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720
  • 回复2

[摩托车] 市场哗变:摩托车行业的尖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6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news1" align="center"><strong><font face="隶书" color="#f70909" size="6">市场哗变:摩托车行业的尖叫</font></strong></div><p><font size="3">这个秋天,似乎并没有多少收获的气息,对于正在店里发呆的老赵来说。 <br/>  十一期间,难得的黄金周。往年的这个时候,一天能卖好十几辆摩托车,然而,这个想象中的黄金周,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黄金白银,相反的是,除了来来往往的人过来顺便看看问问外,便没有了下文,这实在让老赵着急。为了迎接往年的销售盛况,今年专门准备了很多的促销品,没想到还是没有多少用处。 <br/>  “你看,半天过去了,才卖出一辆呢。”老赵沮丧地说。他是这个摩托车销售店的老板,店里经销的是3、4个二三线品牌。以前,凭着更加实惠的价格,还能保持可观的销量和丰厚的回报,而现在,人家还没等你开口,就掉头转身而去,把你尴尬地丢在那里。 <br/>  “乡里人就贪个便宜。”这是老赵的经验,所以他只经销小品牌。可是,今年这招却怎么也不灵了。“现在,一天能卖个两、三辆就很不错啦。” <br/>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十一期间,记者专程走访了重庆市涪陵区一个偏远的乡镇,得到的就这样的一个惨淡结果。根据记者所见,这个乡镇离涪陵区中心大约有100公里左右的路程,但是由于山路蜿蜒,走走停停的要走4个多小时,每天只有2班车,村民出入很不方便,因此,摩托车在该乡镇很普及。但是,记者发现这些摩托车大很多,在镇上一溜烟地往来,但大多是一线品牌,比如豪爵、嘉陵、力帆、宗申等,二线、三线品牌就少得可怜。 <br/>  “以前,我的店里生意不错,但是,今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你看,他们的生意就明显地比我的好。”老赵指着不远处的力帆专卖店告诉记者,而这也证实了记者的观察。 <br/>  一个有力的数据是,包括豪爵、嘉陵、建设、力帆、隆鑫、宗申等在内的一线品牌,上半年的销量有一家大长江豪爵已经超过100万辆,其余几家也超过50万,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二、三线品牌要么出现负增长,要么被淘汰出局。 <br/>  肯定的是,2006年的秋天,对于二、三线品牌来说,似乎显得格外格外的冷峭。 <br/><br/>  <u>价格VS品牌</u><br/>&nbsp;&nbsp;&nbsp;<br/><br/>  价格真的是万能的吗?它真的能主宰市场浮沉吗? <br/>  “其实,市场已经在无形中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选择多了一些其他的因素,消费者的心理变得更为复杂了,当然还包括一些非理性的因素。” 杨文康对记者说。杨是重庆恒胜集团摩托车销售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br/>  在很多的时候,尤其是在理论上,品牌被认为是产品的核心,比价格更重要,然而,不幸的是,这样的理论在实践中却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当品牌遇上价格,当产品面对农村,这个时候,价格有时比品牌更具有号召力、吸引力,甚至是破坏力。这样的情况在前几年里几乎是司空见惯,如同家常便饭。也正是这样,在以简单的广告招贴画为背景的市场里,一些新的小品牌粉墨登场,活得滋润有余。 <br/>  尤其是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活路显得合乎时机:一是由于农村市场消费能力的限制,再加上在消费心理上存在着节省思想,使价格成为能否实现购买愿望的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二是整个市场的强势领导品牌还没有真正形成,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又缺乏领导力,同时,产品的同质化与品牌的非差异化,使消费者难以获得决定购买的辨别能力,因而在选择上陷入盲目。 <br/>  不管如何看待品牌的作用与意义,价格的直接作用力已经很明显地让许多厂家大捞了一把。这就是价格的真实作用:在品牌力普遍缺乏的市场环境里,价格将成为影响购买的主流因素。然而,在市场的进程中,价格是否会一以贯之地发挥如此巨大的威力呢? <br/>  “今年情况不太妙。”一见面,重庆某知名品牌的销售老总就这样说。“我正在调整今年的计划,重新确定销售方案。你能帮我出出主意吗?我们现在就缺乏一些核心的东西。”显然,这个时候,过去单纯而直接的销售手段已经变得迟钝,甚至已经失灵了。 <br/>  在各种成本如钢材、运输、水、电等价格上涨的基础上,再进行价格战似乎是不太可能,除非想自寻死路。“该省的在省,该减的也在减。再想压低成本,真的是不可能了。否则的话,质量就会大幅度下滑。”这样的苦恼并非他一个人,在其他企业也同样存在着。 <br/>  “最难受的还是小品牌。当然,大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一行业资深销售人士对记者说。“以前,凭借价格的优势,小品牌还能周游其中,浑水摸鱼,而这样的情况在目前来说,是悬崖上的攀爬,艰难而危险;同样,大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在升级,但是,大品牌有雄厚的实力,无论是品牌影响还是资金实力。这样下来,遭殃的必然是那些实力微弱的小品牌。” <br/>  在今年出现的情况是:大部分一线品牌的产销量在不断地增长,而二线品牌的产销却呈现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的迹象。如果说是购买力不足,那为什么市场总量不减反增呢?如果说购买力充足,那么,二线品牌的业绩为什么几乎是集体下滑呢?<br/>“其实,农村市场的购买力还远远没有释放。你别看是农村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6-10-9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p></p><p></p><p></p><p></p><p></p><p></p><p></p><p></p><p></p><p></p><p></p><p></p>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6-11-13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p>天涯明月很辛苦的,大家看帖要回帖啊!</p><p>我先把天涯明月所有的帖全部顶一遍!</p><p>做人要厚道!</p><p><font face="隶书" color="#ff0000" size="4"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看见河马~~你不怕不怕啦~~不怕没人顶~~不怕不怕不怕啦~~</font></p>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