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彭显松(右)和林英亮在金寨县南溪镇花园村卫生站前的合影
彭显松、林英亮是地处大别山区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花园村卫生站的两名普通乡村医生。彭显松、林英亮今年分别53岁和57岁,在乡村医院分别工作了30年和35年,他们也从年轻的小伙子渐渐变成了“老师傅”。“除了做手术得大病和接生,几乎所有的常见小病症我俩都治疗过。”彭显松说。三十年来,彭显松、林英亮俩人接诊了数以万计的农村病人。除了每天在卫生站接诊,他们每天还要背上药箱上门为行动不便的村民治病、对上了年纪的慢性病村民进行随访。
“现在国家的政策好,相较于过去农民看病、拿药都要方便了许多。农民看病也越来越实惠。”林英亮说。以金寨县南溪镇花园村卫生站为例,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看病打针都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报销,自己买药时药品也都实现了“零差率”,每一名村民都建立了农民健康档案。
对于乡村医生这个职业,彭显松、林英亮俩人说,自己本身就是农民,坚持这么多年在乡村医院工作很正常。“农民嘛,不就该为我们农村做点事情。但是我俩在这工作了一辈子快退休了,很多像我们这样的乡村卫生站以后怎么办?”彭显松说。因为工资待遇低,工作地点相对偏远等原因,现在很难吸引到优秀的年轻人才投身山区乡村卫生站,这是两名乡村医生心里的担忧。
这是村民廖洁(中)带着弟弟来给父母买一些助消化的药品
彭显松来到患有内风湿病的彭大琴家,对她进行随访
林英亮(右)骑车来到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村民彭大炎家,为行动不便的他打吊针
彭显松在卫生站里整理、登记花园村村民的健康档案
彭显松(左)和林英亮在给前来就诊的村民配药
彭显松(左)给前来体检的村民进行血糖检查
林英亮趁着下午病人少的时间趴在卫生站的桌子上休息一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