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城市生活
›
皋城美食
›
关于腊八粥,它还有一个名称,叫“七宝五味粥”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167
回复
0
关于腊八粥,它还有一个名称,叫“七宝五味粥”
[复制链接]
磨子潭路
磨子潭路
当前离线
积分
1076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18-8-14 10: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数九寒冬,寒气逼人。但是腊八节里的一碗热粥却展现了人间的温情。民谣曰:“腊八,腊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隆冬的尽头就是春,冬日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关于腊八粥,它还有一个名称,叫“七宝五味粥”.喝腊八粥的的历史,据说最早开始于宋代,也有一千多年历史了。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清代的腊八粥风俗更是盛况空前。宫里帝王爷等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清代北京在雍和宫东院行宫设粥锅厂,大铜锅上熬“腊八粥”,也是一场难得的佛事盛典。从腊月初一开始准备,由内务府派人把大批粥料、干柴运到雍和宫,直到初五才能运齐。
初六皇帝派大臣和内务府总管率员来到雍和宫,监督称粮,放果料,准备煮粥。初七开始生火,直到初八凌晨腊八粥熬成。
清宫内的腊八粥,士庶百姓是不能相比的。
它一定要熬六锅,分配的方案大致是:
第一锅供佛;
第二锅供皇帝和后妃食用;
第三锅给王公大臣和大喇嘛;
第四锅给文武官员和各省的封疆大吏;
第五锅给在京的文物官员和众喇嘛,
第六锅才施舍给京城百姓。
腊八粥也体现出阶层的森严。当然用料也是不一样的,前三锅里有奶油和全份果料,后三锅则无奶油,果料也递减。煮粥时专门的官员监制,第一锅粥要先在佛前供奉,那场景,香火袅袅,鼓乐齐鸣,全体喇嘛上殿颂经,在宫灯照耀下,做完供佛的法事,而后以次献粥,直到最后施舍给百姓。
所以,京城和佛教寺院也都在腊八这天煮粥供佛,并举行施粥给百姓的佛事活动。
这一传统习俗延续至今,所不同的是,“腊八粥”这一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供品,逐渐演变成为寻常百姓家的食品,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时序进入腊月,气候逐渐寒冷,尤其是中国北方,谚云“腊八腊八,冻掉下巴”,意思就是这一天非常冷,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可以使人暖和、抵御寒冷。所以,总觉得“腊八节”和“腊八粥”,很具有人性的光辉,特别是对于那些一贫如洗的穷人,它送去了温暖,是一个寒冷与肃穆的冬天赐予人们的颇具温暖与温情的习俗。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