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起“垃圾分类”这个词,市民们都不陌生,我市投放分类垃圾桶已有几年时间,但是效果却不那么理想。那么,市民们在丢垃圾时能够做到垃圾分类吗?环卫工人们会做垃圾分类吗?大家对垃圾分类有怎样的看法呢?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
昨日上午,记者在汽车南站候车大厅看到,清清楚楚写着“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被扔进了差不多种类的垃圾:饮料瓶、废纸巾、塑料袋、果皮……记者询问在候车大厅里卖各种零食、水果的摊主是否知道要垃圾分类投放,摊主笑着说:“这里来来往往这么多人,没人规定要怎么投垃圾。”
随后记者又来到我市的皖西路,在道路两边也有不少分类垃圾桶,垃圾桶内的状况和汽车南站差不多,两边垃圾桶内的垃圾种类都差不多。记者在垃圾桶边站了一会,发现市民在投放垃圾时基本不会注意垃圾桶外的字,把垃圾丢进桶内就走了。记者随机询问了两位过来投垃圾的学生,一位接受采访的女生告诉记者:“以前我也想过要按照垃圾桶的分类来投垃圾,但是发现大家都没有按照分类来投,我一个人做意义也不大。”
小区是城市垃圾的主要源头,大部分生活垃圾都存在于各个小区的垃圾桶内,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生活垃圾在投放的源头就没有实现垃圾分类。记者在恒生阳光城以及龙湖山庄等大型住宅小区内看到,每栋住宅楼前面都会摆有一个绿色的大垃圾桶,小区内的环卫工会定时把桶内的垃圾清理干净,而这些绿色的大垃圾桶都是无分类垃圾桶。
2011年,我市开始尝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居民小区内每天都会产生很多的生活垃圾,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考虑到成本和清理便利度,物业一般会选择无分类的垃圾箱,如此一来垃圾分类也是比较困难。那么,对此环卫部门又是怎么看呢?我市啥时才会开始实行垃圾分类?
市环卫处综合管理科科长王光耀介绍,目前市区已发放分类垃圾箱两千多个,街道上、公园中、小区内等都设有分类垃圾箱,分类垃圾箱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醒了市民分类丢垃圾,但这项工作首先需要市民能够自觉地将垃圾分类丢弃,目前很难做到,而且垃圾分类工作也不仅仅是环卫一个部门的事情,也涉及到多个环节。王光耀表示,目前垃圾分类工作更多的是处于宣传阶段,也希望市民能够支持垃圾分类工作,提高自身素质,积极配合将垃圾丢入相应的垃圾桶内。(记者 方吉杰 齐盈娣 来源大别山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