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霍邱县有一对‘信义兄妹’,咱这里也有一位‘信义哥!’”霍山县诸佛庵镇文化站站长雷威日前给笔者打来电话说。 在他的带领下,2月25日,笔者见到了“信义哥”——— 家住该镇大干涧村的40岁的张健。 事情还得追溯到2009年。当时在浙江温州打工的弟弟张伟有一天突然感到不适,经多家医院诊断,被确定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病在医学技术不发达的过去,就是不治之症。但令人欣慰的是,哥哥张健和弟弟张伟骨髓配对完全成功。作为哥哥的张健二话没说,陪着弟弟去省立医院分别做了一次干细胞移植和骨髓移植。 由于移植手术的费用相当高,为了给张伟治病,张健一家人四处借钱。村里的邻居和一些好心人也纷纷捐款援助。“你看,这是我一直保存着的。”张健拿出一摞笔记本。笔者数了数,将近10本。“这些都是好心人捐款的记录。也有我们全家一起向别人借的钱。”张健说。 “都是同胞亲兄弟,第一个想法就是尽我当哥哥的最大努力,一定要把他的病治好。”张健说。手术后的张伟起初恢复得很好。但在一个月以后的复查中,医生发现他体内的血小板无法生长,于是建议他们再做一次移植。可就在哥哥张健把费用准备妥当,赶往合肥准备给弟弟做二次手术的时候,弟弟张伟却突发脑出血。年仅27岁的他丢下6个月大的儿子,最终离开了人世。 “从小我的父母就教育我们兄弟俩,做人要讲信誉。虽然现在弟弟已经不在了,但这些年为他治病借的 50多万元钱,无论有多大困难,我都一定要还上。哪怕是10年、20年,只要我们还活着,就一定要还上。”张健一边翻看这些账本,一边斩钉截铁地说。 面对困难,张健没有退缩。他和妻子毅然挑起了还债和养育侄子的重担。为了还债,张健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毛竹加工厂,年迈的父亲也到厂里来帮忙干活。 “好心人的捐款我都有一个记录,以后要感人家一份情。向别人借的钱,我也记得清清楚楚。已经还了的我就做个符号,没还的我再慢慢还。如果有借钱的亲戚朋友急着用钱的话,我就再向其他人借,暂时周转一下。人家急等着用钱,不能耽误了别人的事情。”张健说。 通过一家人的勤劳和苦干,到今年春节期间,哥哥张健当时给弟弟张伟治病欠下的钱已经还掉30多万元。“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一家人平安幸福,早些还完向亲戚朋友借的钱。”他说。如今,弟弟张伟留下的孩子在哥哥张健一家人的照顾下长得健康活泼,已经上了学前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