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据《人民法院报》报道,“限塑令”实行七年以来,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此文在网上引起很大反响。有的网友表示赞同,有的则表示环保意识的培养肯定是长时间的缓慢过程。那么,我市市民的生活是否多少受到了“限塑令”的影响呢?大家对于“限塑”如何看待呢?记者进行了采访。
今天上午,记者在我市市区一家超市的收银台处看到,在短短的十分钟内有十几个顾客购买了超市的塑料袋,只有一位老爷爷自己带了购物袋。据收银员介绍,超市的中号塑料袋2毛一个,大号3毛。一般买塑料袋较多的是年轻人,老年人自带购物袋袋较多。据其介绍,该超市一天可以卖出上千个塑料袋。下午,记者来到位于七里站大圆盘处的一家超市,从15:12到15:22这十分钟内,超市的3个收银台一共有34个人结账,买袋子的有11个,有7个人自带购物袋,剩下的人没买袋子也没带购物袋,而是直接拎了超市的保鲜塑料袋。
今天上午,记者同样来到东七里站菜市场, 站在菜市场的门口可以看到每个买完菜出来的消费者手上都拎了好几个袋子,这些塑料袋都是免费提供的。一位刚从农贸市场买完菜,手上有六七个袋子的女士对记者说:“反正都是免费的袋子,不要白不要,拿回去自己还可以用。而且每种菜都放一个袋子里面,也好区分,方便点。”
人们每天的生活垃圾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比是废旧塑料包装物。在一些小区和街道边的垃圾桶内很明显地可以看到装着生活垃圾的黑色垃圾袋,透明的早点袋,印有商家名称的购物袋等。而对于这些塑料袋垃圾的处理,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塑料袋垃圾每天的分量很大,他们不会做出区分,这些塑料袋会和其他的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一块处理,不做单独处理。
对于限塑七年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新闻,市民们看法也各式各样。记者也在采访过程中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一些市民认为“限塑令”虽然效果没有想象中的好,但是对市民的环保意识还是有影响的,不少市民都表示在购物中曾反复利用过购物袋,而且就算在超市购买塑料袋,也会把数量减少到最少。还有一些市民则觉得如果想要限塑,国家应该再出一些配套法规,从多方面限塑,比如菜市场、小商店都应当限塑。(记者 方吉杰 邱杨 实习生 张萍 来源大别山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