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8月份,我家被拆迁,现在没有固定居所,希望街道能给予补偿,让我晚年无忧。”12月1日,金安区清水河街道五里墩村居民陈玉友来到本报反映他自己遇到的难题,希望街道能帮助妥善安置,让自己老有所依。  
  老人:   蜗居被拆 安置受阻   “我家本来住在市区梅山北路一处城中村里。”陈玉友向记者介绍:“是砖混的平房,面积有一两百平方米,虽然房屋是砖混,外观也不是很美观,好歹有个栖身之所。”今年7月份,清水河街道的工作人员通知陈玉友,他所住的房屋位于收储土地,现在需要拆迁,让陈玉友尽快搬走,但双方一直就拆迁补偿没有谈拢。今年8月份,拆迁工作组按照原定计划将陈玉友所建房屋拆除,并把陈玉友临时安置在北苑社区的一处房屋内。  
  对于街道的拆迁安置,陈玉友并不满意。“我是一名菜农,平时种点蔬菜拿到集市上换点零花钱补贴家用,现在房屋拆迁了,菜地也推掉了,我没有居住之处,也没有经济来源,街道要给我补偿。”陈玉友说:“要么,街道给我一处安置房;要么,街道按照拆迁标准给我补偿金。我是一个孤寡老人,无儿无女,要让我安度晚年。”  
  街道:   已有方案 老人不愿   对于陈玉友的要求,清水河街道方面表示,具体情况与老人的说法有所出入,实际上,陈玉友的房屋之前已经拆迁安置过一次。  
  具体负责拆迁事宜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胜国告诉记者,陈玉友确实是一位孤寡老人,也是五保户。其所居住的“城中村”在之前拆迁时,按政策在清水河畔小区落实回迁了一套住房。“后来老人生了场病,急需用钱,就把这套住房给卖掉了。”徐胜国说,之后,陈玉友又回到收储地块内,自行搭建了两三间房子。  
  “一开始,没有多大,街道、社区考虑到老人的实际困难,也就没有及时处理了。”一位街道工作人员表示,可勤快的老人慢慢地将面积扩大了,还搭起了棚子、开垦了菜地。  
  今年8月份,随着施工队需进场施工,就如何安置陈玉友,街道、社区也根据实际情况,协调金安区房产局相关负责人来看,认为老人自行搭建的“蜗居”,达不到回迁标准。不过,考虑到陈玉友确实困难,而且搭建房子、开垦菜地也投入了资金,认定可按照附属物予以补偿,且可以适当提高标准,“可老人并不愿意接受。”徐胜国说。  
  焦点:   该按啥标准补助   在陈玉友看来,自己无儿无女,且回迁后,几乎没有了生活来源。如果仅仅按照街道给出的补偿标准,今后的生活几乎无着落。  
  不过,徐胜国则表示,对于老人的安置,街道方面也有了安排。“目前,在北苑社区,找了一间安置房,大概是十多个平方米,安装好了水电,让他免费居住,”徐胜国说,“又补助了500元钱,让他购买一些生活用品。”而陈玉友,则对这样的居住环境不太满意,希望街道能够重新找房安置。  
  “我们也找过老人的家人来谈安置方案,一种方案是老人可以进敬老院居住;另一个按照附属物,大概能补偿2万元左右。”徐胜国表示,“已经和社区书记沟通过,只要老人愿意接受街道的安置方案,可以与家人一起来签协议。”  
  但对于老人一直坚持的按回迁房标准补偿,徐胜国坦言:“无法在政策外,答应老人的相关条件。”(记者 刘进 李东林 来源大别山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