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兴趣爱好
›
垂钓乐园
›
鱼与水质及择塘而钓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1005
回复
0
鱼与水质及择塘而钓
[复制链接]
沉底小鱼
沉底小鱼
当前离线
积分
4948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8-3-5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鱼是终生与水为伴的水生动物,水的质量状况,对鱼的繁殖、生长和摄食等生理活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
钓鱼
爱好者,不了解鱼生活的环境,不掌握鱼和水质的一些基本关系,也不容易取得好的钓绩。人们钓来的鱼大多要食用,怎样判断鱼有没有被污染,食用是否安全,更是广大钓鱼爱好者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笔者仅就这两个问题与钓友们进行交流,错误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老钓手都有肥水鱼难钓的经验。其实,不是肥水中的鱼滑,而主要是肥水的水质不好,对鱼的摄食等生理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所致。根据科研人员的研究结果,在水质清新、溶氧高(5毫克/升以上)的水体中,鱼24小时的摄食量,在生长旺季可达自身体重的50%以上。草鱼在溶氧量为5~6毫克/升时的摄食量,比溶氧量2.5~3毫克/升时高20多倍。水好鱼活跃,吃食又多又猛,食谱也较宽,自然好钓。水质不好,鱼食欲不振,用什么饵也不爱吞钩。
?钓鱼归来,拣条大的或清蒸或红烧,一家人围桌下酒,自然其乐融融。可是,鱼做熟了还腥味颇浓,或者打开鱼腹时,看到鱼腹内的一层黑漆般的黑膜而不敢下锅,就十分扫兴了。其实,鱼的腥味难去和腹壁膜发黑,也都与水质恶化脱不净干系。?
一、水质恶化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水质恶化是由于水体中有机物质或腐败物过多引起的。“流水不腐、死水易坏”是人们都知道的常识。流动的水体含氧量高,有机物质也不易淤积,所以大江大河的水质一般都比较好,而死水塘和流速缓慢的小沟小河,水体就容易变质。?
自然的水具有自我净化的功能,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水体污染,大都是由于人类缺乏环保意识,人为地破坏了水体的自然生态平衡所致。就拿鱼塘来说,如果施肥、投饵过量,或者用未经净化的污水补水,都会使水体产生大量的额外耗氧,不仅造成水体严重缺氧,还会产生大量的氨、甲烷和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导致水质的恶化。?
二、水质恶化的特征?
水体是否恶化变质,一般可通过水体生态的变化(如水生动植物种类的变化)和水的理化特性变化(如颜色、气味、溶氧量等变化)来进行初步的判断。根据水体污染的不同程度,鱼塘的水一般有4种较典型的颜色变化。?
(一)蓝绿色——水质轻度恶化?
施肥、投饵过量或污水灌塘,会促使水体中耐肥性强的蓝绿藻大量繁殖,在水体表面漂浮一层膜状物,水体浑浊呈蓝绿色,这种“假肥水”现象是水质开始恶化的典型特征。?
(二)灰黄色——水质次重度恶化?
投施过量且未经发酵的有机肥或淤泥过多的老塘,夏季会产生大量的耗氧和甲烷、硫化氢、氨氮等毒、害气体,致使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各种藻类大量死亡并产生毒素,呈灰黄色并形成发出臭味的“臭清水”。?
(三)暗绿色——水质重度恶化?
夏季高温季节,由于不断投施有机肥或补充生活污水,不能被鱼类利用的蓝绿藻反复形成大量繁殖——失去活力——死亡的恶性循环,造成水质浓绿而浑浊,水中重度缺氧,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产生较明显的腥臭味,水质出现较严重的腐败恶化。?
(四)黑褐色——水质极度恶化?
多年未清淤的老塘,塘泥深厚腐殖质过多,又不能补充新水,夏季高温时会产生大量甲烷、硫化氢气体,水色黑褐,水面漂浮一层黏稠的泡沫,发出较强烈的腥臭味。这种水体的生物循环几乎停止而成为死水。?
我们在
垂钓
实践中遇到的水质问题和颜色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污染就有许多差别。同一种污染源,对江、河等流动水体和非流动水体的影响,表现也不尽相同。如上表述的为非流动水体的鱼塘4种比较典型情况,只能作为参考。?
水体的酸碱度也是判断水质的一个途径。水体的酸碱度(PH值),是反映水化学反应变化及生物作用的一个指标,它由污染物的含量、理化特性以及二氧化碳与重碳盐的比值所决定。淡水鱼类较理想的PH值为7~8之间,低于6或高于9,都会对鱼类的生理活动带来不利影响。如水体PH值在5~6(偏酸性)时,鱼类的抗病能力会大大降低,极易感染疾病。PH值高于9时,夏季鱼容易发生氨中毒。?
三、食用鱼的安全性问题?
水是鱼生活的惟一环境,水的质量必然决定着鱼的质量。像北京的金海湖、密云水库等处,水质没有任何污染,鱼又鲜又香非常好吃,食用是不必有任何顾虑的。可惜这样的自然水体在北京已如“凤毛麟角”般的难求,大多数钓迷经常只能去一些商业性鱼塘过把瘾。而正是这些商业性鱼塘,容易因管理不到位出现水质污染现象。因此本文对鱼食用的安全性分析,主要以商业性鱼塘的鱼为对象。?
首先了解一下造成鱼塘水体污染的原因。造成鱼塘水体污染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用各类污水作为补充水源;(二)多年未清淤,塘泥暗黑厚度在60厘米以上的老鱼塘;(三)鱼塘过量投施有机肥和饵料。?
鱼塘淤泥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质,它对水质的影响主要有二:一是增加耗氧量,二是产生氨、甲烷、硫化氢等对鱼有毒的物质。据研究,养过鱼的塘底淤泥的耗氧量和产氨量,比没有养过鱼的要高3~4倍。硫化氢为易溶性有毒气体,对鱼的危害很大。? 过量投喂饵料和有机肥,会产生大量的氨氮。多数的氨氮变成氮气(N2)散逸到空气中,部分氨氮可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非离子态的NH3—N,能破坏鱼机体的代谢功能,使鱼的活动失常、食欲减退,严重影响鱼的生理活动和正常生长。?
污水中含有铅、铬、镉等重金属元素,此种水体中的鱼体会形成重金属的沉积,因此用污水灌塘的鱼塘,鱼根本不能食用,最好也不要去钓。硫化氢、氨氮中毒的鱼,不仅鱼肉的肉质松散、难于保存,而且腥味大,严重的还会有一股臭味,也失去了食用价值。?
蓝绿色水体中作祟的主要是蓝绿藻,鱼一般还可以食用。灰黄色次重度污染的水体中的鱼腥味大,鱼腹壁膜发黑,鳞片暗淡,表明受到了硫化氢、氨氮类有毒物质的侵害,不适宜食用。暗绿色水体已属重度污染,水中的鲢鱼、鳙鱼、草鱼等上层鱼会先后发病死亡,只有部分鲫鱼、鲤鱼、黑鱼、鲶鱼、泥鳅等抗性较强的鱼还能存活,但腥味难去,腹壁膜深黑,鳞片发黑,体形失常(肚大、肉薄、刺粗硬),绝对不能食用。?
四、不同水质中鱼的差别?
没有被污染的鱼体形正常,鳞片有光泽,鳃部鲜红干净,鳍、尾完整透明,鱼体颜色正常(鲢、草背青腹白,鲤鱼身白或金黄,腹鳍与尾部发红,鲫鱼银白或金黄);鱼吃食贪、猛,漂相表现符合规律(经验);鱼活跃,遛鱼感到十分有力,做熟后肉有弹性,味鲜而不腥。?
污染水体中的鱼,以上特征就会发生变化,一般表现体形失常变形,体色暗淡发黑,鳃部发灰有杂物,鱼不爱吃食、不活跃,遛鱼无力,吃起来缺少鲜味,腥味大而且难去,鱼肉弹性差。对于鱼的腹壁黑膜,笔者没有找到有关材料,但根据经验而言,好水质水体中的鱼腹壁膜一般为浅灰色,水体的水质越差,鱼的腹壁膜颜色越黑,因此认为倾向于把北方淡水鱼鱼腹壁膜的颜色深浅作为衡量受污染程度的一个视觉指标,供大家商榷。?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就能初步清楚应选择什么样的鱼塘去过把瘾了。笔者把这种选择归结为五个不要钓:以污水为水源的鱼塘不要钓;长期不清淤的泥底老塘不要钓;使用有机肥(人畜粪便)的鱼塘不要钓;池塘水色发暗绿、灰黑、灰褐的不要钓;鱼塘水体发出腥臭味的不要钓。当然, 那种为图利而偷偷向塘里投“小药”的鱼塘,就更不能去钓了。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皋城车市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