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较去年同期上涨3.2%,略低于此市场平均预期,涨幅创下近20个月以来新低,同时宣告结束上一轮长达24个月的货币负利率时代。市场预期,货币政策或将从紧转向中性,房价将因负利率结束而加速下跌。
今年1月CPI同比上涨4.5%,2月份大幅回落至3.2%,降幅达1.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食品价格在春节过后出现了大幅回落。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食品价格较1月份环比下跌0.3%,影响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11个百分点。
作为推动物价上涨的主力,猪肉价格在2月份环比下降2.6%,直接拉动CPI环比下跌0.09个百分点,蛋价、鲜果和蔬菜也分别环比下跌8.1%、0.3%和0.2%。据测算,在2月份3.2%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因去年价格上涨导致的翘尾因素为1.7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5个百分点。
目前,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5%,今年2月CPI回落至3.2%,正式宣告2010年2月以来长达24个月的货币负利率时代暂告一段落。所谓的负利率指的是在某些经济情况下,存款利率(常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小于同期CPI的上涨幅度,这时居民的银行存款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力逐渐降低,存银行的钱购买力下降,故被称为负利率。
市场普遍预期,当货币重回正利率时代,意味着物价调控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货膨胀将不再成为今年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而这也会为今年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留出相对较为灵活的空间。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分析表示,市场重回正利率,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较大影响,这将使得想通过购房抵御通货膨胀、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进一步减弱,虽然接下来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和降息的预期也开始加强,但银行针对开发企业贷款放松可能性很小。对于开发商而言,通过降价促销缓解资金压力已是唯一的选择,未来一个季度内房价仍将进一步回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