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打开车门的那一瞬间,嫌疑人翟某车辆的副驾驶座位及后排座椅放满了百元大钞,这正是安徽省六安市警方抓获翟某时发生的一幕。事情的原委,还要从一起购买帐篷用于“消防演习”的活动开始。 (网络配图) 消防大队的“队长”要买帐篷
6月29日的下午,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某村的村民胡某接到了村支书王某的电话。电话里,王书记给他介绍了一位自称“县公安局消防大队”的郭队长,县里面出了政策,消防大队有一块1900多平方米的地要开发,正在找承包商。第二天,郭队长果然打来了电话,很快,两个人就把承包地坪的活谈妥了。
随后,“郭队长”提出消防队近期要搞演习,需要一批帐篷和气垫,按队里面的规定,10万块钱以下的采购可以找外面的承包商操作,但因为自己公职在身,不方便出面。“郭队长”暗示胡某,去年他们买的帐篷是6000多元一顶,可是他认识一个北京的熟人,进价会便宜不少,并将这个熟人的电话号码给了胡某。
眼见有利可图,胡某便答应把事情应承下来,和“熟人”商量好帐篷的价格为4500元一顶,并与对方约定了交货的时间。对方表示,先把货款的60%打过来,并留了一个账号。胡某立即赶到银行汇款3万元,后又通过网上银行付了气垫的定金2万元。
5万元钱汇出,可迟迟没有等到对方发货!再联系“郭队长”,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了。胡某去找王书记,王书记说自己并没见过“郭队长”,那天仅仅是第一次通电话。
追查“追”出千张电话卡被违规售卖 很快警方接多位受害人报案,仅霍邱就发生了至少7起案件,涉案价值37.9万元。
办案民警工作中,发现了这样一个细节。每一位报案人都提到:“我们接到的电话是本地号码,怎么可能会是骗子呢?”大量出现的六安本地号,且每次作案的号码不重复,这些号码从何而来呢?
(网络配图) 线索指向了当地某通讯公司的客户经理王某。很快,王某交代了自己违规出售手机卡的事实,今年4月他先后向两名河南籍男子卖出去1000张手机卡。办案民警很快在河南周口将刘某和李某抓获。二人交代,1000张卡分别销往河北、山东、广东等全国各个省份。
“队长”取钱被当街抓获 围绕手机卡的去向,办案民警进行了缜密侦查,民警发现犯罪嫌疑人一旦得手,受害人的钱就会快速在多个支付平台流通,层层“过滤”。办案民警分析,无论如何流通,犯罪嫌疑人的最终目的一定还是要把钱取出来,所以,锁定取款人就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民警发现涉案资金的取款地分布在河南新密、商水一带,人数较多,但看似分散的这些人都跟同一个人扯上了关系——翟某。调查翟某的行踪发现,翟某除了与多个取款人联系密切之外,每隔一两天还会驾车前往周口方向。
近日,民警当街将翟某抓获,被抓时,翟某刚刚取出赃款,且冒充“郭队长”的人正是他。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侦办中。(记者 李文靖 通讯员 徐琦) 来源 | 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