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295
  • 回复1

[摩托车] 揭示汽车节油品黑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7 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span class="style18"><strong><font color="#990000" size="5">揭示汽车节油品黑幕</font></strong></span></p><p><span class="style18"></span>五花八门的汽车节油产品,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一些人钻行业标准缺失的空档混水摸鱼,肆意欺骗经销商和消费者。本报刊发这一专题的目的,一是警示经销商和消费者,天上不可能掉馅饼,应该学会防范市场上的各种诈术,二是提醒国家有关部门,对此行业应加大管理力度,保证健康良好的市场秩序。</p><p>  被骗:消费者忍气吞声</p><p>  刘先生是北京的一位私家车主。有一天,他在看到电视购物广告时,上面的节油器把他吸引住了。</p><p>  上网搜索之后,他发现这种产品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原理都差不多,有的是“物理方法改变燃油的分子排列”,有的是“纳米科技”。刘先生对这些原理都不太懂,但是,考虑到油价上涨的因素,他还是电话订购了北京某公司的产品。</p><p>  东西到手,按照说明安装上跑了几圈后,刘先生发现,所谓的节油器却一点儿节油效果都没有。致电该公司售后服务人员,他得到的答复是,需要跑够2500公里之后,待发动机积碳完全去除,节油效果才会明显。</p><p>  对家用车而言,2500公里不能算是短距离。又跑了两周,刘先生发现自己的车还是没有什么变化。</p><p>  难道是安装位置不对?根据技术人员在电话里的指导,他又在不同位置试着安装了几遍,可还是没有效果。</p><p>  如此反复几次,刘先生提出了退货的要求。这时客服人员告诉他,效果之所以不明显,是因为火花塞老化,需要更换。之后,客服人员又提出了其他部件的要求,刘先生都一一照办。</p><p>  “我就差把发动机换了。”面对《财经时报》记者,刘先生沮丧地说,这种产品根本没有节油作用。买节油器花了几百元,后来换这换那又花了不少钱,但从厂家的态度来看,退货是不太可能了。</p><p>  原来,该公司虽然声称可以无效退款,但要消费者提供鉴定机构的证明。上万元的鉴定费用,把所有消费者挡在了退货的大门之外,因为没有人会为了退几百元钱的东西,而花费上万元去做鉴定。</p><p>  《财经时报》采访获悉,跟刘先生遭遇差不多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有的从当地代理商购买,有的是通过电话订购、网上交易、电视购物等渠道购买。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反映,他们使用的节油器、添加剂、节油贴这类产品,根本不像广告里吹嘘的那样。</p><p>  然而,为了几十元或者几百元,他们也不愿意去跟厂家交涉。大家的态度是,既然退不了,就当吃了个哑巴亏吧。</p><p>  假货:代理商掉进陷阱</p><p>  “美国双波动生化元素”,“来自美国的航天科技,再造两个大油田”,“事实证明一切,节油比例高达25%以上”,“世界首创最新高科技产品”……这些广告词似乎玄之又玄。然而,对于每天与油价“战斗”的有车族来说,这样的宣传不能不使其心动。</p><p>  更心动的是,那些希望借此创业致富的人,他们从中发现的是商机。</p><p>  范女士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看到社会上各种节油产品都卖得风风火火,她决定也拼一把。范女士告诉《财经时报》,当初看到厂商的宣传,她觉得汽车节油产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该算得上是一个朝阳产业。</p><p>  这时,安徽合肥一家企业网站上刊登了一则消息,题为“油价飞涨,节油器销售火爆”,这让范女士眼前顿时一亮。</p><p>  到该公司实地考察之后,范女士虽对该产品的实际效果没有什么把握,但在公司业务经理的连环攻势之下,她还是与其签约,当上了这家公司的河北张家口总代理,并以每只90元的价格进了300只节油器。</p><p>  之后,她开始租用办公场所、印制名片、投放广告,并联系当地的汽车修理厂,期待着火爆销售场面的到来。</p><p>  然而,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她只卖出去六七十个,而且所有的客户最后都跑来要求退货。大家纷纷反映,该产品根本不节油,有的车用了没效果,有的车反而更费油了。</p><p>  根据节油器生产公司技术人员的指点,范女士等代理商分别在吉利、帕萨特、别克等轿车,甚至一些长途货车和公交车上安装该产品。事实证明,该产品一点儿节油效果都没有。货车安装后发动机动力反而减弱,司机气得半路就把这个所谓节油器拆了下来。</p><p>  没办法,范女士只好先收回已经卖出去的产品,并联系合肥的厂家。她觉得,既然节油器没效果,那公司就该按照当初“无效退款”的承诺履行退货义务。</p><p>  偶然间,范女士在网上看到一篇揭发该产品为假货的文章,当即与作者联系,这才发现,北京、河北、山东、海南、辽宁、湖北、广东、河南、江西、江苏等全国各地的几十家代理商都有被骗的经历。这些代理商手里都积压着大量节油器,价值一两万元至二三十万元不等,总价值上百万元。</p><p>  他们决定联合起来,集体要求厂家退货。</p><p>  事实却不似他们想像的那样简单。一谈到退款,那家公司就变了一副嘴脸,所给予的答复也让大家大跌眼镜。他们要求这些代理商出据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否则只能按一折的价格退货。</p><p>  范女士等人只好联合起来,求助于当地的工商、公安、消协等部门。可是,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1-7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em03][em03][em03]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