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396
  • 回复0

[饮食杂谈] 鱼翅消费一天一个亿成为奢侈的身份符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4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明星一直在宣传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拒绝浪费的观念。“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姚明拒食鱼翅的这则公益广告为人们所熟知。多年以来,鱼翅消费因为环保、伦理和营养等问题一直备受争议。尽管如此,鱼翅仍然位列海味八珍、以数百上千元的天价成为高档宴请的必备“曲目”。近日,媒体曝料北京鱼翅消费一天一个亿屡禁不止。对此,中华网食品小编试图解开鱼翅消费背后不为人知的问题。    热辣点评:
         

上一张


请拒绝鱼翅消费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到底谁在消费鱼翅?

    对于许多饭店来说,鱼翅是实力的象征。他们会把天九翅(一种高品级鱼翅)放在玻璃橱窗里,系上红丝带,打上射灯,以示酒楼实力雄厚。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鱼翅,但许多人并不知道它和鲨鱼有何关系。鱼翅,在中国,从来就不只是一道菜这么简单。2012年6月底,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就明确表示,将发文规定公务接待不得食用鱼翅。有人说,一场关于鱼翅的“战争”刚刚开始。
      富豪们的鱼翅态度
    只要是公务宴请,河北籍张总一般都会点鱼翅。“我自己倒谈不上爱吃,但鱼翅是个符号性东西,和茅台、鲍鱼等一样,代表着你的诚意,客人一看桌上有这些东西,知道你很重视他,尊重他。这个很重要。”
    张总说,自己在鱼翅上吃过大亏。有一次在一家熟悉的饭店请某个基层部门的负责人吃饭,饭店经理事前告诉他,新进的一批鱼翅质量不是太好,于是就没点鱼翅。酒桌上,频频举杯的张总还专门和大家解释了一下没点鱼翅的原因,说“大家都是自己人,咱们就不搞这个虚的了”。谁知道,饭局过后,张总的工厂就被停业整顿了一个星期,直接损失几百万元。某基层部门的负责人通过中间人给张总带了句话:谁和你是自己人!
    鱼翅,从来就不简单。
    鱼翅,由鲨鱼鳍去除皮肉而制成,是中国传统奢侈食品之一,始见于《宋会要》,明朝人开始吃鱼翅,后来还成了宫廷御膳。据说,明熹宗朱由校就很喜欢吃由鱼翅等制成的“一品窝”。吃鱼翅真正流行在清乾隆年间,并在晚清完成了从珍贵食材到奢侈品的演变,遂有“无翅不成席”一说。据载,清末的河道官员每天必吃鱼翅,每餐耗费过万。
    香港,素有“鱼翅之都”之称,19世纪中期吃鱼翅的风气便开始形成,上世纪7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尤其是的繁荣,一种奢侈的鱼翅吃法鱼翅捞饭开始盛行。有人戏称,鱼翅捞饭的销量和恒生指数的涨跌直接挂钩。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大陆居民收入的提高,全球鱼翅交易量大幅提高。相关国际贸易监测数据显示:1987年,全世界鱼翅交易总量为4907吨;10年后,这一交易数据上升到13614吨,增长近3倍。约有50%~80%的鱼翅经香港中转,大部分进入中国内陆,少部分进入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地区、印尼和泰国。
    据说,香港著名作家李碧华曾在专栏中开玩笑说:今日内地人比较富裕,专程来港买海味……极品回归祖国,港人普遍享用次货或粉丝。
      北京鱼翅:一天一个亿
    对于许多饭店来说,鱼翅是实力的象征。他们会把天九翅(一种高品级鱼翅)放在玻璃橱窗里,系上红丝带,打上射灯,以示酒楼实力雄厚。
    北京一家高档饭店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该饭店的鱼翅汤一碗的价格在299元到350元之间,每碗鱼翅汤中大约有鱼翅5钱(25克)到8钱(40克)。
    山东一家鱼翅加工、批发企业的董事长刘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很多公司在北京地区做过调研,北京是个很好的市场,有可能是国内最大的市场。每天干鱼翅的消费量在5000斤左右。饭店在做鱼翅汤等菜品之前,会先将干鱼翅泡开,5000斤干鱼翅相当于1.5万斤~2万斤鱼翅食材。一碗鱼翅汤的价格大多在388元到488元之间,北京某家豪华饭店的鱼翅汤,一碗的价格甚至达到了1800元。
    按照每天消费1.5万斤鱼翅、每碗鱼翅汤中的鱼翅含量为30克、每碗售价为400元粗略计算,北京地区每天的鱼翅销售额为1亿元,年销售额365亿元。
    山西太原豪门吉品餐饮集团曾公开表示,该企业的鱼翅产品年营业额在5000万元。
    刘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鱼翅的消费群体一般比较高端,主要集中在有钱的商人、官员和明星艺人。“我们就是定位在1%的人群,可以消费得起我们这个产品。”
    但近年来,一些高档餐饮企业对于鱼翅的态度开始发生改变。
    今年1月,豪门吉品餐饮集团向太原市民免费发放鱼翅汤。公司董事长表示,为保护鲨鱼,该企业决定自2012年元旦起放弃鱼翅产品,但因库存太大,销毁可惜,于是将其免费送给市民品尝。
    近年来,南京、西安、杭州等地都有少数酒店宣布停止鱼翅供应。而这种变化,和以姚明拒食鱼翅公益广告为代表的民间环保行动有很大的关系。



鱼翅消费一天一个亿 屡禁不止

     日益激烈的“鱼翅战争”
    姚明“拒食鱼翅”公益广告的广告主是世界野生救援组织(WildAid)中国办公室(下称“WildAid中国办公室”)。这是一家全球性的环保志愿者组建的非营利组织。WildAid中国办公室首席代表子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为了提高公众的动物保护意识,2006年WildAid中国办公室邀请姚明拍了公益广告,并担任护鲨大使。此外还邀请了李宁、郭晶晶等体育明星做了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
    越来越多的演艺明星和知名企业家的参与,无疑让“拒吃鱼翅,保护鲨鱼”的呼吁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2009年4月,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WildAid中国办公室等联合发起的公益倡议行动中,柳传志、王石、马云等数百名企业家呼吁,从自身做起,“保护鲨鱼,拒吃鱼翅”,用行动影响鱼翅的主力消费群体,并签署了“我不吃鱼翅;我不以鱼翅为礼品送人;积极以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的承诺。
    2011年8月,俏江南集团总裁汪小菲在其微博上发起拒绝食用鱼翅的行动,并表示,从去年10月开始,俏江南的新菜单中取消一切和鱼翅相关的菜品。此举得到了舒淇、王菲、蔡康永等众多明星的支持。
    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微博上表示,签名支持全国政协委员、雅昌企业(集团)董事长万捷关于“拒吃鱼翅”的提案。丁立国等30多位人大代表还共同提交了《禁止公务宴请和消费鱼翅案》的议案。
      鱼翅消费凭什么大行其道
    鱼翅本身没什么味道,营养也只相当于猪蹄、鸡皮;吃起来更没什么特别的香味,和吃粉丝差不多;所谓能够预防癌症的传言也已经被科学界证实只是人们天真的误读。那么,到底是什么铸就了鱼翅顶级食材的地位?
    1942亿元,这是2011年山东注册星级酒店的餐饮营业额,山东省鲁菜研究会会长王兴兰告诉记者,这个数字的大头是由鱼翅、海参、燕窝、鲍鱼等高档高价食材贡献。
    “一份100克重的干捞鱼翅,能卖到1500元。售价顶得上一车蔬菜。”王兴兰说。
    在广州市海味干果商会副会长伍惠汉看来,中国人食用鱼翅由来已久,已经成为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虽然鱼翅本身营养并不丰富,但是附加的很多高级食材调汤,抬高了鱼翅的价格。而王兴兰表示,对大部分身处内陆、很少能吃到鱼翅的人而言,鱼翅成了身份的象征。
    广州市某高档酒店副厨刘师傅向记者表示,自己所在的酒店,一份鱼翅汤售价368元“点的一般是老板。”
    而在济南经营保健品生意的刘伟元为了接待生意伙伴,商务宴请频繁,时常出入济南著名的高档酒店“鱼翅皇宫”。他说,一般请客“都点贵的上,有面子”。刘伟元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商务接待,从不会主动想去吃鱼翅。他也知道鱼翅里重金属含量可能超标,只能少吃,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但是通过吃鱼翅才能“显示身份“摆出谱来”。
    在很多环保人士看来,仅仅因为“面子”,就破坏了生态平衡和食物链,让每年数以百万计的鲨鱼因为“身份消费”而葬身,除了面子,更涉及伦理道德和生态环保这个更大的命题。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雷研究员介绍,目前许多国家都出台了禁捕鲨鱼或限制鱼翅贸易消费的法规,在世界范围内,对鱼翅消费的限制正成为一种趋势。
      天价鱼翅是否安全
    《经济参考报》记者探访广州、济南等地了解到,鱼翅的来去成了个谁也说不清的迷局:政府“不掌握”,生产厂家“讳莫如深”,经销商“随便说”。到最后,不管消费者信不信,只能花着天价、忍着糊涂吃下这份来历不明的“鱼翅大餐”。
    记者采访发现,虽然鱼翅是酒桌上的顶级食材,但鱼翅交易之乱却可能出乎很多食客意料之外。走私猖獗、假劣鱼翅泛滥成为支撑鱼翅消费市场的“根石”。
    一些餐饮业专家告诉记者,我国的鱼翅捕捞量一直很少,主要从日本、东南亚等地进口。而“造假”“以次充好”成了一些不法生产加工商、经销商、酒店解决供求矛盾的捷径。
    《经济参考报》记者探访广州、济南多家大型海产品市场发现,那些动辄以数千元一斤出售的鱼翅却只是装在一个简陋的透明塑料袋中,甚至一些数百元一斤的鱼翅就直接装在尼龙丝袋子里。生产厂家、日期、检验检疫合格标志、进出口标志等等信息一概没有。
    不少店主对记者表示,鱼翅是东南亚进口的,但拿不出进出口的标志和许可证明。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广东进口鱼翅的加工地主要在江门。而记者发现,江门确实有工厂在加工鱼翅,但不接受记者采访,也不透露鱼翅来源。当地海关内部人士透露,多年前江门曾经有鱼翅进口,但近年来已经没有鱼翅进关的相关数据,也就意味着不再有正规途径进口入关。记者辗转向广东海关求证,得到的答复是:鱼翅被列在海鲜的大类下,政府没有单独统计,对数据不掌握。
    不仅如此,一些专家表示,鱼翅本身富集汞等重金属,可能会造成男性不育,损害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但由于总体消费量较小,食品检测部门尚未开展对鱼翅汞含量的常规检验,对违规超标也遑论查处。这又给鱼翅消费埋下了另一个隐患。
      “鱼翅热”能否降温
    专家表示,如果能够首先在公务或官方宴请中实现“零鱼翅”,将为刹住请客吃饭攀比风带来很好的示范效应,但即使这一禁令正式颁布,对限制鱼翅贸易的影响也很有限。
    此前不久,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对30多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要求制定禁止公务和官方宴请消费鱼翅规定的建议》回复称,将细化公务接待管理规定,3年内发文规定公务接待不得食用鱼翅,以保护鲨鱼物种和海洋生态平衡。
    一石激起千层浪,本就因经济不景气而下降的鱼翅消费再度遭遇寒冬。王兴兰说,“从去年开始,山东餐饮业的鱼翅消费量已开始下滑。”而伍惠汉介绍,今年以来,广州一德路海鲜市场的鱼翅交易量下滑近40%。
    “因为目前鱼翅的主流消费人群是企业老板、商业精英,多数公务消费的标准并没有高到吃鱼翅的地步,不是主流消费群体。”
    记者走访济南和广州部分酒店,酒店经营人员表示,公务消费鱼翅的情况目前已经很少见。但他们也表示,国家出台这个政策也很难完全杜绝三公消费。一位酒店经理举例,“国家也规定了政府宴请不能喝茅台,但喝茅台的人有几个自己买?官员吃鱼翅也可以让老板买单。”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