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qxlp123gbds 于 2012-12-9 01:34 编辑
孩子,你回家吧!
12月8日是双休日的第一天,星期六。
是日下午1时30分许,笔者早早地赶到六安火车站买好了16点41分到合肥的动车票。距离开车的时间还有漫长的3个小时。因时间尚早,笔者只能是在站前广场晒着温暖的阳光,并悠闲地散着步,作耐心等待。
正当笔者颇有些焦虑不安,左右环顾,四处张望时,但见在火车站的入口处,在拥挤嘈杂的人群中,一个穿着蓝色并带有白色条纹校服的小男孩很进入笔者的视线,并对他的一系列行为引起了注意。只见小男孩手里拎着一条绿色的塑料袋,以十分娴熟和老到的动作穿梭在进进出出过往的旅客中,见到旅客就是拦脚一抱,伸手讨要钱财。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这小男孩专门瞅准的是那些行走在一起的年轻男女,还有那些急着赶路和赶车的旅客。
这是谁家的孩子?这又是哪个学校的学生?为什么要在这里干这种“死皮赖脸”“行乞”之事?在他的背后是否有人操控?这一切都引起了笔者的好奇。
笔者拿起了相机,试图作近距离的观察和跟踪,一探究竟。当笔者拍下现场的第一张照片时,立马引起了这名小男孩的警觉。只见他用手中的绿色塑料袋在一个劲地遮挡住自己的面部,并拼命地逃离笔者手中的镜头。笔者不肯罢休,紧随其后,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弄清他的真相。
小男孩趁着旅客人多拥挤,跳出了笔者手中的镜头,进入到了火车站售票大厅。此时,售票大厅里购票的旅客很多。小男孩一刻也没闲着,在旅客中不依不挠进行讨要。笔直注意到很多旅客出于无奈,就顺手掏岀一些零碎钱给了他。就在这售票大厅里,不知什么时候又冒出了一位同样大的小男孩,他毫不示弱,不甘落后也在向旅客行乞。先前的男孩子一声招呼,俩人在人群里很快躲了起来,并和笔者对峙,在火车站内外玩起了“躲猫猫” 。 、
为了尽快弄清基本情况,笔者收起了相机,向这两名男孩发出了直接的询问。在得到他们的认可后,于是,才和笔者有了一番交流和对话。
听这两名孩子说,他们都是学校的学生。一个在六安市人民路小学四年级二班,叫张莱(注:在此改用化名),今年9岁;一个叫张宝,(系化名)今年8岁,就读于六安市同安小学三年级一班。那名叫张菜的同学唯恐笔者没能听懂,对他的名字一再作出解释,是弓长“张” ,饭菜的“菜”。当笔者问及他们为什么不在家里看书学习,而要干这种行乞的事?两个人露出一副“狡黠”的目光,始终不愿作出回答,对其他的相关问题更是只字不提。并一再要求笔者删除他们的照片。
对于他们的话,是否可信?笔者一时也来不及证实。
转眼,这两名孩子又进入了候车大厅,笔者再次跟进。只见他们手上紧捏着讨要来的钱,在拥挤的旅客中窜来窜去,他们有意躲避着笔者的镜头,实在是很难跟得上,并用手中的镜头捕捉到他们。
有旅客告诉笔者,“这样的孩子行乞,无非是讨要一些小钱。免得烦人,手里有点小钱给了也无所谓。”一对年轻的情侣说,“怎搞呢?面对这样的孩子死缠烂打,当着朋友的面,不给也不好意思。只是多少而已。”
在火车站一位姓王的环卫工人说,“平时要好一些。一到星期六、星期天,这种行乞,强行向旅客讨要钱的孩子就特别多。他们都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且都是在校的小学生。真不知道这些孩子在家里,在学校里是怎么教育出来的?从小就不学好!开始混社会了!”
在进入侯车大厅,笔者原想还跟上那两名孩子,因检票口有工作人员把守,进行安检。可两个孩子凭着灵活小巧的身子,通过检票口一侧旋转式的栅栏出口处自由出入,转眼间,又是一溜烟地不见了踪影。
面对这两个还是小学生的孩子,笔者只想说,“孩子,你还是回家吧!”
2012年12月8日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