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给长辈拜年却遇小偷,六安视力残疾男子勇斗持刀盗贼:用身体堵门最终擒贼
“我自己的眼睛治不好,不能做很多事,但是如果以后能将遗体用于医学研究,也许可以研究出治疗的办法。”这是六安一位残疾英雄在刚刚出院时做出的捐献遗体的决定。
他叫他叫汪宗军,裕安区独山镇人,前不久,他的事迹已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一度成为头条人物。
在今年2月21日上午,汪宗军和他同样有重度残疾的袁士宏一起去长辈家拜年时,意外发现长辈家里进贼,当即选择奋力堵门拦住小偷,没想到狗急跳墙的盗贼手持菜刀直接将汪宗军砍伤。小偷被擒获了,他因失血过多昏了过去,医生说,幸好砍断的血管不是动脉,否则几十个人也救不活他……
刚刚出院,汪宗军就下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捐献遗体。
3月7日上午,汪宗军得知记者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要来,担心路偏不好走,特地喊上同伴,骑了10多分钟的摩托车前来引路。记者看到他勇搏小偷时留下的伤口,现在虽已拆线,仍然触目惊心。
在连续穿过好几处弯之后,汪宗军家到了,位于河边的一个陡坡上,房子是泥巴墙堆砌的老房子,大门甚至有些歪,大家都纷纷诧异,家庭生活如此困难,为何刚出院就要提出捐献遗体?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汪宗军一家都有先天性白内障,从母亲到家里兄弟姐妹眼睛都看不清楚东西,而兄弟四人中,大哥已经去世了,另外两位兄弟在外谋生,他靠着每个月407元的低保和母亲相依为命。
汪宗军姨夫徐绍江说,勇擒盗贼的情况虽然惊险,但是对于汪宗军一家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汪宗军20多岁的时候,就和他二哥下水救过人,喝了很多水。还曾冒着生命危险救过一位10多岁溺水的孩子。除此之外汪宗军做的好事还有很多,街坊邻居家门前的这座桥,以及一条2公里的土路,都是老汪跟他亲戚一起动手修的。
看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到家里,汪宗军表现得很高兴,他迫切表示,想完成一个愿望,就是把自己遗体捐献出来用于医学研究。在遗体申请书旁,汪宗军小心翼翼地拿起笔,凭借着丝丝光亮,还是将自己的名字写得非常漂亮。
六安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主任刘芳表示:“对于捐献遗体这项工作,我们一直会遇到一个难题——思想的局限性,很多时候在捐献问题上志愿者不能跟家人达成统一意见。”
据悉自2009年以来,六安市遗体捐献申请人数呈逐年递升的趋势,目前实现的有2例遗体捐献,眼角膜捐献3例,大器官捐献1例。拿到申请证书、荣誉证书的全市有44例,其中属于残疾人捐献1例,就是跟汪宗军一起见义勇为的袁士宏,他已经于2015年1月26日拿到由安徽医科大学遗体接收站、安徽省红十字眼角膜库颁发的荣誉证书。而像汪宗军这样行动不便提出申请捐赠遗体,红十字会特地上门服务的还是第一例。
在签署的整个过程中,汪宗军的母亲周荣宗坐在墙角一声不吭,当被记者问及对儿子捐献遗体这一行为的看法时,周大娘称,没啥要说的,为国家做贡献是应该的,我们连生活都是国家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