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陶历经尧舜禹三世,呕心沥血辅佐尧舜禹,功高德厚。封地在皋城,地址在今安徽六安市,成为古代六安国始祖。皋陶最终病死六安,墓葬六安。 皋陶,名庭坚,字聩,颛顼帝与邹屠皇后第七个儿子,据《旧志》、《左传》。舜、禹时期的士,士师,大理官,即司法长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法官。《春秋–元命里》载:“尧得皋陶,聘为大理,舜时为士师。” 功德碑。皋陶被孔子列为上古“四圣”之一。皋陶的主要功绩:制定刑法和教育,帮助尧舜禹推行“五刑”、“五教”。用独角兽治狱,坚持公正;刑教兼施,要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社会和谐,天下大治。 皋陶墓位于六安城东7.5公里、六安至合肥公路北侧15米处,东北35米处为皋陶祠旧址。故六安有皋城之称。皋陶墓为圆形土冢,周长97米,高6.2米,墓顶平面直径4米,上有黄连木一棵,形同华盖,墓前有清同治年(1869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手书“古皋陶墓”碑刻一块,碑高1.82米,宽0.92米。 皋陶墓,太阳升。相传皋陶有一只獬豸(獬豸又称直辨兽。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能知道谁是有罪的人,皋陶审理案件,遇到疑难,就牵来獬豸,獬豸只触有罪的人。 皋陶墓也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皋陶有长子伯益,《帝王世纪》说:“伯翳(益),为舜王畜多,故赐姓赢氏。”可知,伯益因善训鸟兽而被舜帝赐了赢姓,成为赢姓部落的首领,是秦始皇始祖。 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唐玄宗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于天宝二载追封皋陶为“德明皇帝”(《唐书.玄宗本纪》)。。皋陶有长子伯益,《帝王世纪》说:“伯翳(益),为舜王畜多,故赐姓赢氏。”可知,伯益因善训鸟兽而被舜帝赐了赢姓,成为赢姓部落的首领,皋陶的次子名仲甄,又叫仲偃,仍以偃为姓,以后,偃姓奉皋陶为祖,以姓为氏,皋陶之后,历虞、夏、商,26二十六世为理官,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故称皋陶及其子孙为理氏,以官为氏的理氏,传至理征时,任商纣王的理官,时商纣王昏庸无道,沉湎于女色,理征屡屡进谏,执法不阿,为昏淫的纣王所不容,终遭亡身之祸,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幼子利贞逃了出来,奔于伊候之墟(今河南境内),饥饿不堪,见一树上结有果实,便采了来吃,母子得以活命,其后,利贞畏于纣王的追捕而不敢姓理,于是以“木子”救命之恩,改称李氏,这就是后来“指树为姓”之说,按此说,李姓之始当在商末周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