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求职招聘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求职招聘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会员之家
›
六安百态
›
霍邱籍学者王勇就习奥会接受大公报访谈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1334
回复
2
[六安事儿]
霍邱籍学者王勇就习奥会接受大公报访谈
[复制链接]
淮河之子
淮河之子
当前离线
积分
2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5-9-25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王勇教授在国际论坛发言(资料图)
大公网
9月22日讯(记者严雪)最近几年来,
中国
对美国发展关系的主线是谋求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而美方的态度却并不明朗。在习近平主席即将展开的对美国为期一周的访问之际,北京大学
国际
关系学院教授、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卑诗大学)亚洲研究院Chevelier访问讲席教授王勇接受大公网专访,他认为,中美关系对亚太地区和平发展而言极为重要,预计中美首脑会谈会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上有所进展。
大公网:
您如何看待习近平访美,认为中美会取得何种合作进展?特别是在新型大国关系建设上,是否会有突破?
王勇:
中美关系处于关键的转折期,主要是中美力量对比发生较大变化,中美力量悬殊在缩小。美国对中国崛起的不安与焦虑不断加深,但是,同时也感到应付中国,使自己继续保持压倒性的地位很难。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选择要么是与中国对抗,但是代价十分高昂;要么与中国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关系。考虑到中美关系的相互依赖性,以及中美关系对地区和世界的重大影响,美国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合作。因此,当前是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时期,困难很大,但是希望也很大。
预计中美首脑会谈会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上取得进展,特别是在双方关心的领域取得某些务实性的进展,如建立网络安全的规则,扩大经济市场开放、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等方面会取得进展。
这些具体的协议、合作的步骤有助于美国认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目标,关键是中美都能从中获得实际的好处。
大公网:
习近平访美之际,正好是美国总统大选筹备之际。近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中形成了敲打中国的新风气,例如特朗普“中国强奸美国论”、沃克“应该取消习近平访美”、鲁比奥“中国是美国经济安全利益的严重威胁”、克里斯蒂“华盛顿需要对中国采取一种军事方式”等等,美国大选前的一系列举动,会如何影响中美关系?特别是习近平访美的气氛?
王勇:
这些
言论
是美国选举政治、政治体制与文化特有的东西,竞选人“语不惊人死不休”,从美国国内政治的逻辑看可以理解,但是,它们对中美关系有冲击,破坏中美双方老百姓对对方的信任。美国政治人物应从更高的利益目标看,来停止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美国必须认真对待中美关系“去政治化”的问题。
但是,
在另外一个方面, 中国领导人与公众对这些言论不必过于当真,对自己的国力与发展以及中美关系要有充分的信心,在处理中美关系上要有定力。
大公网:
您认为美国最关注的中美关系问题是什么?是中国经济出现波动,人民币汇率贬值,还是所谓的中国网络入侵?那么中国官方最关注的中美关系问题是什么?是美国支持日本扩军?还是阻止中国崛起?
王勇:
中美关系到目前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关系,双方既高度相互依赖,同时,存在不断加剧的战略竞争关系;双方既要合作,必须合作,但是同时,竞争、斗争难免,甚至呈现加剧的趋势。
美国关注中国军力发展、网络安全等问题,他们认为这是对美国致命威胁。担心中国经济波动反映了双方经济的相互依赖与共同利益,双方有更多的合作空间,可以共同携手搞好经济,双边战略经济对话(SED)以及G20平台都是合作的场所,这个方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有很多的进展,值得肯定。
中国关注美国的亚太战略,不愿看到美国将矛头指向崛起的中国,不希望美国在中国搞军事包围圈,搞所谓“亚洲版”的北约。同时,中国对于美国支持日本修宪为其海外军事行动松绑与扩军、鼓励其介入南海事态等保持警惕。当然,中国也不要过度反应,关键还是要以实力地位与美国打交道,只要中国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美国强硬派包围中国的战略构想不会得逞。
大公网:
美国多次指责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而近期中国军舰进入阿拉斯加附近的白令海峡,这是否说明中美军事博弈日益在全球展开?美国是否担心中国军队威胁美国安全?
王勇:美国长期处于综合国力与军事实力的绝对优势,强调保持“绝对优势”、“绝对安全”,但是,这种政策导致美国的安全是建立在其他国家的不安全地位之上的。
中国军舰的行动在某种意义上是象征意义的,即希望美国能够考虑中国等国的安全感受,约束自己在中国周边的军事行为。当然,从目前看,说中美将进行全球军事竞争还为时过早,因为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没有这个必要,也没有这个实力,中国的国家目标仍然是保障自己的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而不是也不应该是争霸、称霸。称霸不得人心,自己也必将受其害,历史的教训必须吸取。
大公网:
中美在二战时曾是同盟关系,但战后分属两个阵营;如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韩国等国,却在向中国靠近,美国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中美未来在亚太地区如何并存?
王勇:
中美在亚太地区将最终形成怎样的关系,是亚太地区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关系到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合作与发展,关系到中国与地区的未来。中美在亚太地区有竞争,同时也有合作。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是本地区多数国家的愿望,也应该是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与共同愿望。过去30多年,亚太地区经济在全球经济崛起,主要得益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得益于中美之间的合作关系。
当前的挑战在于,以美国为主导的地区安全秩序如何适应中国的崛起带来的影响:是美国继续维持旧有体制造成对抗,还是建立一个新的包括中国在内的集体安全、相互安全、合作安全的体制?
亚太地区的未来取决于中美的良性互动,中国对周边关系的处理以及中国自身的稳定与增长。当前亚太地区安全格局处于转折时期,要求变革当前秩序的力量在不断增加,韩国与很多东南亚国家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但是,也有可能因中美战略竞争失控导致地区局势的紧张,最终导致“新冷战”的到来。
我们必须十分警惕这种结果。中国当前倡导建立亚投行,开展“一带一路”等国际经济合作,为地区有关国家提供大家可以受益的地区公共产品,有助于避免地区安全秩序的失控,破解美国强硬派发动新冷战的图谋。
大公网:
中美如何在国际舞台合作?比如朝核问题、气候变化问题、乌克兰危机等。
王勇:中美关系已经全球化,比较产生越来越大的全球影响。中美关系在亚太地区显示更多的竞争性,但是,在全球性问题上则显示出更多的合作。
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上中美在核不扩散上有共同利益;气候变化上中美都是排放大国,它们有共同的责任承担更多的义务,推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尽早达成新的协议;乌克兰危机等地区危机上,中美都认为稳定乌克兰,避免局势失控最重要。与此同时,中美在理念与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存在差别,也有利益目标的差别。
但总的来说,在这些全球性问题上,中美共同利益大于利益分歧。必须强调的是,中美关系越好,越有利于两国在全球问题上的合作;反之,关系越有问题,中美在这些问题上越难有实际的合作。中美在这些问题的合作也牵制着中美双边关系以及亚太地区关系格局的发展,中美要通过开展更广泛、更高层次的全球问题合作,推到双边互信与实际利益的基础。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淮河之子
淮河之子
当前离线
积分
2
IP卡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5-9-25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简介
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外交部党校教授;北京大学香港特区高级公务员国情培训主讲教授;国家商务部北京大学非洲外交官培训项目教授;亚洲开发银行顾问(Consultant);国际战略研究会(IISS,英国)会员;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全球贸易体系全球议程委员会委员。研究兴趣包括中美关系、中美经济关系、贸易政治、区域合作、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全球治理等。
1966年10月生于安徽霍邱。北京大学法学学士(1987 年)、法学硕士(1990)、法学博士(1996)。 1988-1989 年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学习;1994 -1995 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访问学者;1999年美国太平洋国际政策委员会(PCIP)-南加州大学联合客座研究员;2002年7-8月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1年7-8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11年8月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CIGI)访问学者;2014年6-7月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所访问学者;2014年8-9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访问教授。
曾应邀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庆应大学、日本防务研究所、德国工商产业协会、世界贸易组织(WTO)等机构演讲。曾接受《纽约时报》( New York Times )、《洛杉矶时报》 (Los Angeles Times) 、《远东经济评论》 (Far East Economic Review) 、美国《商业周刊》 (Business Week) 、 CNN 、BBC、美国全国公共电台 (NPR)、日本《每日新闻》、首尔电视台、巴西《圣保罗页报》( Folha de S.Paulo )、 中央电视台 (CCTV) 、凤凰卫视等中外媒体采访。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淮河之子
淮河之子
当前离线
积分
2
IP卡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5-9-25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简介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