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五月,“结婚季”热潮的来临,会有一对对新人喜结连理。然而记者发现,如今有些80、90的小夫妻之间,会在婚前商议一些约定,小到打扫卫生,大到财产公证,纷纷把“丑话”说在结婚前,这样的方式你能接受吗?
约定内容 五花八门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过婚前约定的年轻夫妻,其约定的内容多涉及家庭生活琐事,连“如何分配家务活”都可成为其中的内容。“我觉得分配好家务活也是一种互相尊重,不能说我是女性,家务活就一定是我做。”市民姚女士说,她的丈夫从农村走出来,凭自己实力考进市里的单位。婚前在与婆婆的几次接触中,她就感觉到婆婆有些溺爱儿子的思想,旁敲侧击地暗示自己,儿子从小在家没做过家务,结婚之后家务活该媳妇做。“有一次,婆婆看见我丈夫在洗菜洗碗,虽然嘴上没说,但能感受到她不高兴,一整天都在跟我摆脸色。我不想婚后只被‘媳妇’这一角色困住,我也有自己的工作和其他生活中的角色。”基于这样的情况,姚女士在准备婚礼的过程跟丈夫谈过“婚后家务活的分配”问题,最后,俩人约定平时的家务琐事姚女士来做,但卫生大扫除的时候,丈夫必须听从姚女士的安排帮忙。
“老婆说的都是对的,工资卡、信用卡要全上交,由老婆每月给予零花钱,外出聚会必须‘请示’……”市民汪林说起自己签订的婚前协议内容,有些哭笑不得,“也不知她从哪下载来的协议,婚礼的时候拿出来要我大声朗诵,还要签字。没办法,为了快点接到我的新娘,我立马就签字了。”对于协议内容,汪林觉得,谁管钱,自己并没有多在意,或许老婆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她心中的安全感,不如就让她高兴。
另外,婆媳关系、生二胎、婚后是否与公婆同住等问题,也成为80后、90后年轻准夫妻婚前协议约定的主要内容。
婚前财产公证不再陌生 也有不少年轻人选择通过法律途径丑话说在前。记者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从法律角度来看,婚前财产公证起到一个证据作用,以减少发生纠纷的可能。
“一般来说,未婚夫妻由于不具有法律上的夫妻关系,各自的财产归属容易界定,不存在共同财产问题。”该工作人员介绍。记者了解到,如果想要做婚前财产公证,市民可以带上双方身份证、户口簿、单身证明、需要分割的财产证明,比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等能证明财产属性的证明等。准备好这些材料后,当事人双方就可以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了。
“我家就我一个独生女,父母把房产都写了我的名字,如果我结婚的话,在结婚前我会提出做财产公证,算是对父母的一个交代吧。感情是感情,金钱是金钱,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市民黎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有调查显示,目前在80后、90后年轻准夫妻中,设立婚前书面约定多数是由女性提出。认为这一方式,能让对方知道彼此的想法,同时也意味着双方要为家庭负担责任,是一件挺好的事。(记者 邱杨 来源大别山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