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包子,一段历史,几代人的味觉记忆 
 
 
大井拐,六安老城的九拐之一,它与上拐头、潘家拐、书院拐、茶叶拐、仓房拐、鱼市拐、田家拐、等驾拐以及十八巷,组成了六安古城的主体架构,形成了古城历史的文化高地,至今,仍流淌着六安民风民俗不尽的传说。  
 大井拐,位于老城区大井拐巷与城隍庙巷的交叉口,由此向北直通云路街,向南即是东大街,因此处有古井一口,于街角拐弯处,故称之为大井拐。据考证,这口古井已逾千年。  
与大井拐同样出名的那就是六安妇孺皆知的大井拐包子啦!就在这口古井的正对面曾有一做老式的两层楼房,中有天井,自然采光。  
 60年前,大井拐包子店便选址于此。 店外的旧时光斑驳在墙上,店内八仙桌一字排开油光锃亮,长条櫈四围相连桌在中央,每张桌有陶制筷笼、一把筷子,别看它老态龙钟、沧桑不尽,但它却是堂堂的国营单位呢! 
  
 如今古井虽不在,但大井拐包子几十年如一日的陪伴,已经成为皋城妇孺皆知的早餐品牌。 大井拐包子为什么这么火? 为什么大井拐包子这么受欢迎?60多年来一直这么火?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扒一扒咱们六安美食代表大井拐包子的核心竞争力吧! 面 大井拐包子,在制作上与外地包子诸如南方的扬州包子、北方的狗不理包子就有着明显的不同,外地包子大多面皮很厚,肉馅在蒸制过程中由于收缩变得比较硬。 
  
  
 大井拐包子和面时,选用上好的面粉经过传统老酵头发面,不用任何添加剂。 馅儿在选择包子馅儿的食材上特别是猪肉大井拐包子还是非常任性的大井拐包子只选用土猪肉而且店家还要展示给顾客看! 大井拐肉馅制作也十分讲究,用上好的肉皮熬制成胶质凝固肉馅,这样既保证了肉馅不收缩,又增加包馅的鲜美。 手艺  
到过大井拐包子店的消费者,都看过其制作过程,案板上的包子面非常稀软,呈现流淌状,老师傅捏包子眼疾手快、上下翻飞,犹如舞蹈般,煞是好看。  
 
 
 
真材实料,上好的面粉、上好的土猪肉加上精湛的工艺,造就了大井拐包子极其优良的口味。 
 
 
 
在这里小编要提醒大家哦,大井拐包子一定要趁热吃! 
 
稀软的面皮蒸熟以后,晶莹透亮,热气腾腾的包子放在竹制的盘子上,既防止沾粘破皮,又可以吸收竹子的清香。 
 
 
 
大井拐包子一直坚持使用传统的竹制笼屉蒸制包子,就是想用最传统的方法留住还原最本真的历史味觉。 
 
 
用最地道的包子工艺向传统致敬! 
据了解,大井拐包子已于2006年商标注册成功,商标持有人张新玲引入特许经营+大店直营的商业模式发展品牌。  
 目前,大井拐包子7家门店星布六安市城区,为皋城父老吃上一顿传统的早餐带来便利。  
 
 
20年前,张新玲师从原大井拐国营包子店多位面点师傅,传承多位老师傅的优良技艺。 
 
 
在近20年的创业过程中,她苦心经营、大胆改革,在产品工艺、配方、口味、经营方式上下足了功夫。 
 
 
大井拐包子坚持“传承经典、美味安全”的经营理念,并在传统肉包子的基础上推出了萝卜包子、糍粑、沙汤等丰富品类。 
 
 
 
 
 
 
 
 
据大井拐包子商标持有人张新玲介绍,之所以要选择注册、开加盟店的经营路线,就是希望能将传统的面点工艺传给更多的人,“用最地道的包子工艺向传统致敬!” 
大井拐包子旗舰店开业啦! 
一个包子、一段历史;一种传承、几代人的味觉记忆。 
 
 
现如今大井拐包子迎来了新的里程碑!大井拐旗舰店将于后天,也就是8月10日于浙东商贸城一二期之间紫竹路14#盛大开业。 
 
 
 
大井拐包子品牌为感激皋城父老对于传统品牌的支持,旗舰店将在开业当天推出优惠活动,每满5元送1元优惠券(虽然听起来力度不大,但仔细一算还是会发现很划算),绝对满足所有吃货的实惠欲望。 
 
 
在旗舰店大厅的墙壁上,珍贵的六安城区老照片装裱一新,它们似乎在对每一位顾客诉说着这座城的过去。       
 
白驹过隙间,相机定格了时光。历史静默时,大井拐包子承载了一代代皋城人的美好记忆。 
 
 
 
据了解,大井拐包子将在旗舰店大厅内设置原料展示柜,将总店及各分店使用的土猪肉常年向顾客展示。 
 
 
由于城市建设,大井拐没有了,但大井拐包子却留传了下来,大井拐包子的香味更广泛地飘散在六安的大街小巷,沁溢在皋城人的心头,真正满足了人们对大井拐包子的那种情结,那种思念和那种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