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全市人民瞩目的六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市行政中心大会堂隆重开幕。 本次会议应出席代表427名,实到代表401名,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点整,大会开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大会执行主席孙云飞主持大会。  
 在热烈的掌声中,市长毕小彬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  
 一、砥砺奋进,良好开局的2016年;  
 二、攻坚克难,扎实做好2017年工作;  
 三、依法行政,着力提升政府工作水平。  
 “2017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财政收入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到位境内资金和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持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新增城镇就业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那么今年,六安发展有哪些“重头戏”呢?支持霍山、舒城等创造条件争取县改市、启动白马尖-佛子岭5A景区……周报君从报告中挑选了部分摘要(明天待续),看完振奋人心!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 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采矿冶金及新材料等六大主导产业,力争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5%。  
 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六安篇,力争装备制造业首位度达到20%以上。加快星瑞齿轮三期、迎驾野岭产业园、中财管道二期、胜利电子二期、沃特玛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应流航空产业园、华润啤酒罐装线、为民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项目开工建设。  
 保持有效投资力度 加快推进合肥至六安区域快线、金寨支线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开工建设悠然南山二期、华电舒城舒茶风电场、温氏集团一体化养殖及加工等重点项目,加快金寨抽水蓄能电站、霍山大别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吉宝皖江国际冷链物流园、紫荆花生态养老服务中心、叶集双渡电商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完成亿元以上项目投资680亿元。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六安城市旅游目的地建设,启动白马尖-佛子岭5A景区和六安茶谷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修编全市红色旅游规划,推动金寨、裕安独山苏维埃城等红色教育基地建设。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全面落实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深入推进金寨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同步开展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  
 推进区域合作 推动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加快合六工业走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重大专题合作,争取合肥帮扶我市共建市级现代产业园,推动合肥高新区与霍邱县、包河区与舒城县合作园区建设,支持蜀山区和金安区战略合作。  
 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拓宽居住证的服务保障功能。落实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办法。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 统筹推进东部产业新城、西部生态新区、绿色城南、叶集新城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综合承载力,彰显城市特色。继续实施中心城区重点工程,完成政府性投资50亿元。全面规范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加强公园与绿地、道路与广场海绵体建设,提升防洪防涝能力。  
  加快县城和城镇发展 积极推进“多规合一”,支持霍山、舒城等创造条件争取县改市。加快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理顺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完善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大县城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重点镇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镇。深入推进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示范市建设。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48公里。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年度战役 建立全覆盖的精准扶贫、监测评估、防范返贫、责任落实四项机制,完成12.5万人脱贫、236个贫困村出列任务。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 确保市图书档案馆、科技文化馆投入运营,开工建设市体育中心、市广播电视塔。积极争创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文化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市域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分级诊疗。  
 启动学前教育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2017-2020),抓好市区公办幼儿园建设。加快实施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五年规划,扎实推进六安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第二个三年行动建设计划。继续推进普通高中布局调整。加快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 来源:六安新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