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信息不发达的时候,买房子很容易吃亏,得房面积不对了,房产证没有了……这些个大的陷阱跨过去了,也就算了。然而现在的购房市场,营销手段五花八门,常常在售楼处看到美轮美奂的未来家园后,就急急忙忙地交了定金,殊不知,很有可能就走入陷阱。以前的大问题,现在可以通过发达的信息查询,加以避免,但是这小的陷阱,虽然不如以前的问题大,但仍是值得注意的,毕竟多少年的心血,也就在一套房子上。分辨清楚以下这些新型的陷阱,买房就不愁了。 陷阱一:饥饿营销撂下定金 调查:购房者只要表现出一点点购房的意向,销售人员就会告诉你说这个户型就只有几套了,如果不交付定金可能就卖完了,要求客户马上交付定金。如果客户说没有带够定金,销售人员就会要求客户先交小定,然后要求客户次日交齐大定。如果购房者在约定的时间内未能前来,所付定金就不予退还。 预防办法:问清楚售楼小姐,交的定金是否能退,口头承诺以外,最好留下书面承诺。交定金的时候最好是在货比三家,一家人都商量后,再交付定金。 陷阱二:随意虚构赠送面积 调查:“33平方米的单身公寓”变身“55平方米的小复式”、“买一送一”、“两房变三房”……赠送面积成为时下部分楼盘诱人上钩的重要营销手段。 预防方法:目前的苏州楼市对于赠送面积的规定相对较规范,在询问赠送面积时,一定要了解清楚,计入产证面积和交付时的标准,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花的钱到底买了多少平方米。 陷阱三:无中生有引人入彀 调查:这类陷阱时有发生,不少业主收房的时候发现,说好的空中花园没了,地上停车场变为绿地,游泳池、篮球场也没了。 预防方法:这类陷阱也许购房者在购买时询问清楚,尽量将附加条件计入合同内,做到有据可循,切不可盲目相信售楼处里眼睛所看到的。 陷阱四:样板房被悄悄放大 调查:一些开发商为了使空间看上去更加通透、视觉舒适,往往使用高亮度照明,并打通一些墙体,做成开放型厨房或透明式卫生间,这对于实际居住来说都是不实用的。一些开发商为了让样板间看上去更宽敞,会将样板间做得比实际房间面积大一些。而购房者不可能看样板间时找开发商要建筑图纸,并拿尺自己丈量。 预防方法:在样板房内,可根据地砖或木地板的尺寸和块数来初步估量实际尺寸,如果偏差很大,通过这种办法即可以辨别。 如今买房,购房者需要密切研究政策动向,谨防掉到“空里”。政策大方向对购房者来说,是必须研究的,当决定买房前一定要考虑好应对措施。有购房者就有这样的经历,年初看好了一套房子,已经按照20%的调控前政策付清首付,结果因为首付比例提高,贷款收紧,而房子最后没买成。买房不要只听信售楼顾问的“忽悠”,开发商给你看的楼盘周边远期规划,能不能实现是个未知数,一定要仔细考量,有必要时请教相关专家。“画饼”不能充饥,买房也要现实点好。 买的没有卖的精,开发商的算盘打得那是一个精。现在房子不好卖,开天花乱坠的条件先把客户忽悠来买房是第一要务。但是一旦购房合同签了,想不买是不大可能了。所以买房签预售合同条款要字斟句酌地研究,千万别中了“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