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党爱国、廉洁自律、爱岗敬业,勤恳奉献。光阴荏苒,转眼间施萍老师已经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三十载。
  去年八月初,她带着领导的信任和嘱托,同事的鼓励,克服了父母年事已高的重重困难,来到了裕安区青山乡红桥小学支教。她服从领导安排,恪守纪律规章。学校没有食堂,她就和同事一起做饭,从不给学校添麻烦。学校美术老师严重缺乏,她就主动提出申请,承担了美术和语文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她的课时增多了,备课量也增加了两倍。学校经费紧张,她就亲自动手制作课件及教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工作中,她注意把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融入到农村学校的教学活动之中。
  红桥小学离市区有40多公里的路程,她穿梭于城北南校和红桥小学。有老师关切地问她:每天忙忙活活,辛苦吧!她总是开玩笑地说:“不辛苦!每天行走在田野间,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田园风光,很美!”可是冬天到来了,冰天雪地,北风呼啸,地面湿滑,非常危险!老师们舍不得开空调,她常冻得脸色发青,但从未影响过工作。
  学生小慧性格孤僻,成较绩差。她父母双亡是个孤儿,跟着年迈的奶奶过日子。她在日记中写道:“她没有爸爸、没有妈妈……她成了没人要的野孩子……”看到这,她的眼睛湿润了,孩子多么渴望人间的亲情啊!从此,她格外关爱这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帮她梳头,为她补习功课,放学送她回家。她与小慧一起谈心、一起游戏,渐渐地,小慧的成绩进步了,脸上露出了笑容……。有些学生中午因路远不回家吃饭,她就从家里给他们带些好吃的。有的孩子衣服扣子掉了她就细心地给他们缝一缝。国庆长假后,她刚踏进校门,满身泥巴的孩子迎面向她们跑来,他们对她灿烂的微笑,搂着她说:“老师,她们好想你啊!”此时此刻,她的心都融化了……
把城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带到农村学校,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她经常老师们一起研讨交流,为老师们作观摩示范课。今年春天她赴固镇,新安、石婆店等乡镇送教,她还清楚地记得今年5月她上公开课时的场面,教室里挤满了听课的教师,一些家长也闻讯赶来,有的家长就趴着窗户听完了一堂课。这堂课的受欢迎程度超乎她的想象,让她感受到了农村教师对前沿教改信息的渴望。
  为了让农村的孩子接触更多新鲜有趣的课外知识,她和几位教师一起组织了朗诵兴趣小组,并邀请民间艺术家张玉柱为表演剪纸、撕纸艺术;教授孩子们剪纸技艺。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红桥小学的第二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支持乡村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她呼吁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公益行列,资助、探访红桥小学的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联络爱心人士结对帮扶传递爱心。2015年10月20日,城北小学部分老师到支教红桥小学,开展支教帮扶活动,在听课、评课、座谈的基础上,联合爱心人士将价值5000元的书籍、书包和文具送到孩子们的手中;2015年10月26日她联系六安市天辰公司为红桥小学捐赠了冰箱;2016年六一民进市委来到乡红桥小学,举行了“庆祝六一,同心共建”爱心捐赠活动,为红桥小学捐赠电脑、书包、文具、演出服及各种体育用品,总价值近万元。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曾获“省优秀中队辅导员”“省普通话测试员”“市教坛新星”,区“师德标兵”“市骨干教师”等称号。《崭新的设计理念,丰富的人文内涵》等多篇论文刊于《安徽教育》《中国教师报》等。《低年级拼音教学之她见》等30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市获奖。编排指导的《欢乐鼓娃》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周末七巧板》的录制,多次参与教学书籍的编写。教授学生多次在国家、省、市各类书画、作文、才艺大赛中获奖。
  教育兴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老师,她要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在他们心中播撒下梦的种子。等到种子开花结果,他们小小的梦想串联起来就会编织成大大的中国梦!(六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