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443
  • 回复1

[六安事儿] 执着于岗位!六安市博微长安加工中心王勇:“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30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在六安市博微长安加工中心有一位小伙子,因为爱这行而干这行,也因为爱这行所以钻这行、精这行,从而获得许多荣誉。他叫王勇,从业十年来,他刻苦钻研技术,把“工匠精神”用在了自己的日常工作上。


  爱一行 钻一行


  “我对这行有感情,苦点也情愿。”说起工作,王勇只有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因为对工作的热爱,王勇在博微长安加工中心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一提到他,车间里的老师傅们由衷地感到欣赏:“没想到这小伙子还真爱上了这一行!”


  2006年,王勇进入军工企业从事加工中心操作工工作。王勇热爱这份工作,尽管岗位要求他必须高质量、高效率,但是他从未因此退缩过。平时,王勇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和钻研业务知识,对工作上发现的问题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不懂就虚心向老师傅请教。设备出了问题,机修人员、厂家代理商来维修时,他“偷偷”学艺,一有机会他就在机床边仔细看,用心学,更多地了解机器各种性能。生产加工中,他并不只是一味按部就班地加工零件,而是在完成加工任务后,依然认真分析、调试,寻求更好的加工工艺,力求做到完美。


  高质量往往意味着更多的付出,为了练就一身“硬功夫”,王勇不怕麻烦,利用空余时间自己摸索实践。同事们都下班了,他不是在机床前求证数据,就是在办公室内自学编程理论。累得眼睛看不清了,王勇就去水池边用冷水洗把脸,接着再学。辛苦换来了成效,不知不觉,他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懵懂小伙慢慢成长为一名熟练的加工中心操作工,在班组中也渐渐崭露头角。


  钻一行 精一行


  “干活不能光用力气,还要动脑筋;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如今,王勇已经是博微长安难得的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员工。“琢磨加工中的问题、难题是王勇的乐趣,再难都不怕。”班组的同事们这样评价。他加工过多少工件,就考虑过多少问题。


  随着博微长安业务的不断发展,加工中心的生产任务也日益饱满,加工工件日趋复杂,对加工的质量也要求很高,常常出现一些工期紧,精度要求高的生产任务。国防重点项目某大型电子装备波导支架需要大批量生产,产品工期十分紧张。如果按照原有的生产技术进行生产,根本无法按照节点要求完成任务。年轻的王勇在这个关头,挑起了重担,尝试改变以前的装夹方法。他和编程人员一起细化加工工艺,通过优化刀路改变加工方法,将原来需四次装夹的加工工序,简化为两次装夹就完成了加工,大大提高了波导支架的加工效率。他还根据自己的加工经验对刀具进给量进行了最大范围的调整,不仅保证了工件精度,还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产品的按时交付节省了时间。


  执着岗位 心静如水


  2014年安徽省国防科技工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2014年第六届全省数控技能竞赛第三名;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获得安徽省国防科技工业金牌职工荣誉称号;2015年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被授予安徽省技术能手……


  在省市各级技能比赛中多次获得荣誉,王勇这块“宝”名声在外,来抢人才的人自然不少。在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比赛时,有多家单位开出了“给事业编制、优厚福利”等诱人的条件挖他。但王勇不为所动,他依旧坚守这自己的工作岗位,钻研自己的技术。


  够普通的岗位——加工中心操作工;够单调的工作——面对一台机床,一个操控台,24小时两班倒。然而,从王勇坚守的这个普通的岗位上谱写出的,不是单调的音符,而是一曲曲华美的乐章。(记者 王倩倩 来源大别山晨刊)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6-5-30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收徒弟啊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