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一直以来被世人称作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连日来,承载着革命老区人民的期待,我市“重走长征路 寻找六安人”大型采访活动小分队在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深入采访。意想不到的是,在这座黄河岸边的红色历史文化古城,真的遇到了咱六安乃至安徽的老乡。  
   李贤,是霍邱县周集镇人。经兰州大学的教授推荐,记者一行在校园内找到了这位80后的博士生。这位看起来腼腆的女生告诉记者,2001年毕业于六安电大,两年后,经过刻苦努力,取得了学士学位,2004年在北京从事教辅教材的编辑工作,同时,积极准备考研。2008年考取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攻现当代文学。毕业后,一直在蚌埠学院当文学与教育系老师。今年9月,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又考取了兰州大学的博士,研究中国语言文学。李贤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在兰州生活的六安人,始终没有忘记家乡的红土地。因此,在校期间,在博士生导师的带领下,主要研究的课题是淮河文化、徽州文化、皖江文化带,希望能为家乡的文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李贤说,兰州也是红色故里,红军长征在甘肃会师,长征精神和长征文化一直被甘肃人引以为傲。而她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向甘肃人民推介六安,推介安徽,宣传六安的红色文化。“如果有机会,我还是会回到家乡来工作的,我要把所学的知识,奉献给大别山区,希望我的家乡更加美好!”  
   王瑞,是白银市会宁县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祖籍安徽省绩溪县人。听说安徽老家来人了,他放下了手上的工作来见记者。王瑞说,对于安徽他是有着很深的感触。通过记者介绍六安市的情况,他觉得我们两个城市在红色、绿色、金色等方面的发展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会宁县有着红色旅游资源优势,有着以杂粮、肉羊、亚麻籽等绿色产业优势,有着全国文明的金色教育资源优势,恢复高考以来,该县走出了5500名硕士和1100名博士。目前,会宁儿女正在打造一个全新、开放、厚积薄发的魅力城市。”通过记者的介绍,王瑞说,六安声名远播,在很多方面值得会宁学习和借鉴,有机会一定回家乡看看,到六安调研学习,回来之后更好地促进当地的发展。(记者 张瑞 王元军 六安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