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月24日,我曾发了这样一条微博:纵观未来房价,我以为将开始两极化:一线特别是特大城市的房价将会继续缓慢攀升;二线城市将会横盘微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将会被开发商被动抛弃;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将会加入崩盘的行列。今天,我想就这条微博继续剖析。很久没有就房子胡咧咧了,今天闲的没事,所以想胡咧咧一番。我承认我对房地产“一窍不通”,但我对这方面的预判还是可圈可点的。 
 
  上届决策层在临近交替时,一波接一波的出台调控高房价举措,看上去貌似轰轰烈烈,可压根儿就没有切中要害,再加上政令出不了znh【本届决策层最终让政令走出ZNH,但也仅限于在皇城里打转】,政令形同虚设,房价越控越高。 
 
 
  我不敢妄测决策层到底有没有诚意和决心来遏制房价,只是觉的接二连三的遏制政策大都是隔靴搔痒。现阶段房价不再大幅攀升,不一定是来自决策层的政策,而是来自市场的自然规律。刚需这一块,我认为该买而买得起的这部分已经差不多了,而该买而买不起的这部分几年之内还无法圆梦。投资这一块,手里有钱的在持币观望,毕竟温州、鄂尔多斯的教训还摆在哪里,没有谁会和钱过不去,再加上决策层可能会扩大房产税以及买入卖出的差价在拉近,也让这一块犹豫不决。以房养房小打小闹的投资客,手中的房子压在银行或因为价格而难以出手,基本上已经到了断炊这一步。官老爷们现在对房子大都心惊胆战,从龚爱爱开始,一直到现在的被查处价值8亿多374套房子的前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官老爷们应当晓得这一点,房子是不动产,一旦被盯上,就可能被牵扯出其他猫腻,从而被法办,所以说官老爷们现在对房子可以说不太感兴趣。 
 
 
  2010年2月24日,我以《何时才能废除《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为题阐述过我的看法。预售就是在没有拿到商品前就必须要交钱,在特大城市,zf对商品房预售资金可能监管的严一些,而其它他=城市,特别是三、四线城市,这一块可以说基本上没有监管。预售资金被开发商随意挪用挥霍行贿,甚至于卷款消失,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当预售资金不足以支付工程时,就会选择一房多售,套取zf资金,实在不行,就拖。合同说好的交房日期,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无限期推后,最后便金蝉脱壳,卷款消失。形同虚设的预售监管,绝对会出现大量的烂尾楼以及被忽悠的买房客宣泄不满。温州鄂尔多斯绝对不是句号,相信会有更多的2、3线特别是3、4线城市加入这一行列。 
 
 
  为防止这些状况的出现,决策层应当从根本上加大监管力度,规范预售资金的使用。前几天我也说过,一定要阻止各地借城镇化之名,大兴土木。要想防范地产泡沫的破裂,就要废除《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全面推行除刚需之外的房产税,实行阶梯式征税,尽快联网房屋登记信息,不再提房地产是什么支柱产业。毋容置疑,房地产的泡沫在不断蓄积,而我们要做的,不是怕泡沫崩裂,就不断的给他打气,要知道,不断打气的结果只会更糟。要预防泡沫破裂,就要不断的给他泄气放气,让他逐渐回归正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