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下午,记者从六安市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市城区PM10浓度均值83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均值54微克/立方米,AQI累计均值74,优良天数153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4.5%,PM10改善排名全省第一。
据了解,今年年初,我市对2015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严格环境准入,不再审批新增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项目,严格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有关部门加大对道路、渣土车、搅拌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加大治理和巡查,有效降低扬尘污染。与此同时,开展城区燃煤小锅炉专项整治和全面启动油烟、油气污染治理。取缔露天烧烤和有烟烤具,加快储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油气污染治理工作进度,并加强机动车污染管理。数据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市共淘汰黄标车6155辆;核发环保标志82089张,其中:绿标76282张,黄标5807张。
另外,我市还全面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上半年,全市秸秆粉碎还田总量达74.6万吨,发电秸秆量1.13万吨,其他综合利用方式用量12.3万吨,秸秆还田率达80%以上。通过这些措施,2015年1~6月,市城区PM10浓度均值83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均值54微克/立方米,AQI累计均值74,优良天数153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4.5%,PM10改善排名全省第一。
发布会上,市环保局还对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以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进行通报。通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地表水河流总体水质状况为优,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与此同时,筛选上报28个减排项目,经测算,预计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2258吨、氨氮399吨、二氧化硫219吨、氮氧化物42吨。另外,我市还健全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市本级已建成4座具备SO2、NO2、PM10、PM2.5、臭氧、CO等全项监测能力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并与国家、省联网运行。(记者 张少尉 实习生 张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