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834
  • 回复0

合肥经济圈展望未来五年图景 圈内城市蓄势待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合肥经济圈内的交通建设可以说是“如火如荼”。开工建设的新桥机场及机场高速连接线工程,预计将在2012年春节前完工。东向巢湖,全面完成合马路改造,开工建设裕溪路高架桥,积极推进环巢湖公路建设;西向六安,合六路出入口改造、合六叶高速及长江路西高架建成通车;北向淮南,全面推进改造合水路合淮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快合肥港综合码头、派河码头建设,启动了合裕及派河航道建设。区域的融合,离不开交通,合肥经济圈建设首先解决交通的问题。

       此外,圈内五市积极推进旅游合作机制建设,开通旅游购物节与经济圈内各城市的旅游直通车,合作发行合肥经济圈内25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的5万张旅游优惠卡,在共建线路、联合促销、客源互动等方面合作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将紧紧围绕推进合巢同城化,紧扣经济圈建设要求,力求在5个方面寻求突破。”11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巢湖市发改委主任高家国介绍,将在环巢湖城镇群建设、巢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合巢工业走廊建设、巢湖水环境治理和推进要素市场同城化等方面力求突破,圈内城市蓄势待发。
淮南市发改委主任花学筑则表示,淮南市将以基础设施一体化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铁路、公路、水路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积极打造合肥经济圈半小时及一小时通勤圈,积极规划建设合淮两市城际轻轨。

      六安市的发展战略则是“东向发展,呼应合肥西进”。据六安市发改委主任王庆和介绍,六安力争到2015年中心城市初步形成人口80万,面积80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逐步把中心城市建设成我省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和我国中部具有滨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
桐城市发改委主任洪长久说,围绕“经济圈能给桐城带来什么,桐城能为经济圈做什么”的主题,桐城主动与圈内各城市对接,现已完成城镇体系规划、市场体系规划以及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等规划编制,基本完成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以及旅游发展等规划修编,206国道桐城段升级改造、合安城际铁路、通江航道、桐城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均列入规划中。

     “合肥经济圈建设的优势在于体制,而最大的难点在于行政区划,如何打破行政区划是我们必须攻克的难题。”王厚亮说,考核、财税、土地、户籍、社保等,都有可能成为一体化进程的制约瓶颈,所以今后还是要大刀阔斧地改革,扫清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优化资源配置。

     “以前,三个部门可能有三家投资公司,融资能力可能只有2亿元,而一旦组合后,融资能力可能会达到200亿,是不能比的,并且信誉度也会提升一个档次。”王厚亮再三强调,五市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把合肥经济圈建设成为中西部面向长江三角洲的重要门户,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联动长三角、辐射沿江沿淮地区的大城市群,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城市圈品牌,安徽乃至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

      按照初步规划,预计到2015年,合肥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占全省比重42%,人均生产总值56000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45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150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万亿元。在不远的将来,合肥、淮南、六安、巢湖、桐城有望组建“大家庭”,城市之间将更加亲近。

相关链接:http://build.0551fangchan.com/fc0newscon_30584.html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