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墩义堂站。”车子还没有开到墩义堂警务室,我们就在金寨县斑竹园镇的路上遇到了早上查岗正准备返回的胡海峰。像这种对辅警勤务状态的检查,几乎是胡海峰每天都要做的工作。
今年22岁的胡海峰,是个实实在在的90后,但是看上去成熟沉稳的他,谁也不敢把他同90后联系起来。2011年8月,非警校毕业的小胡被分到了环境艰苦的金寨火车站派出所,当时墩义堂原来驻站的民警刚刚被调走。小胡得知后便主动提出到墩义堂驻站,借此磨练一下自己的意志。由于墩义堂环境异常艰苦且交通不便,所领导本来安排老同志去驻站,但在小胡的执意要求下,还是同意了。
我们的车子先行开往站上,小胡骑着电瓶车随后就到。车子在一处孤独冷清的山头停下,这里抬头见山、低头还是山,周围没有一处人家。“当初电信公司因为这里周围没有住户,根本就没有铺设线路,四次拒绝了我们安装互联网的请求。”随行的所长潘发祥向我们介绍道。
“早上去附近的三个岗位看了一下,让你们久等了,实在是不好意思!”胡海峰刚停稳电瓶车,就深表歉意地和我们一一握了手。可能是在寒风中骑车的原因,小胡的脸红扑扑的,双手也冰冷。“墩义堂管辖着11座桥梁、7座隧道,铁路沿线分布6个行政村,总体治安良好。”小胡一边指引我们前往值班室,一边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辖区的基本情况。可别小看这个初出茅庐的新警,就他一人就管辖着21.6公里线路,管理着25名治安辅警,肩上扛起了全所三分之一的安全保卫任务。小胡不会骑摩托车,可是管辖的线路又那么长,平时为了更好掌握辅警岗位状态,小胡想了一个特别的法子:隔三岔五地让保安骑车载着,带上对讲机去各岗位检查。“今天去查的岗位不远,所以就骑电瓶车了。”小胡乐呵呵地说到。
胡海峰手机的闹铃每天都设置在早上6点,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也没有睡过一次懒觉,而监督他早起的除了闹铃,还有一项制度——小胡每日早上7点准时召集临近岗位辅警点名交班。这个点名制度是胡海峰设置的,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样不但能及时掌握辅警的工作状态,还能反过来监督自己。在小胡管理的25名治安辅警中,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47岁左右,和小胡爸爸的岁数一般大。当我们好奇是如何解决年龄的代沟问题时,小胡给了我们八个字:“勤奋在先,相敬如宾”。“我们都爱听如他们儿子般‘指挥员’的命令”,辅警彭祖书乐呵呵地说。
在值班室的办公桌角,摆放了一本线路工作日志,在征得小胡的同意后,我们翻阅了起来。在日志的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载了胡海峰开展的各项工作:从交班点名到对辅警勤务状态检查、从隐患排查到督促整改,小胡写得仔仔细细、一丝不苟。我们注意到,四月份与九月份的日志里还夹了好几张纸,仔细查看:是另外粘帖上的附页。“每年四月和九月,我们都会对沿线的重点人员、单位进行大规模的路外安全宣传活动,各大村庄学校、废品收购站都是我们的宣传重点,对于精神病患者等人员我们还要一一签订安全协议,工作量太大实在写不下了。”小胡解释道。
以前,墩义堂站至金寨站区间内有接送铁路职工上下班的轨道车,小胡每次都能搭一下“顺风车”,从金寨站到墩义堂只要30分钟,但是现在取消了。胡海峰只能从火车站乘公交车到梅山镇汽车站倒车,再搭乘前往斑竹园镇的汽车,路上花费的时间增加到了3个小时。但即便如此,小胡也没有把多花的时间算在上班时间内,而是提前半天结束休息,准时到站上报道。
今年国庆七天小长假,小胡一天不落地“钉”在这个小站上。“长假期间,铁路沿线的群众往返频繁,情况也愈发复杂,我走不开。”胡海峰一脸严肃。潘所长给我们介绍道:金寨站派出所自建站以来未发生过因治安原因引发的列车停车事故,已经连续实现安全行车1300多天了。可是,胡海峰却谦虚地认为:“前面的成绩是前辈们主动付出换回的良好结果,现如今安全的”接力棒“交到自己手中,就有责任和义务把这种成绩延续。”或许,这就是胡海峰放弃国庆长假,决定坚守的原因。
正当我们快要结束采访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了一片30平方米菜园,菜地里长满了一颗颗饱满的大白菜。“纯天然、无公害,还有点甜!”小胡高兴地做起了广告。采访结束准备离开,胡海峰也准备搭乘辅警戴希长的摩托车,去辖区最端头的岗位看看。“那边上次发现了一个隐患,去看看是否已经整改了,明天天气预报说下雨,今天不去可能又要耽搁几天。”我私下询问了辅警戴希长到那边要多远,他说将近25公里,估计天黑才能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