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2108
  • 回复5

[六安事儿] 历经千辛万苦、走完万里长征—— 听金寨百岁红军老战士郝毅亲述他的长征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3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郝毅,安徽金寨白塔畈人,1932年2月参加红军,1936年入党。入伍时年仅15岁,任霍邱县少共国际团通信员,以后相继担任川北王坪总医院护理员、延安边区总卫生部医院门诊部副主任、359旅416团卫生队队长、47军卫生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47军后勤部副部长、广西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广西军区后勤部正师职顾问。曾参加过第三次、第四次反围剿战斗和红军长征以及黑山阻击战、平津战役、宜昌战斗、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获得过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郝毅是安徽革命老区金寨县目前仍然键在的、为数不多的老红军、老前辈。日前,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与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相关负责人一起专门采访了这位历经千辛万苦、走完万里长征的老红军。

QQ截图20161013090743.jpg

身负重伤,爬着走上长征路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刚从鄂豫皖突围到湖北枣阳县土桥铺地区,又被敌人包围了,虽经多次突围均未成功。这时,军领导决定用两个团(其中有郝毅所在的少共国际团)的兵力,坚守一制高点,掩护其他部队突围。

完成任务、撤退中,郝毅这个班只剩两名战士了。撤退到山中间时,敌人就追上来了。郝毅他们往山头跑,没有跑多远,敌人的炮弹就打来了。

郝毅还在往山上跑,旁边的战友说:“小鬼,你负伤了”。郝毅回头一看,鲜血已经流了很长一段路程。不见血、还不觉得痛,一见血、郝毅就一屁股坐在地上,眼泪也不停地往下流。这时,一名战友用力地从裤腿上面撕下一条布,把郝毅的腿包扎了,然后就架起郝毅继续往山上走。到了山顶,天也黑了,郝毅被绊倒,什么也不知道了。

敌人退了,大部队也不知走到哪去了。第二天下午,当地老百姓上山打扫战场,到了山顶,有人发现山沟里有两个小鬼,一动不动。他们走近一看,摸摸那个,身上已经凉了,鼻子也没气了。又过来摸摸这个,发觉身上还有点热,鼻子还有点气,他们就用门板把他抬到救护站。这个人就是郝毅。

救护站里缺医缺药,就是几个护士,没有药,怎么办?他们就用食盐煮的棉药花水给郝毅洗伤口。这一下把郝毅痛醒了:“你上的什么药?怎么这么痛?”护士说:这不是药,这是用食盐放上棉花煮过的水、来给你洗伤口,多放了点盐,所以就痛,这样你才能醒过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郝毅好不容易才睡着。突然,有一个伤员跑来叫醒他,说:赶快起来,到外面集合,走!

房子里就剩郝毅一个人,怎么办?没办法,他就用力往外爬,爬了半天才爬到院子中间。

正在这时,来了一个人,他见郝毅在地上爬,还拖着一条腿,就说:小同志,你就这样爬着走怎么行?郝毅说我也没有办法,救护站的人也走了。

他听说救护站的人都走了,转身出去了。又只剩下郝毅一个人了,黑更半夜的,往哪走呀?就这样,郝毅在那瞎摸瞎撞,沿着一条小道往前走。忽然,那位同志又来了,他说:小同志,我给你找来一根棍子,你就顺着这条小道慢慢往前走。郝毅正想说声谢谢,还未说出来,那位同志已经走远了。

有了这根棍子,郝毅由“三条半腿”(实际上就是四肢,其中左腿负伤,不能站立,只能爬行)变成了“三条腿”(两腿加一棍),走路要比在地上爬省力些。多少年来,郝毅一直都在说“难啊!三条腿走路难啊”。

所谓两万五千里长征,对于郝毅来说,从此开始了。

天已大亮了,郝毅看见前面站有一个人,看样子在等人。郝毅走上前问:“同志,你知道少共国际团在哪?”他说,为了加强主力部队,上级已经决定把少共国际团编到各团去,你也不用到其他地方去了,就跟我们一块走吧,有人问你的话,你就说是十师的。

饥饿难耐,空着肚子急行军

“你们还有没有饭”?郝毅两天没有吃饭了。十师的同志告诉他:“你到伙房去看看。”“伙房在哪里?”对方指了指。郝毅正在找伙房,号兵突然吹响了集合号,哨子也不停吹起来,快集合!快!

郝毅还没有找到伙房在哪里,就不得不跟着部队出发了。一路上,不时地跌倒,皮碰破了、肉划伤了,鲜血染红了衣、裤。但是,那个时候,根本顾不上这些,一心就是想要跟上大部队。那里是敌占区,不管怎样都要忍耐。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郝毅已经是两三天没有吃饭了,肚子饿得直直叫,但没有办法。只能记得要紧跟大部队。可是,由于郝毅带着伤、拖着棍,再紧跟也跟不上十师的部队。有时正好碰到别人在吃饭,郝毅就走上去向他们要点饭吃,但是这样机会太少太少了。没办法,走在老百姓地里,碰到地里有什么就拿着棍子挖什么,红薯、萝卜、黄瓜、豆角、南瓜等等。

那时,吃饱肚子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有一次,碰到一块红薯地,郝毅便挖红薯,已挖出了一个,还想再挖两个带上。这时,前方突然来了一位肩上扛着一把锄头的老乡,郝毅以为是来抓他的,拿起小包就要走。老乡见他要走,就用手向他招招。老乡慢慢地走过来、不像是抓人的样子。他来后也不说话,就用锄头挖几个红薯递给郝毅。不知为什么,郝毅当时一下子就向他跪下了,眼泪也止不住地往下流。郝毅当时的心情非常激动,无法用言语表达。那位老乡用双手把他扶起来、把红薯给他,然后,又用手向郝毅指了指,意思是你走吧,不要停留了。郝毅接过红薯,放在挂包里,一拐一拐地走了,走了很远,他还回头看看那位老乡……

面对围追堵截,拎着脑袋去冲锋

正当郝毅他们急行军时,前面的部队又被敌人堵住了。前面就是漫川关,听说敌人用三个团堵住这个口子、不让红军通过。此前,敌人早用飞机侦察过,这里的地形十分有利于防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红军面临的形势十分危险。

在此严峻形势下,张国焘也没有好点子了,想来想去,他提出:把部队分成小分队,这样目标小、好突围。徐向前总指挥一听,立即说:那正好,正好符合敌人的心愿。敌人就是希望我们把部队分成一块一块的,这样更便于他们一口一口地来吃,最后就吃完了。陈昌浩也急着说:总指挥,你就下决心吧,没有时间讨论了。张国焘不说话了。

徐总指挥说: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看,我军正前方的西北角,是敌人的结合部。通常情况下,结合部的兵力配备比较弱,要突围就只有从西北角突。说完,徐向前停下来,想听听张国焘的意见。张国焘说,同意,你就下令吧。

“许世友,由你带领红四团,再给你加一个团,由西北角那里、敌人的结合部,向外突围”。许世友打了很多硬仗,他向徐向前首长表示,“只要我许世友在,我就一定突出去。”许世友回团布置时,徐向前又到红四团团部来,一再叮嘱说:这一仗关系到全军的命运,一定要打好啊。“总指挥,你就放心好了”。

部队准备好了,出发!谁知,一出发就遇到了硬骨头,遇到的是敌人的强劲之旅,这一下子,双方就只有“硬对硬”了。经过几次交战,红军终于击溃了敌人。

郝毅他们所在的后面部队一拥而上,像溃了堤的水库,口子越打越大。郝毅也紧跟着大部队前进。伤口痛吗?不知道,这时,郝毅一心想的就是冲出去才能活命。过了一会,敌人发现了,高喊:共军跑了。敌军就从各个方面向突破口开炮。当时正值夜晚,炮弹打在石头上,到处开花。郝毅他们紧跟着部队前进,真的好像是《国歌》中唱的那样,“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不进不行,敌人决心在这里消灭全军的,结果英雄们又冲出了重围。郝毅他们在前面猛跑,敌人就在后面就猛追,跑着跑着,敌人没劲了,红军的前进速度也就慢了下来。这时候,天早就大亮了,跑了一夜、又一天,有人说,这回跑了差不多有二百里,也有人说,一百五六十里绝对是有的。

三座雪山,刻着永恒的记忆

郝毅回忆说,“我所在部队在长征途中一共爬了三座大雪山。一是大巴山,海拔三千多公尺,常年积雪,雪深过膝。我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夜晚里,身着夏装、脚穿草鞋,身上盖的是蓝色天空,照的是天空的月亮,根本无法入睡。二是夹金山,海拔四千多公尺,高山空气稀薄、缺氧,怎么办?我们咬着辣椒,一边刺激一边走。三是党岭山,海拔五千多公尺,空气更加稀薄、缺氧。要翻山,必须在中午前过去,否则就容易出现雪崩,不管你有千军万马,一下子就把你推到山下”。

有一次,郝毅实在是走不动了,气也上不来了,就想休息一会。正好前面有个石头,他就走上去,把小包往上一放,一屁股坐下。可是,还没等他坐稳,那个石头就歪倒了。怎么回事?郝毅回头一看,原来,这不是一个石头、而是一颗人头,是前面兄弟部队牺牲的战友啊!这下把郝毅吓得心跳起来。这样一来,他再也不觉得累了,拿起小包就走。党岭山,郝毅他们就是靠着无数战友的牺牲激励过来的!那种场面、那情那景令他没齿难忘、终身刻在脑海里。(胡遵远 任少松 记者 雷强 文/图)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16-10-13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说的老军应该很少了吧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军人的风采一生都值得骄傲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3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满正能量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3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老红军很难得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3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诉说他的一生革命
六安论坛
回复 鲜花 臭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