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887
  • 回复1

[六安事儿] 洪水退后如何防疫防病? 六安市强化监测除隐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1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强降雨的袭击,不仅导致我市部分地区受灾严重,也给灾后多种疾病的传播和流行埋下了隐患。日前,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洪水退后一周左右是传染病可能高发的时期,大家加强卫生防疫的力度,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


  “正值夏季,洪水过后,湿度大、温度高,各种细菌、病毒容易孳生,饮食和饮水卫生难以保障,加之目前又是蚊媒孳生和肠道致病菌活跃的季节,极易造成多种疾病的传播和流行。有些动物家禽死亡,被水浸泡之后,动物本身携带一些病原体,也会释放出来感染人类。”从市卫计委卫生应急与疾控科反馈的信息来看,一般来说,洪水过后一周可能是传染病爆发的高峰期,此时,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以及疟疾、乙型脑炎等病媒传染病极易发病,此外,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病也可能大量发生,可持续数月以上。


  “由于传播途径不同,各类传染病在预防上也要采取不同措施。”据该科科长程志刚介绍,对于肠道传染病来说,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应加强对集体食堂、食品原料、食品容器的卫生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途径;个人方面,不食用受污染的食品,不吃淹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不吃腐败的饭菜,不喝生水,保障饮用水的洁净卫生。对于病媒传染病的预防,要及时清理灾区堆积杂物、排干积水,消除病媒的滋生地;至于接触性传染病,在预防上要勤洗手,不和他人共用脸盆、毛巾等个人卫生用具。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易感人群要及时采取免疫预防措施,出现畏寒、高热、呕吐、腹泻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卫生事件,目前,我市各级卫生计生部门根据灾情、人员伤亡、食品、饮用水、环境、病媒生物等方面的信息变化,适时组织开展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识别公共卫生威胁和隐患,强化疫情监测报告。同时,积极调拨相应急救、消毒杀菌药品,对灾区水源和饮用水质进行监测、消毒,并在受灾严重地区适时开展虫媒和鼠密度应急监测,指导病媒生物消杀,以杜绝传染病的二次传播。(记者 李珊珊 来源大别山晨刊)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6-7-11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一场灾难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