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市民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然而,这也造成了甜蜜的负担——停车难,在市区繁华地段上下班高峰期,开车的市民经常绕行几圈而找不到一个停车位。这种“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状况,不仅给市民出行办事带来很大不便,也给城市动态交通带来了压力。
我市主城区楼宇密集,人口众多,交通四通八达,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区域停车位供给相当吃紧。长安路旁的银波大厦广场,多家单位在此办公,每天上午上班时间,各种车辆陆陆续续涌入面积不大的停车场,不少办公人员为了能够停上车,每天一早就过来“抢车位”。
记者 李胜男:记者现在是在银玻大厦的门口,现在是上午8点多钟,都停了满满的车辆,你看我身后的司机,见缝插针,这么小的停车位,把车挪进去了,在这个地方只有100多个停车位,但是每天要有300多辆车停车,可谓是一位难求。
“记者:我看你刚刚进来比较麻烦?市民:反正这边人比较多。记者:停车位比较难找?市民:对。记者:停车好停吗?市民:不好停,来的早的话方便,来的迟的话不方便了。市民:比较拥挤,办业务,单位也比较多,停车位比较缺。
在采访中,银波大厦保安告诉记者,他们每天干的最多的工作就是引导车辆停放。 “保安:每天大概在300辆左右,你看这些都不在车位计划内的停车,车位相当紧张。
银波大厦广场停车位,一位难求,只是我市城区停车难现象的一个缩影,“无处可停”致使不少车主“到处乱停”。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街道两边的人行道上、开放式小区的胡同里、大型建筑物的大门口,都能见到停放的车辆。与我市地上停车位车位吃紧现象相比,位于解放路的地下停车场,虽地处闹市区,却鲜有人问津。
记者 李胜男:记者现在又来到解放路地下停车场,这个停车场,一共500个停车位置,如果好好利用可以缓解周围相当一部分的停车压力,但我们来到这里发现,停车场里冷冷清清的,所停的车辆离寥寥无几,和地上停车场火爆比起来感觉很冷清。
解放路地下商业街物业办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解放路地下停车场一开始实行免费停车时,前来停车的市民较多,今年5月份,经过物价部门备案,停车场实行计时收费,无论是购物者还是周边上班族,大都宁愿随处乱停,也不愿掏钱到地下车库停车。
“市民:收费停的车比较少。记者:生意比较冷清和收费有关系么?市民:肯定的,不收费停满了,现在收费停的比较少,路边不收费也不违章的,肯定愿意停了。市民:办事的,停车位不好找啊。记者:没有找到停车位么?市民:现在好多地方都难停,车子太多了。记者:地下会停吗?市民:地下不怎么去,相对麻烦一点。
“地下商业街市场部负责人 孟红春:将近500个停车位,运营情况一般,不是太乐观,到地下停车场很大,市民对这一块好像还是不太熟悉,不太习惯,收费标准物价规定的,3个小时5元。
好消息!“十三五”期间我市城区将新建10至15处停车场
如何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破解停车难困局,我市的城市管理者一直在寻求解决的办法,接下来这条新闻,对于备受停车难困扰的市民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为缓解我市城区公共区域停车难问题,我市已将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纳入到2016年重点工程中,计划新建3处停车场,分别是位于市行政中心南市民广场配套停车场,龙河公园扩建配套停车场,南屏路南、汽车南站北面生态停车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其中市行政中心南市民广场配套停车场将建设地上生态停车位14个,地下停车场约16000平方米,有600个停车位,预计2017年竣工。
在长期规划中,依据《六安市人民ZF关于2016年实施36项民生工程的通知》要求,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城区将新建10至15处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3000至5000个。
“市停车秩序办负责人戚超:随着近年来车辆的增加,城区停车难的问题突出,根据16年重点工作安排呢,今年城区新建三个停车场,接下来,我们联系相关单位对梅山路、皖西路、解放路、人民路,四条道路进行泊位统一施划,统一编号,统一标牌,统一管理,采取联动执法,采取劝阻和处罚相结合,规范停车行为,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更方便的停车环境。
记者:罗守庆 李胜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