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内容由汪小龙本人所写,其本人愿对内容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  
《一个创业者的自白》  
        前段时间,一条六安皋城文武学校校长汪小龙携款潜逃、老婆被拘留的消息犹如重磅炸弹,在六安引起不小的轰动。人们在惊讶之余纷纷打听:这个汪小龙是不是现在搞小龙生态园的汪小龙?他为什么要携款潜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就是这条爆炸性新闻的主角汪小龙。那段时间我的手机几乎被打爆了,朋友圈几乎被刷爆了,亲友们半信半疑,各种质询铺天盖地而来。我只得一遍又一遍解释到口干舌燥:我办的皋城文武学校被拆迁,办校时借了不少钱, 2016年2月6日即过年前二天,不得已向征管办预借了450万拆迁款,用于支付学校职工工资30万、部分借款本息270万、生态园农民土地租金和工人工资等部分费用150万元。有的债主没有拿到钱,所以就起诉了,现在进入了执行程序,那天法院来执行,我家属说我还要处理很多事,家里不能没有主心骨,她也是共同债务人,所以就替我去了,被拘留了15天,现在已经回来了。  
         可是,我并没有跑啊!我问一个朋友:如果你家被拆迁了,你会携你自家的拆迁款潜逃吗?按目前征管办安置意见,我至少还有460余万元货币补偿款未领取,还有1800平方综合楼未回迁;我还有投资近二千万,开园才几个月的小龙生态园正在发展中,还有在生态园打工的农民,家里还有父母、老婆、孩子……,我为什么要潜逃?我有必要潜逃吗??我“潜逃”了,这些事情怎么办??  
         我是土生土长的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王圩村人,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两次获得裕安区年度优秀政协委员称号,被评为六安市杰出公益人、六安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六安市优秀创业青年,现由裕安区顺河镇王圩村第一书记调任顺河镇经济办副主任。  
         憨厚诚实是我的为人之道,言必行、行必果是我的做人准则,我是爷们,说爷们话,做爷们事,永远不会回避和逃避责任,更不会做出违背良心和违背道义的事。因此,我在有关媒体及朋友圈郑重承诺:所有借款一定会一一归还。但是因为皋城文武学校拆迁,资金周转困难,恳请相关债权人能够给予宽限,我的电话13905643005,始终开机,随时能找到我。  
         可是450万不是一笔小数字,为什么不能解决多大问题呢?事情要从我少年拜师学武,然后创办六安皋城文武学校说起。   
  
          我生于1972年。年少时我走山东下河南,当过搬运工,干过泥瓦匠,下过矿井,打过短工,靠着辛苦挣来的血汗钱拜师习武学艺,历经千辛万苦,汲取众家之长,不仅练就了武术、散打、气功、修身养性技能和技击功夫,而且锤炼了我超强的耐挫能力和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  
           回乡不久,1994年10月,我作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东挪西借了7000余元在六安创办了第一所武术学校——六安地区体校职业武校(即后来的皋城文武学校)。经过不懈努力,95年正式取得了取得了六安市教育局、劳动局、民政局办学批文和相关证照。学校集义务教育(小学、初中),竞技训练(武术、散打、拳击、摔跤、跆拳道、空手道),职业教育(汽修、驾驶、数控、焊接、计算机、运动训练、学前教育)为一体,是皖西地区唯一一所文武职业综合学校,毕业生可获得中专学历。武校在六安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学校地处市大别山西路五里桥,占地30余亩,在校学生600余人,教职工5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至2014年决定拆迁时,总投资已达三千余万元,其中一部分是办学的合理回报再投入,另一部分是找亲朋好友借的,包括部分高息借款。  
         学校先后获得“市级示范窗口学校”、“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诚信办学先进单位”、“爱心助学先进单位”、“安全文明小区”、“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是裕安区职教典范,六安市重竞技项目训练基地,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  
         二十多年来,为了办教育,我倾其所有。虽属民办教育,但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公办学校一样。学校先后培养文武类学生一万余人,为高校、部队、体育院校选拨输送优秀人才两千余人,为有关用人企业输送技术人才五千余人,自己创业六百余人,接收公办学校拒收学生(劝退以及智障)近千人,招收体育特长生四千余人。  
          代表国家、省市区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大小奖项100多项,获得金银铜牌400多枚。二十多年来,资助贫困学生、救助孤儿,资金达200余万元。其中有12名孤儿,吃住学用全免费直至高中毕业,现有5名正在大学就读。最小闺女方云现是安徽省武术队武英级健将,月薪超三千,由于成绩较好,队里直接保送上北京体育大学。  
         另外,学校支部与石婆店街道支部结对帮扶三年,赞助经费达六万余元。  
         这时的我,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事业有成。2012年,我听说校址所在地很可能要拆迁,加之我发现家乡裕安区顺河镇王圩村还有一些村民比较贫困, 经过再三酝酿和考察论证,便决定在不影响学校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带着自己拥有的人脉资源和流动资金,回乡开拓第二职业,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家乡群众共同致富。    
  
        今年初挂牌的小龙生态园前身就是2012年我创办的绿景公司。园区占地2000余亩,跨顺河、新安两个镇和王圩、青峰、西桥三个村。以发展近郊乡村旅游为主方向,凸显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两大文化内涵,全力打造青少年户外生活体验基地、中老年人养生保健基地、艺术人群创作三大基地,主要有白鹭园、绿化苗木风景园、盆景地景园、珍禽小动物园、中草药园、果蔬种植园区、水产养殖区、家禽养殖区、珍稀动物养殖区、体验园区等,具备吃、住、学、研、购、休六大功能。 
          但是到了2014年, 就在学校、公司都在良性发展、相得益彰的时候,一个突然的变故,彻底打乱了我的生活,为我的事业发展提供经济保障的皋城文武学校被拆迁。尽管有心里准备,但我还是被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矛盾和打击弄得措手不及、焦头烂额、疲于奔命。  
         我是中共党员,又是裕安区政协委员,为了国家建设需要,必须顾全大局。因此,皋城文武学校一直积极主动配合政府拆迁工作,2015年10月在还没有达成拆迁协议的情况下,我顶着巨大压力将影响工程进度的2000余平方先行拆除了。  
         可是,拆迁补偿费与学校的资产差距太大了:根据征管办测算,货币补偿仅仅只有1160万元,回迁只有1800平方综合楼,与学校的固定资产约3500万元相比距离甚远!  
         我很苦恼:我在六安也算一个名人,头顶也有不少光环。可是我首先是一个普通人,我有七情六欲,我需要正常人的衣食住行,我渴望井然有序的生活。可是由于学校停办,资金链断裂,老师就业、职工安置、学生上学都困难重重,学校对他们属于单方违约,需承担相关责任。眼下,年关将至,一想到这些,我就感到手脚冰凉!  
         我很无奈:学校拆迁至今已两年有余了,按照《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专题会议纪要》(2015)第2号文件规定,新校选址土地应该由裕安区规划分局会同裕安区政府拿出初步选址意见,报市规委会审核批准,可是至今没有下文。  
         我很内疚:相关补偿认定工作至今没有进展,建校很多资本都是民间借贷,都在不断产生利息,拆迁拖得越久,学校负债就越多,存在问题也越大。债权人有依法讨债的权力,我无话可说,同时也造成了我家属15天的“牢狱之灾”,家属回来后,经常闷闷不乐、以泪洗面。  
         我很困惑:学校总拆迁面积7100平方,2006年之前建房拆迁面积有3172平方,现确定回迁面积仅1800平方,另1300多平方按重置价处理(每平方只有727元)。为什么同期建筑、同样结构的房屋执行不一样的政策?另外我2006年后建的有1700余平方,现征管办只同意每平方300元材料费,我们是学校用房,相对质量较高,300元材料费成本都不够呀!  
          我很矛盾:有的朋友说,现在有什么诉求是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可是我一方面是党员和政协委员,党和政府又给了我那么多荣誉;另一方面,自小龙生态园开园后,省市区各级领导经常莅临指导、关怀,有关部门一直大力支持,如修路、建瞭望台、赞助大舞台音响设备、送戏下乡……,我怎么能去闹?!  
           我很无语……  
          我的要求其实不高,而且知道拆迁补偿不可能按照学校的固定资产额计算,只是希望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民办学校办学艰辛和实际困难,依照相关政策和规定,将校舍面积予以合法化,有关补偿在政策范围内就高不就低。因为皋城文武学校从批建到现在存在了20多年,获得了无数荣誉,而这些荣誉是授予一个违章建筑学校的,这岂不荒唐?  
           再说,如果学校有违章建筑,当时管理部门就应出面制止叫停,可是我们却没有得到这样的通知,如果得到类似的通知,我不会坚持建“违章建筑”的,这样也就避免了今天可能造成的巨额损失,我们建房已多年是为了办学,也是在为政府分忧解难,更不存在因拆迁套取政府补偿。  
          小龙生态园是我在皋城文武学校拆迁后于最困难的时候正式开园的,经过近一年的惨淡经营,游客越来越多,已经在六安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虽然缺少项目资金扶持,投资的2000多万元也全部是民间借贷,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但是我相信小龙生态园必将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的大力支持下,跻身全市乃至全省生态乡村旅游先进项目队伍的前列,美丽的王圩生态旅游村必将大放异彩!这也是对皋城文武学校的老师、职工、学生以及债主最好的交待。(汪小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