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毕业生纷纷在校园内摆出个性十足的造型拍摄毕业照片,大学生们身着各类服装,在镜头前尽展个性,以不一样的方式来告别他们相处四年的同学、老师,以及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 
 
 
   这几天,皖西学院显得格外热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身穿各种风格的衣服,在学校的不同地方拍照留念致敬青春,用微笑留下彼此间最珍贵的记忆。  
    @毕业生:一个学士服,一个汉服,一个学生服,然后还有一个长款的蓝色礼服。这是最后一次毕业照,肯定要多拍一点花样呀,我自己还准备了篮球服呢,还有白大褂了。  
    @毕业生:拍的太传统,太正式的话,没有什么新意,每个人都拍的有个性一点,到时候再看的时候,要感觉独特一点。  
    虽然天空不作美,依然没能挡住同学们拍照的热情。操场上,生物与制药学院的毕业生们摆出“ZY”的字样,代表他们专业独有的标志。  
    @毕业生:因为我们是制药么,ZY不就是制药么。  
    @毕业生:我们觉得应该要创新一点,要阳光一点,能够体现出我们专业的,比如说,我们有白大褂,体现了我们在实验室里的那种。    @毕业生:有可爱版的,还有比较严肃的,然后模仿电影里面的镜头,然后耍酷的,各种的都有,还有民国风、汉风好多了。 
 
     毕业照红火背后是拍照生意的火爆,现场一家来自合肥的摄影工作室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四月份到六月份期间,就进入到了拍毕业照的火爆期。现代大学毕业生已经不满足普通一张合影照,更想用各种方式来记录大学的点点滴滴。  
     @摄影工作室 王瑾:包括他们的教室,他们的教学楼,他们熟悉的图书馆,他们的操场,他们活动的地方,他们都想完整地记录,这样的话,我们提供多样的服装,然后给他们拍摄,然后把这个有的做成视频,有的做成册子。  
     如今拍个性毕业照不止摆造型换服饰这么简单,还会使用航拍器,来拍摄出整个校园的景色,学生们也组队摆出各种造型。  
     @摄影工作室 王瑾:我航拍飞到一定高度,把整个校园全部拍下来。然后做到册子里面,给同学们看,我们大学上了四年,从天上看是这样一个情况,还是蛮漂亮的。  
      据了解,大学毕业生越来越个性,但拍照的费用也较高。50多人的班级需花费5000多元,每人赠送视频光盘及相册。  
      @摄影工作室 王瑾:主要是提供这些航拍服务,摄影师费用,然后来回吃住的费用。包括我们的服装来回换洗,然后航拍的损耗,包括其它做册子这一块,包括很大成本。  
    又是一年毕业季   难舍同学情 
    毕业照的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拍的还是一份情怀。其实上学的时候会有很多回忆,现在即将离开母校,对于同学,对于老师,肯定是念念不舍,回忆、感恩,实在是太多太多。  
    对于广大学子来说,大学毕业只是给人生中一个篇章的结束,未来求知的道路还很遥远,在谈到即将要到的离别,大家又显露出一丝不舍。  
    @毕业生:就要离开学校了,对学校也有不舍的。我们的辅导员,也是一个挺好的,以后我们出入社会了,可能就没有这样一个好的辅导员了。  
    @毕业生:即将毕业了难免会失落了,就是大家相聚一场都是缘份。  
    @毕业生:大家学习呀,都互相帮助,平时、生活像兄弟姐妹一样。在这个大家庭有自己的归属感,今天也是给我们大学四年完美的结束。  
    大学毕业照时代变迁  传统毕业照情怀依旧     看了现代毕业生的花式毕业照,个性又张扬,这让人想到以前正正规规的集体照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毕业照已慢慢淡出了大家的视野,但现在翻出来依然值得回味。  
    刘德传是六安二中的退休教师,从事教师职业已41年。他和每届毕业生的留影大约有三四百张了。他说,他说带过的毕业生,他们拍毕业照都是板板正正的坐好。  
    @刘德传:学生在这读了几年书,毕业了,对学校母校感情非常深厚,所以跟老师合影,这种形式比较多。  
    记者:就是坐的板板正正,笔笔挺挺的?  
    @刘德传:对。那时候照相的时候,一个正规,比较严肃。 
 
    陈今翌也是一名人民教师,同时也是摄影爱好者。谈到毕业照,他回忆起了第一次拍集体照的时候,那时,学校专门还请了照相馆的老师傅拍毕业照.。  
    @陈今翌:我记得当时镇上来了一位摄影师傅,那个最老式的那种机子,在一个木头架子上面,上面蒙一块红布,那个师傅喊一二三,不像现在动不动,茄子、茄子,啊等等。喊一二三,大家不眨眼,啪一按,就这样。那时候特别紧张,没人敢笑,也没敢把眼睛闭到,眼睛睁的大大的,个个就像傻子一样。  
    一转眼,到了90年代,毕业的时候,同学之间已经会互赠生活照,同时还会在纪念册上留言,写上自己的详细信息,表达祝福。  
    @刘德传:给老师写留言比较多,同学之间,好像就是2000年之后,同学之间留言过去很少,现在比较多一点。  
    提起当年毕业季的故事, 两位老师感慨时间“太匆匆”。随着时代的变迁,毕业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无论如何,都是为了记录下同学之间的情谊。  
    @陈今翌:许多事情的回忆,当通过毕业照的时候,一下一下地回忆起来。  
    记者:李文斌 王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