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年轻人可以去商场、KTV、健身房、酒吧......老年人去哪里休闲呢?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喜欢压马路,遛狗、下棋、摆摊,过着另一种“马路生活”,但看似悠闲的背后,多了些无奈之感。
老人也爱“压马路” 天气晴好的下午,退休4、5年的老高会沿着解放南路淠河景观带附近的人行道溜狗。由于儿子在外地上班,为了打发平日里的无聊时光,老两口养了一只松狮,遛狗也就成了日常的“必修课”。“在家里待着,也就看看电视,闲得慌,不如出来带小狗玩儿。”老高说,他喜欢带着小狗压马路的生活,只要不遇上雨雪天气,每天都出来遛遛。他不逛商场,不进超市,牵着小狗慢慢在人行道上散步,有时能走上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既能打发时间,也通过散步的方式锻炼了身体,“小区里有不少小孩子,下午、傍晚时候出来玩耍,怕小狗惊吓小孩,也怕他们追赶小狗,这不,在马路边遛遛挺好。”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老人支个小桌子在街头、路边玩象棋、麻将的情况,也不少。“棋牌室里大多都是年轻人,我们老年人年纪大、反应慢,还是不跟他们玩的好。”说这句话的张奶奶,今年70多岁了,平日里最喜欢休闲活动就是打麻将。往往不到中午12点就吃完午饭,带着茶杯出门,到南华路找自己的麻将搭子,开始了下午的搓麻活动。张奶奶说,以前都是找老邻居在一起打麻将,拆迁之后,大家都搬走了。去棋牌室吧,那儿都是年轻人去的多,打的大,费用贵,她不爱去。后来搬到这附近居住,才加入了这片的露天牌桌。记者看到,每天中午过后,这路的一小段人行过道及小区门口会变的热闹,这是周围这片居民相约打牌的地方,其中有不少是老年人。
独居老人吴文菊住在郊区,家里有个小菜园,平日里她会摘些蔬菜上城区卖菜,不求赚多少钱,却坚持“泡”在街头,“有时在菜市场的路边,有时去小区门口转转,反正18路公交车能一下子坐到家,来回方便。”她说,孩子们都外出打工了,只有她一人在家,种点菜赚点零花钱,也打发打发时间。
悠闲背后的无奈 “最烦的是下雨、下雪的时候,出来卖菜不方便,在家就待着或者看看电视。”吴文菊告诉记者,年轻时种地、种菜忙不停,老了也闲不住。住的地方附近都陆续开始拆迁,附近也没有公园、广场,没地方可玩。反而通过上城区卖菜,还结识了几位和自己差不多情况的同龄人,有时她们还会相约在卖菜之余去超市逛逛。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花费大把时间过着“马路生活”的老人,在努力把生活过得悠闲的同时,背后也有一些寂寞与无奈。
为什么不去社区或街道参加活动?对于这个问题,老人们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接受采访的张奶奶说,她觉得社区活动基本就跳跳广场舞,晚上附近广场上也有不少老人在跳,可自己对跳舞没兴趣,加之年纪渐渐大了,也不敢剧烈运动。另外,还有老人表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怕融不进社区的文娱活动,索性就不去了,不如自己找点事。(记者 邱杨 来源大别山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