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Afra 于 2012-12-5 10:47 编辑
远看,这是一幅黑白相间、错落有致透着浓郁徽派气息的民居泼墨画:竹木葱茏中粉墙黛瓦马头墙,碧波清涟的池塘里鹅鸭戏水……近日,在裕安区独山镇尹家塝组采访时,美好乡村中擎村的如画美景让记者常常产生这样的幻觉,这明明是一副画,只是蓦然回首,人却走进画中。
中擎村,是此次我市首批美好乡村建设试点村之一,短短几个月时间,该村正发生着喜人的变迁:昔日污水横流、垃圾乱倒,杂草丛生,猪圈鸡舍乱建,道路坑坑洼洼,民宅风格不一的村庄,如今已经是乡村的花园。
一踏进村口,有“中擎村”三个字醒目指引,一条笔直的村村通水泥路延伸至村庄中的家家户户。“虽然眼睛看不见,可我能摸得着咱村庄的变化,真是太好了!”64岁的陈奎秀眼睛失明多年,以前每到冬天都是摸着自家墙壁晒太阳,自从村里建成了健身广场,她一天几趟来这里溜达。盲人老太太说起村庄的变化笑得合不拢嘴。
2012年8月,裕安区独山镇按照美好乡村建设总体要求,在长生桥村尹家塝组试点美好乡村建设,修建村庄主干道,深挖塘口,整修田渠,整治堆场,绿化草地,新修农民广场,整修农民房屋,致力打造山水相宜的生态村落,构建“特色保护型”美好村庄。
“我们不仅要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下一步中擎村还将在盘活村前的这片土地,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上下功夫,让美好乡村不仅有精神享受,更实现物质支撑,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独山镇政府有关负责同志这样告诉记者。
在裕安区青山乡芮草洼建全组的美好乡村振华新村,则是另一番乡村韵味:统一整齐的三层洋楼比比皆是,红瓦顶、白粉墙、罗马柱、绿树红花环绕村庄,使古老的村落充满了现代田园朝气。
在外打工一年没回家乡,年近50的村民孙利福几天前返村时对村庄的变化大吃一惊:“当时真以为是走错了地方,家乡变得太美了,我能生活在这里,很幸福。”孙利福说马上过年了,会喊上外地的工友来自己的家乡做客旅游,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咱美丽家乡的变化。
一走进城南镇汪家行村的美好乡村振兴新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现代太阳能路灯,高大而气派,这里的村庄保留了原有的规划布局,后期实施的美化、绿化和亮化,仿若一位本就妙龄的少女化上了一层淡淡的妆容,美得恰到好处。
“以前咱羡慕城里人生活,现在你看看咱们村,家家都用上了太阳能,出门有超市,生活越来越有滋味了……”村民马永礼说起今天的幸福生活来滔滔不绝。
今天的农村,不再是落后、守旧的代名词,相反,美好乡村建设呈现出的乡村花园世界让人们颠覆了对以往农村生活的想象与描绘,看到了农村蕴藏的勃勃生机。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份以来,裕安区的独山长生桥中擎新村、城南汪家行振兴新村、青山芮草洼振华新村和苏埠南楼4个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工作启动后,各地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目前,4个示范点建设初具雏形,一处处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态家园成了当地乡村的一道道优美的风景线。
“为了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我区成立了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突出社会参与、企业推动,采取企业结对帮扶,吸引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美好乡村建设。期间,振兴集团、振华集团、中擎公司采用企业冠名方式,出资出力,有力助推了美好乡村建设。”裕安区区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该负责同志表示:“从2013年开始,我区每年将重点培育30个左右中心村;到2016年,力争全区有40%左右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区有80%左右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30年,全区中心村全面达到美好乡村建设标准,努力将全区广大乡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不断提高农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