&nbsp;而最“官式”的说法,是三菱企业传至第四代社长岩崎小弥太时(1934),为推动“技术的三菱”的企业形象,特别强调三菱的创业精神―承担对社会的共同责任(日文原文为“所期奉公”)、诚实与公平(处事光明)、透过贸易达致国际谅解(立业贸易),而以三个菱形来表达这三位一体的创业理念,让三菱企业的所有员工身体力行,使企业传诸久远,永续经营。<p></p></span></p><p style="MARGIN-BOTTOM: 12pt; 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1.25pt;"><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0.0pt;">&nbsp;&nbsp;&nbsp;&nbsp;以贩卖天水桶起家<br/>&nbsp;&nbsp;&nbsp;&nbsp;如今拥有115家关系企业及分支机械的三菱集团,奠基于1870年的10月,岩崎弥太郎在土佐藩设立的九十九商会,当时是贩售铸铁制成的“天水桶”。1872年1月,九十九商会改名三川商会,次年的3月,又改称为三菱商社,“三菱”的召即沿用迄今。<p></p></span></p><p style="MARGIN-LEFT: 0cm; LINE-HEIGHT: 120%;"><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pt; mso-bidi-font-size: 10.0pt;">&nbsp;&nbsp;&nbsp;明治八年(1875)邮便汽船三菱会社成立,与德川幕府时代即建立的长崎 铁所衍生的长崎造船所合。<br/>&nbsp;&nbsp;&nbsp;&nbsp;开放式的管理和首屈一指的筹措资本能力,使得三菱集团在不知“财务困难”为何物的顺境中不断成长。但是,1950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反托拉斯思潮冲击下,三菱集团被强迫打散成东日本、中日本及西日本等三个重工业株式会社,却仍紧紧维系着三枚菱形钻石所凝聚的“三菱”企业独有的敬业乐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