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986
  • 回复10

[摩托车] 本田又对中国摩企挥舞“专利”大棒!可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1 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b><font class="f12" color="#ff6600"><span style="FONT-SIZE: 13.5pt;"><span style="FONT-SIZE: 13.5pt;"><font color="#f70909" size="6">本田又对中国摩企挥舞“专利”大棒!可恨!</font></span></span></font></b></p><p><b><font class="f12"><span style="FONT-SIZE: 13.5pt;"><span style="FONT-SIZE: 13.5pt;"></span><font color="#0938f7" size="5">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正式立案本田摩托车诉开普侵权案</font></span></font></b><font color="#0938f7"><font size="5"><span style="FONT-SIZE: 10.5pt;">&nbsp;</span><br/></font></font><font color="#808080">(发布日期:2006-9-21 10:16:18)</font><font color="#ff0000">&nbsp; </font></p><font size="4">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昨天宣布,正式对“本田摩托诉无锡开普侵犯知识产权”一案立案。无锡开普有关人士昨天接受晨报采访时表示,正就此事紧急开会,应对措施可能会稍后出炉。&nbsp;  &nbsp;<br/>&nbsp;&nbsp;&nbsp;&nbsp;ITC表示,已于19日收到本田摩托车公司的来信,要求委员会就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的发动机、其中的部件以及含有相同发动机的产品发起337条款调查。ITC随即表示,同意进行该项调查。&nbsp;<br/><br/>  昨天,当笔者联系无锡开普后获悉,其主要负责人正在紧急开会。该公司办公室有关人士称,他们19日就收到了消息,是否应诉还要看公司内部协调的结果。据了解,开普发动机每年的出口量都非常大,目前还不清楚此次诉讼会波及多少型号的发动机。</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5 19:41:15编辑过]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0938f7" size="5"><strong>这些公开的东东,小日本的本田却无耻的在美国申请专利!居然能有效!这已经是本田在中国、意大利等国对中国摩企的次数以“扼住咽喉”妄图致中国摩企于死地的大量诉讼的一桩!</strong></font></p><p><font color="#f70909" size="7"><strong>抵制本田!</strong></font></p><font color="#0938f7" size="5"><strong>[em11][em11][em11][em11][em11][em11][em11][em11][em11][em11][em11][em11][em11][em11]</strong></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1 9:22:34编辑过]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4"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 align="center"><td><p style="FONT-SIZE: 14px;"><b><font size="6">本田公司告中国轻型摩托车侵权案在意大利胜诉</font></b></p></td></tr><tr align="center"><td height="30">(2006年04月28日 10:38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td></tr><tr><td class="zw"><span id="fontinfo" style="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8px;"><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根据报道,日本本田公司告中国轻型摩托车外形侵权案近日在意大利结案。意大利米兰法院工业产权庭宣布,在意大利禁止外形相似的中国轻型摩托车销售和广告促销活动,并授权查扣这类摩托车。2005年11月中旬,在意大利米兰国际摩托车展期间,日本本田公司向意大利法院起诉中国轻型摩托车生产厂家抄袭本田sh 型摩托车外形设计。该型号是本田系列销售最好的一款轻型摩托车。 </font></p><p></p></span></td></tr></tbody></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5 19:42:04编辑过]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16pt" align="center" height="30"><b><font size="6">本田起诉中国汽车生产商</font>
                                        </b></td></tr></tbody></table><font size="3">指控抄袭其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外形设计 </font><p></p><p><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据《日本经济新闻》周四报道,本田汽车已就设计权对2家中国汽车生产商提起诉讼,并将对其他9家中国汽车生产商采取法律行动,本田汽车指控这些中国汽车生产商抄袭了该公司HondaCR-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外形设计。 </font></p><p><font size="3">本田汽车2003年秋天曾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起诉石家庄双环汽车有限公司,称后者生产的S-RV汽车外形与本田汽车的CR-V汽车完全相似。 </font></p><p><font size="3">本田汽车近期进行的调查发现,包括双环汽车在内的11家中国汽车生产商正在或计划生产与本田汽车的CR-V外形极为相似的汽车。 </font></p><p><font size="3">今年10月底,本田汽车起诉了生产名为SRV的河北新凯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指控该公司侵犯了本田汽车的设计权。新凯汽车则坚称该款汽车是由该公司自主开发的。 </font></p><p><font size="3">本田汽车计划逐步对其余的9家汽车生产商采取法律行动。本田汽车称,一家汽车配件生产商正向上述11家汽车生产商供应仿制的汽车配件,而且一些商店正在向客户出售本田汽车的商标,这些商标将被用在那些涉嫌仿制的汽车上。上述11家汽车生产商中的大多数位于河北省。 </font></p><p><font size="3">本田汽车于今年春季开始在其中国的合资企业东风本田汽车武汉有限公司生产CR-V汽车。这款CR-V汽车的售价为人民币239800元,而由包括双环汽车在内的中国汽车生产商生产的汽车售价约为人民币10万元。</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5 19:42:44编辑过]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id="table226"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46" border="0"><tbody><tr><td class="news_head" align="center" height="38"><font size="6"><strong>力帆被判赔偿本田147万 称本田起诉别有用心</strong></font>
                                </td><td height="38"> </td></tr></tbody></table><p><font size="3">因为使用了与本田公司“HON鄄DA”商标类似的“HONGDA”,重庆力帆实业有限公司被日本本田公司携旗下的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和嘉陵本田三家公司以侵犯商标专用权为由推上法庭。近日,市二中院一审认定重庆力帆侵犯了本田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判决力帆公司赔偿147万余元,并停止侵权。<br/><br/>  昨天,本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朱林杰表示,他们是在判决结果出来的第二天即12月21日获知此事的,本田对这个结果比较满意。此事的另一主角力帆集团对此的反应比较平淡,昨晚,记者先后联系到力帆集团的总裁、常务副总裁等管理层人员,他们都表示目前还不知道这个判决结果。<br/><br/>  之前,2003年11月16日,本田把中国重庆力帆摩托告上法庭,称力帆的“轰达”(HONGDA)商标涉嫌侵权“宏达”(HONDA),要求索赔1251万余元,并要求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此案被称为2003年国内“十大知识产权案”之一。<br/><br/>  本田公司认为,涉案的力帆车上带有“HONGDA”标志,与本田著名的“HONDA”商标只多了一个“G”,这种行为将误导消费者认为标有“HONGDA”的摩托车与本田有什么联系,侵犯了“HONDA”在中国的商标专用权。<br/><br/>  法院认为,“HONGDA”标志与本田注册商标“HONDA”二者相近似,涉案的“力帆”摩托车上使用的“HONGDA”“LIFANHONGDA”、“LIFAN-HONG鄄DA”标志,已构成了对“HONDA”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法院一审判决,力帆实业公司赔偿本田公司147万余元,并停止制造、销售标有“HONGDA”等标志的侵权产品。(邹桂 张利东)<br/><br/>  <br/>  双方表态<br/>  本田 赔偿多少并不重要<br/><br/>  尽管判决赔偿147万元与本田要求赔偿的1251万元相差较远,本田中国新闻发言人朱林杰仍表示,本田打此官司的第一目的并不是金钱,这次判决保护了本田的知识产权,因此本田方面对判决结果比较满意。<br/><br/>  <br/>  力帆 本田起诉别有用心<br/><br/>  <br/>  昨天,记者最终没有联系到力帆负责此案的相关人员,力帆是否上诉还不清楚。力帆集团知识产权部部长李慧敏表示,现在日本摩托车企业正遭受中国企业的挑战,中国摩托车不单在国内打败了日本企业,而且亚洲其他国家的市场也正成为中国摩托车的天地,因此,日本企业企图用知识产权打压中国企业。 <br/><br/><br/>  来源:京华时报<br/>本田恶意诉讼? </font></p><p><font size="3">  在本田起诉力帆等企业的诉讼中,记者一直有点纳闷,本田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中国乐此不疲地进行知识产权诉讼?“HONDA"标记在历史上曾经为多家中国摩托车企业所使用,本田一直都未提出过异议,为何近几年热衷于打压已经成长起来的中国摩托车企业?本田在起诉书中声称侵权行为影响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把自己定位在帮助中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角色,那又为何一再对中国企业提出高额索赔? </font></p><p><font size="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日本最大的四家摩托车企业很着急,因为它们的全球市场在中国企业的竞争下在急剧萎缩,它们唯一可以打压中国企业的武器就是知识产权。 </font></p><p><font size="3">  重庆力帆集团法律部负责人伊娜女士进一步解答了记者的疑惑,她说,东南亚是世界摩托车消费量最大的地区,也是中日摩托车角逐的主战场。过去是日本车一统天下。现在,力帆摩托车凭借价格和质量优势在东南亚达到了第一,尤其在越南这个东南亚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力帆已经占有了70%的市场份额,力帆发动机的产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一。因此,日本摩托车企业尤其是本田感到了中国企业的威胁,它们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 </font></p><p><font size="3">  伊娜进一步解释说,力帆的前身轰达确曾使用过“HONDA"商标,但2000年,国家工商局裁定力帆不能使用该商标,并进行了处罚。此后的2001年,我们将公司更名为重庆力帆实业有限公司,成功进行了转型,那以后,我们就再没用过"HONDA"商标。力帆现在所使用的注册商标并不构成消费者误认。 </font></p><p><font size="3">  伊娜说:“按照司法实践,只有导致消费者误认才构成侵权,我们的产品并不导致这样的误认。因此,对于本田说法,我们不能接受!” </font></p><p><font size="3">  对于一而再,再而三的起诉,力帆方面显得很愤怒,伊娜说,本田是打着保护知识产权的旗号,在滥用诉讼权利,目的就是打压中国企业,不让我们走国际化路线,同时杀鸡给猴看,这纯粹是不道德的策略。 </font></p><p><font size="3">  力帆的诉讼代理人,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庞正中律师告诉记者,本田已在上海、德国、越南对包括力帆、宗申在内的中国企业提出12项诉讼,可能还会增加。他认为,本田有恶意诉讼的倾向。 </font><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3">1997年开始,日本本田相继起诉上海飞羚摩托车、浙江黄岩华日(集团)和河南黄岩华日(集团)新乡市摩托车有限公司侵犯了本田KCW(小型摩托车)的外观设计专利和发明专利。</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5 19:43:55编辑过]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size="6">专利官司 重庆三摩企击败本田</font></strong>【<b>来源:重庆晚报</b>】2005年12月12日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60" border="0"><tbody><tr><td class="content" id="fontzoom"><p>  经过长达三年的拉锯战,重庆力帆、宗申等摩企与日本本田的专利纠纷,有了初步结果——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于今年2月、8月和10月分别裁定,本田公司车把盖等三项专利无效。重庆摩企与本田公司的知识产权纠纷首战告捷。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tbody><tr><td valign="top"></td></tr><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54" align="left" border="0"><tbody><tr><td width="4"></td><td></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本田三项专利被判无效</p><p>  昨日,重庆摩协人士介绍,经过两年半努力,涉及力帆、宗申的三个专利无效申请,顺利获得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重庆摩企成功捍卫了自己的权益。</p><p>  今年2月25日,8月30日,10月14日,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分别以6890号、7458号和7571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书,裁定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的摩托车专利、车把盖专利和小型车辆座下方收纳盒的支撑结构专利无效。该委宣布其专利无效的依据均为:没有新颖性。</p><p>  尽管重庆三大企业已取得局部胜利,但这场纠纷似乎远未结束。负责此次纠纷的专职律师、重庆利君律师事务所张利介绍,目前,本田方面就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2月份对摩托车专利的无效裁定,已上诉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p><p>  张利介绍,按规定,在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裁定书下达的3个月内,对决定不服的都可向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但对8月份及10月份的裁定,本田是否上诉,目前重庆方面还没收到通知。三摩企被告侵权</p><p>  市摩协相关人士透露:从2002年10月到2003年3月期间,我市力帆、宗申及隆鑫三大摩托车企业,连续收到本田公司的函称:三家公司分别侵害其四个发明专利和一个外观专利,要求三家公司赔偿、销毁一切图纸资料、取消在国家的生产目录,并要媒体上公开道歉,否则将起诉三家摩企。</p><p>  除了隆鑫与本田私下达成调解协议外,2003年底,本田将力帆、宗申状告到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本田1800条专利围困摩企</p><p>  此时,正值重庆打造“中国摩托车之都”的关键时刻。这是一场无法回避的“战争”,“知己知彼,是争取主动的先决条件。”重庆摩协人士称。</p><p>  但对手显然有备而来。重庆摩协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摸底本田摩托专利注册的情况,结果让重庆摩企大吃一惊。本田公司在中国申请的摩托车生产专利,总数达1800条,几乎涵盖了摩托车生产的各个环节和领域。申请时间,大都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而在2000年,重庆摩企的所有专利加起来还不到100件。</p><p>  市内一大型摩企负责人称:“只要我们生产,就会掉进本田陷阱。”很明显,这是对手早就设好的圈套。重庆摩企专利保卫战</p><p>  于是,重庆摩企和本田的专利之争,一打就是三年。</p><p>  在2002年,日本本田公司大规模向中国企业发难——专打专利侵权官司。上海、天津、重庆等部分摩托车生产企业接到其要求赔偿、停止侵权的来函。</p><p>  就重庆摩企而言,和本田公司单挑,显然比较麻烦。关键时刻,行业协会的功能发挥出来。</p><p>  2003年4月,就在重庆摩企先后被诉侵权时,重庆市摩协召集三大摩托车生产商,聘请律师,邀请市知识产权局为顾问,研究应对措施。</p><p>  市摩协介绍,经过多次磋商,决定首先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相关情况,并成立专门应对小组,并摸底本田在中国的专利情况,寻找其专利漏洞,为重庆摩企反戈一击做准备。此时本田已将重庆的宗申和力帆,上诉到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p><p>  于是在2003年前后,重庆摩协针对五项专利,分别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申请,理由是这些专利无新颖性。</p><p>  同时,由重庆摩协出面,邀请北京、上海、广州及重庆法院知识产权庭的人士,在重庆召开知识产权研讨会。在此次会议上,主要是为重庆摩企对本田专利提出无效申请,寻找更有力的法律依据。</p><p>  据称,经过准备,形成了160万字的中、英、日文应对资料,这些资料在专利保卫战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摩企必须要有自己的专利</p><p>  日本企业何以屡次上门找麻烦?细想来,还是技不如人,让人有可乘之机。</p><p>  据了解,到去年底,我市摩托车行业共申请专利5171件,获得专利授权3601件。其中,宗申获专利授权882件,隆鑫和嘉陵分别获专利授权386件和320件。而力帆截至今年3月,累计拥有专利2800件。</p><p>  市知识产权局分析,市内摩企近5年来,专利申请数量和拥有数量都得到大幅提高。不过,主要集中在外观设计类,真正代表原始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仍是摩企软肋。</p><p>  我市一大型摩企法律事务部介绍,重庆摩企的发家,技术上都是靠“模仿”,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虽然此次在与本田专利之争中获得小胜,但技术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3">2002年8月之初,又是日本本田状告上海飞羚摩托车公司盗用本田“小型摩托车”的专利,而此案以本田的败诉而终结。</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5 19:46:00编辑过]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3">据报道,2000年以来,本来在东南亚市场一统江山的日本摩托受到中国厂商的猛烈进攻。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中国摩托企业已占据了东南亚近80%的市场份额。有评论认为,外国公司起诉国内公司侵犯其知识产权,主要是想借此将国内竞争对手挤出市场。在已经判决的两起诉讼中,本田提出的索赔分别为2500余万和1736万余元。<br/><br/>  但是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朱林杰对类似评论表示否认,他认为,“保护本田在国内3家合资企业的权利”才是其采取法律措施的真正目的。<br/><br/>  在接连遭遇起诉的同时,本土企业也开始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提速。力帆网站宣称,截止到2004年10月,力帆已获国内外专利1829项,拥有版权807个。国内注册商标254件,国外注册商标68件。根据中国知识产权局对外公布的2004年上半年国内企业专利申请量排名,力帆居全国第二。<br/></font></p><p><font size="3">据了解,截至目前,本田已在中国提起了近40起诉讼,矛头直指中国的摩托车和汽车生产企业。</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5 19:46:29编辑过]

六安论坛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3">自2000年開始,重慶的三大民營摩托車企業——力帆、宗申、隆鑫,就不斷接到日本本田公司聲稱侵犯其專利權的警告函。重慶力帆集團有關人士透露,從2002年開始,本田公司以專利、商標侵權為由,不斷地把力帆集團、宗申集團推上被告席,甚至還把這些企業的國外經銷商告上法院。如2002年在菲律賓,本田公司以上述企業的一個菲律賓經銷商所銷售的一款摩托車侵犯了本田公司的版權為由,將其告上法庭;此案本田公司最終未能獲勝。2004年,本田公司又把力帆的德國經銷商告上法庭,理由是力帆的相關產品侵犯了其一項外觀設計專利。</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5 19:46:57编辑过]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