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435
  • 回复0

[车友杂谈] 一个车主的自我修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7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能想象,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4000万辆时,交通拥堵、环境会恶化到什么程度?”,在上周结束的的2011全球汽车论坛上,一位外国汽车设计师如此提问。在“全球”的高规格的背后,国内各大车企大佬们动辄提战略、对策,而对早过了汽车井喷阶段的外国同行眼中的中国车市,却是另一番模样。

  他指着一张中国大城市的交通堵塞的图片不无遗憾地说“来到中国,我很怀念欧洲的蓝天白云草地,同样也希望中国人民能享受到”。

  当奔驰中国的设计副总裁、长城汽车的设计总监两位外籍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及“车身轻量化”是减少能源消耗、降排的行之有效之法时,笔者想起了在中国不少的消费者依然执着于“车越重越安全”,殊不知,碳纤维等车身材料既能减轻车的重量、降低油耗,同时也能保障驾乘人的安全;车安全与否与车重并没有直接关系,更大程度上决定于车身结构与材料,长城汽车的设计总监A ndreasD eafel甚至向该公司总裁建议“何不考虑用一种新的塑料材料来做车的轮毂”降低重量,节能却安全。我们在花大力气搞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为的是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我们恰恰忘记了教化消费者,消费者现有错误观念的扭转,从小做起,一样能做到节能环保,绿色驾驶。

  在主题为“从生产大国向创新强国的跨越”的论坛上,国内外为数众多的技术专家成了最受瞩目的明星,他们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些困惑,“同样是亚洲国家,中国为什么不向日本学习,发展紧凑型的小车?”乐于迎合中国消费者“好大”喜好的车企似乎早已对此麻木了,尽管谁都知道,加长轴距的车、SU V等的油耗更高,对道路资源的占用更大、也不环保,但对于爱面子的中国人,这是一种炫富的心态。如此看来,我们谈靠新能源车尤其是电动车解决能源紧张的窘境更像是舍近求远、舍易求难。

  再谈到用车习惯,许多人是一脚油门、一脚刹车,数据显示,中国人驾车的百公里平均油耗是9.5L,明显高于欧洲国家。换言之,只要中国上亿的驾车者能稍稍改一下驾驶习惯,降低油耗,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对环境的贡献比起遥不可及的电动车推广似乎更可期许。

  同样的,关于“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立场和视角看世界。比如,不买自主品牌汽车,抱怨是国家政策不支持、不补贴;我们认为用车成本高,是油价高、停车费高等原因,那么剔除掉政府的行为,中国人买车用车时到底有多少错误的观念?普通的中国消费者又能否有所作为,我们何不能“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让自己发光”?

  以沃尔沃车载信息服务全球解决方案管理总监Per A dam sson建议总结全文“为什么大家不去教化一下消费者?”因为《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成就了喜剧之王周星驰,做为车主,我们为何不能也从细微之处做起呢,期待一个美好的汽车社会?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