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755
  • 回复2

[六安事儿] “天赋异禀”的霍邱18岁少年的国学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4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校高中生出版16万字古文集,18岁的周康最近成了我市小有名气的人物。周康的《丞若文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共16万字,书中诗词歌赋洋洋洒洒,全部用古文创作。此书是一部较为通俗而又全面的古文体作品集,所选诗文辞赋皆是作者本人亲自构思动笔的力作,意境开阔,新颖别致,篇幅宏大,洋洋十六万字,它展示了90后文学青年的创作风采,让人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受到了文学诗赋界行家里手的褒扬。


    12月21日,记者在霍山一中见到了周康。戴着眼镜、穿着运动鞋的他跟一般的学生并没有太大差别,与人说话时也透出一股十几岁少年的青涩。周康的家人告诉记者,他小时候性格比较内向,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初二那年,独自在家的周康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本破旧的《唐诗三百首》,看的很入迷,后来竟能通读一些经典古籍。一次夜游三峡的旅行,让周康决定拿起笔创作自己的作品。“当时天还没亮,船上的导游给我们念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船在江面走,猿在山间啼,我能切身地体会到李白当时写诗的心境。”从那以后,周康便开始用古文记录身边的生活,用古文抒发自己的感悟,立志用自己的笔传承国学。


    一开始的创作只能算作周康的自娱自乐,踏进高中校门后,他写的诗词歌赋陆续发表在校刊上,更多的同学、老师知道了校园里还有这样一个热爱古文的学生。“才开始写作那会儿,我跟几个要好的同学经常交流,后来有老师指导,经常能把作品发到校刊上。”周康告诉记者。校刊主编项学著谈到周康也是满脸的自豪:“我们学校一直在坚持‘个性化作文写作’课题,发现优秀作品,择优收录,最后发表到校刊,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各类作文竞赛。”在采访中,校团委书记彭德奇老师也欣慰地说,“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职责,我们尽力为这样的学生提供指导、平台,更重要的是他个人要保持热情,传承国学任重道远!”


    记者在周康的书房看到,笔墨纸砚一字排开,旁边堆满了用过的宣纸。原来周康还有一个心愿,他想用自己的笔将那些诗文以书法的形式留下来。“书法、古文一脉相承,都是国学的精髓,我现在还小,这些基础要打牢!”周康一边练字一边对记者说。在采访中记者得知,除了平时的文学创作,周康还是个社团活动积极分子,他担任学校文学社骨干,带领社友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周康目前是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高校文学社团联合会中小学分会会长,霍山中学尙墨文学社社长兼社刊《瀚海观澜》总编,还担任“安徽省青少年尙墨国学会”筹备组组长等职。这次出版的《丞若文集》一共收录了周康近350篇作品,其中包括诗歌200首、词100首、20篇辞赋、20篇文言文。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2-12-24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才之人啊!十分钦佩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4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字!拽!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