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示霍邱县疾控中心提醒: 全方位守护归来健康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已结束,假期期间人员流动频繁,加之当前为秋季传染病高发期,且仍处于蚊虫活跃期,虫媒传播等传染病传播风险持续存在,呼吸道、消化道等传染病传播概率也显著上升。为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霍邱县疾控中心特发布以下健康提示,请务必认真践行。 一、做好健康监测,筑牢自我健康防线返乡后应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尤其需警惕传染病(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及其他呼吸道、肠道传染病风险,具体措施如下: 疫区返乡人员:假期前往非洲、东南亚、南美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国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如广东省等)的返乡人员,严格落实14天自我健康监测(含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潜伏期),每日早晚测量体温,记录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38℃)、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乏力等症状,立即停止外出活动,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 其他返程人员:开展7天健康观察,重点关注发热、咳嗽、腹泻等异常症状。 监测期间减少聚集活动,尽量避免参加婚宴等大型聚集性活动,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二、聚焦三类症状,筑牢疾病识别防线 返程后需重点关注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三大类症状,精准识别传染病信号: (一)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症状 若出现体温≥38.5℃高热,伴干咳、咽喉肿痛、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需警惕新冠病毒感染、流感等疾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出现乏力、精神萎靡时,即便低热也需重视。 (二)消化道传染病相关症状 若出现每日腹泻≥3次、频繁呕吐、腹部绞痛,伴发热、便中带血或黏液,可能是诺如病毒肠炎、霍乱、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表现。儿童和老年人易发生脱水,需密切观察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信号。 (三)虫媒及病毒性出疹症状 登革热:中高热伴“三痛”(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部分有出血倾向。 基孔肯雅热:中低热伴显著关节痛(累及踝、指等小关节,活动后加剧),发病2-5天可能出现躯干、四肢皮疹。 其他出疹疾病:不明原因红疹、斑丘疹伴发热,可能是猴痘、麻疹等疾病信号,切勿随意涂抹药膏掩盖症状。
三、科学就医就诊,主动提供关键线索 及时就医:出现上述任何疑似症状,立即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前往正规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或发热门诊就诊,避免自行服用退烧药、抗生素,以防掩盖症状延误治疗。流感等疾病发病48小时内是治疗黄金期,务必抓住最佳时机。 精准告知:就诊时必须主动向医生说明三项关键信息:① 详细旅居史(含途经地点、住宿环境、交通方式);② 暴露史(蚊虫叮咬、生食海鲜、接触患者等);③ 症状细节(出现时间、变化规律、伴随症状)。这些信息是医生快速诊断的核心线索。 配合检查:遵医嘱完成血常规、病原学检测(如核酸检测)、血清学试验等检查。
四、强化多维防护,切断传染病传播链 清理孳生地:每日检查并清除家中及庭院积水(花盆托盘、废旧水桶等),水养植物每周换水洗瓶,填平洼地减少积水。 个人防护:伊蚊活跃时段(上午7-9 点、下午5-7 点)避免去草丛、树荫等区域,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部位涂抹含避蚊胺的驱蚊剂。 居家设防:安装纱门纱窗,夜间使用蚊帐,可使用蚊香、电蚊拍等工具灭蚊。 饮食安全:坚持“吃熟食、喝开水、洗净手”原则,不吃生海鲜、未煮熟的肉类和蔬菜,水果彻底洗净后食用,饮用水选择开水或未开封的包装水。 手卫生规范: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外出回家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20秒以上,涵盖指尖、指缝、手腕等部位;无流动水时使用含酒精免洗手消毒剂。 呼吸道与接触防护: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乘坐公共交通、就医时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避免与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若接触污染物需及时消毒手部和衣物。 健康防护无小事,主动防控是关键。让我们携手筑牢返程健康防线,共同守护全县人民的健康安全!
霍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5年10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