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598
  • 回复4

[六安事儿] 【新春走基层】年味之大窑:美丽乡村过大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5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我市的很多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村在绿中、路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受益的农民也由“要我建”向“我要建”转变。新年到来之际,记者走进金安区施桥镇大窑美丽乡村示范点进行探访——
QQ截图20160205085055.jpg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在受汉文化影响深远的六安,豆腐可以说是人们生活中的必备菜肴,浓郁的豆腐香也是年味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月3日,腊月二十五,金安区施桥镇大窑美丽乡村示范点年味已浓。暖阳下,归来的人们,打一顿猪衁、嗑上一盘瓜子、唠唠家常,久违的温情在团聚时蔓延。巷子深处的一间小作坊里,63岁的陈文常正安静的点膏,据其称这是手工豆腐制作最关键部分,时机的把握和膏水的多少决定着豆腐的老嫩与口味。可这对于陈文常来说早已得心应手,从父母那里传承下来的手艺,让这个小作坊常年红红火火。

QQ截图20160205085112.jpg

    “年底了买豆腐的人多,我们手工制作慢,往往是供不应求。”陈文常说,手工豆腐是个忙活,得先用水泡黄豆,泡透了磨豆浆,还得用“豆腐荡子”滤浆除渣,所谓“豆腐荡子”是在一个吊着的十字架四角系上一块滤布,然后把豆浆倒进滤布里,滤出的豆汁流进“豆腐荡子”下面的大锅里。随后在锅下烧起大火,到豆浆翻滚时停火、去沫,晾几张豆腐皮(腐竹),后将豆浆起锅转到大桶里,再把事先准备好的膏水倒入豆浆中点膏。待豆浆变成豆花时,倒入木箱中,盖上与木箱合槽的厚木板,用人力或者石头“压豆腐”挤掉水分,等到豆腐老嫩合适的时候,揭开木板后,豆腐就成型了。陈文常说,现在机器开始代替手工,但他的作坊除了磨豆浆和用“豆腐荡子”外,其它的一直用老手艺,制出的豆腐也是闻名十里八乡。


  “我的子女现在都在合肥工作,老伴又在那边带孙子,一个人做豆腐很累。”陈文常说,他之所以继续坚持,不是因为八毛钱一斤的豆腐能挣多少钱,而是割舍不下这份情结。当然,豆腐也让陈文常成了村里村外的名人,周围很多人也是吃着他做的豆腐长大的。这不,马上要过年了,买豆腐的人越来越多,老伴也从合肥赶回来帮忙。

QQ截图20160205085225.jpg

    陈文常说,“腐”“福”谐音,多吃多福,过年吃豆腐已是一种习惯。手工做豆腐耗时费力,现在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年纪大了渐渐力不从心,可为了乡亲们能够吃到以前的口味,他选择少做一点。

  在大窑美丽乡村示范点,除了吃豆腐,过年吃年糕也必不可少。“以前从腊月开始每家都要备年糕,寓意着年年高,今年同样如此。”61岁的刘平则说,儿子媳妇在外打工、自己种田做点零工加上学生们的房租费,家庭收入近20万。说话间刘平则领着记者参观他的“豪宅”。因为对面是埠塔寺初中又临近马路,记者发现刘平则家的“豪宅”上下有三层足足21个房间,近300平方米的后院栽的全是花卉苗木,老伴陈文秀则带着女儿、外孙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忙碌个不停。
QQ截图20160205085650.jpg

   大窑村村主任孙先俊说,他们村像刘平则的家庭还有很多,村里学校、卫生院等配套设施也十分齐全。从2013年开始该村还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对村里四周道路进行硬化,投入资金修建和整治景观塘、农民文化广场、污水管网、垃圾中转站和公厕等。2015年底,亮起来的63盏太阳能路灯更是将喜悦照进了大窑人的幸福生活。


  “在大窑美丽乡村建设时,我们依托原有的基础设施和自然风貌,通过村民理事会制度激发群众的智慧、积极性与参与度。”施桥镇党委副书记张显准说,通过几年的努力,现在的大窑可以说“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记者 张少尉/文 田凯平/图 来源大别山晨刊)

QQ截图20160205085740.jpg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6-2-5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有年味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5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年的气氛好浓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5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的样子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5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笑容好甜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