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528
  • 回复0

[六安事儿] 六安:庭院积水多 老人出行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8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一场阴雨过后,已经2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转眼成了“景观房”,家住市区民安巷的老太太张应荃不仅高兴不起来,反而为出行犯起了愁。近日,老太太的儿子致电本报反映这一情况,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予以关注。  1月25日,记者赶到了位于民安巷的张应荃老人家中,老人的房子位于民安巷的道路旁,进了大院门,还需要下7、8级台阶,才能进到老人的房子。在老人家中,老人的女儿给记者介绍起了他们的烦恼。
  张应荃今年86岁,老家在上海,1950年支援内地建设,老人来到了六安,一开始在金寨工作,后来调动到了六安。“来的时候还是20多岁,在六安都生活、工作半个多世纪了。”张应荃笑着说。大概在1972年前后,她和老伴搬到了现在这处房子,就在这儿,两位老人拉扯大了4个孩子,现在,儿女们都已经成家立业。“老房子住久了,也有了感情。”张应荃说,“因为地势较低,经常出现积水进到家中的情况,孩子们也愿意接我去他们那儿住,但还是舍不得离开这里。”
  “房子地势比较低,遇到雨雪天气,也容易积水,为此,我们还自己出资将地坪垫高了10公分左右,不然水很容易就进到家里了。”老人的女儿告诉记者,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问题开始严重起来,经常积水不说,而且天晴了,也淌不走,就这样在家门前积着,“房子都成了‘景观房’了,出门就能看到水塘。”老人的女儿自嘲似的说到。
  据老人的女儿介绍,自从老人的房子后面建起了一些房子之后,问题就出现了。“应该是我们的下水管道被堵住了,我们也找人疏通过,但据疏通的人说,碰到了类似水泥的东西,无法疏通。”目前,一到下雨天,这处原本用于排水的下水道,却出现倒灌的情况,“院子里的积水最多时能有20多公分,老人根本连门都出不了。”老人的女儿告诉记者。
  更让人揪心的是,老人平时喜欢到老年大学学习、参加活动,有几次雨天过后,老人在出门后,不慎滑倒摔跤,儿女们因此心疼不已。“老人家的身子骨还算硬朗,但是也令人担心啊,真要是摔伤了,那可怎么办。”老人的儿子表示。
 据张应荃说,因为这一片从2002年就开始传出需要拆迁,但一直未能动工,“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拆迁呢?真要是搬到新房子去了,也就没那么多麻烦了。”老人的心情很是焦急。张应荃表示,虽然孩子们都很孝心,但不习惯和他们住在一起,还是希望能够单独居住,这也是老人为什么不愿搬离的原因之一。

  据老人的儿子介绍,他们也希望能够对这边的房子修补一下,方便老人居住,但由于这片涉及到拆迁,相关部门管理很严,“如果暂时还不能拆迁的话,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从老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允许我们对老房子进行一定的修补。”老人的儿子表示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