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1526
  • 回复6

[车友杂谈] 汽车牌照的三六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6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汽车牌照的三六九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中国向来是不善于“数目字管理”的国家,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民间对于数目字的迷恋却到了近乎偏执的程度。一幅主要由数目字组成的汽车牌照,可以成为居汽车品牌之后的第二大身份标识,最理想的组合是“牛车加牛牌”,如果车不够牛,一幅牛牌也可以暗示车主是个“牛人”。



关于什么车牌比较牛的话题是各个汽车论坛的常青树,一些车友志愿充当车牌狗仔队,把自己发现的牛牌拍照留念,放到网上博看客一瞥或一帖。车牌中公认的极品自然是一溜“8”,8越多越好,如果全是8, 这个牌照会像网络中的芙蓉姐姐一样惊艳。别的数字如果排队出现,也是上品,比如9、6,即使是一串念上去和听起来都很“二”的2或是常在网上表示哭声的一串5,也身价非凡。这些车牌的主人一般都不是寻常人等,车管所一再表白牌照面前人人平等,但牛车配牛牌的概率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数学常识:亲爱的我永远猜测你,好车就有好运。


好车为什么总是运气比较好,说来话长,不过,车管所现在的做法确实向以人为本迈进了一大步。“多选一”的玩法让平头百姓也有了在选牌上小试手气的机会,如果拍出的牌照尾数带了8、6之类的,晚上自然要呼朋引伴地喝一壶以示庆祝。



其实,在内行的眼里,车牌中“8”再多,也只是小弟,真正的老大是“特殊号段”。特殊号段因地制宜,各有奥妙不同,交警对此门儿清,社会司机对此也有大致了解。“8”多,顶多是个暴发户,特殊号段的号牌再不起眼,JC也会另眼相看,就连铁面无私的电子JC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个别地方还有地方特色的牌照,比如本地,黑牌尤其多。一个城市中的黑牌车有数千之多,从奥拓到奥迪,从来宝到宝来,真是城市中一道流动的风景线。由于黑牌涉外,外地人会望文生义地认为本地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斐然,而且由于私家车居多,还会有外籍人士大量落户本地的错觉。本地引进外资工作固然成效显著,但似乎并不能以黑牌车多少来衡量,因为很多黑牌车只是私家车,车主也并无海外关系或海归背景。为什么黑压压一片?最终解释权归牌照发放部门。黑牌有什么好处?不交养路费?不怕电子眼?这个也不好妄加猜测,反正黑牌黑得挺有个性,黑牌的主人也挺有面子和路子。



如果说制式警车代表JC,那“O牌车”就代表JC中的便衣。既然是便衣,要么在化装侦察,这时用了专段号牌岂不是暴露目标?要么不是在执行警务,这时开什么牌照的车不都一样?对于“O牌”,警方的权威解释是“民用专段号牌”,既是民用,又是专段,这中间的逻辑关系比较复杂,似乎在说,民用中的特殊车。特殊在什么地方?《人民日报》在上海“沪O”牌照全部停用时,发表评论说,“专段”本身并不天生有特权,完全可以是请社会监督的一种标志。但“特权思想和霸王作风”使“专段”号牌成了一种特权的宣示,成了可以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理由。



上海已经取消了“O”牌,执行警务就开制式警车,平时干工作就开普通牌照车,此先例一开,却鲜有仿效者,在很多地方,很多“O”牌依然是“特权的宣示”,并没有成为“请社会监督的一种标志”。因为“不查不扣不罚款”,过收费站免费,还引发滥发和仿造之风。本地活动式牌照架大卖,很多车后厢里备有“O”牌,需要时几分钟就可以“民转警”,真是旅行必备之佳品。走在路上,常有警报狂叫,暴闪狂闪,“O”牌如过江之鲫,如不知实情,会对社会治安深感悲观。



警方屡屡宣称要严打仿造、变造、挪用“O”牌行为,却是越打越多,越打越滥。以外行来看,使用活动式牌照架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寻常百姓没事谁把牌照换来换去玩儿?“O”牌多少来点技术含量,设几个监控探头,比对个真假还不容易?可能交管部门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这点小事暂时还没时间考虑。敢这么干的多少有点门路,抓住了又能如何?再说,JC也要吃饭和娱乐,为了方便也要时常“警转民”,取消了活动牌照架,不也缚住了自己?



要么取消,要么任其泛滥,似乎别无它途。



除却牌照,还有“二牌照”,比如在车前风挡下放个“特别通行”之类。据说,有的“二牌照”比牌照更牛。牌照分了三六九等,混不上牛牌,普通百姓也可以在风挡前放个“新闻采访”之类的,聊以自慰吧。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9-16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ka :ka :ka :ka :ka :ka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9-17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pf :pf :pf :pf :pf :pf :pf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9-18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hy :hy :hy :hy :hy :hy :hy :hy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9-18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顶啊,自己狂顶,顶啊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10-17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我变化不快,而是这个社会太无奈
六安论坛
发表于 2007-10-18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5221811390.jpg
六安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