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客户端
扫码下载客户端
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
广告联系
登录
|
注册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全站首页
社区论坛
签到排行
用户排行
帖子
好友
道具
收藏
勋章
任务
淘帖
动态
日志
相册
分享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群组
门户
导读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门户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资讯
活动
招聘
相亲
信息
租房
二手房
跳蚤
宠物
招聘
二手车
亲子
手机
社区
茶座
我要买房
找设计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情感
皋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求医
兴趣
验房
走近
六安论坛
»
社区论坛
›
兴趣爱好
›
垂钓乐园
›
识鱼动向好垂钓[转帖]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阅读
892
回复
0
识鱼动向好垂钓[转帖]
[复制链接]
沉底小鱼
沉底小鱼
当前离线
积分
4948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8-3-22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适温?
鱼类体温随着环境(水)温度而变,所以,水温是否适合鱼的需要,就成了它生存与繁衍的第一要素。一般说,冷水性鱼类在0~18℃范围内,都能正常生活。热水性鱼类只适应20~50℃的水温,10℃就会被冻死。我们经常
垂钓
的温水性鱼类的最适温度是18~28℃,在水温8~32℃时,其生活不会受太大的影响。常见温水性鱼类的适温参考值如下:?
鱼种?鲫?鲤?草?鲳?鲶?鲌?鲢?
适温范围?4~38℃?4~38℃?5~38℃?5~38℃?5~38℃?5~38℃?5~40℃?
摄食温度?4~32℃?5~32℃?11~32℃?11~32℃?11~32℃?10~32℃?15~35℃?
最佳摄食温度?15~25℃?15~25℃?20~28℃?20~28℃?20~28℃?15~30℃?22~30℃?
停食温度?4℃以下?5℃以下?11℃左右?11℃左右?11℃左右?8℃左右?14℃左右?
从上表可以看出,鲫鱼耐低温,鲢鱼喜高温,不同鱼种适应水温的能力不同,各自都有最佳摄食温度和低温下的停食温度。鱼儿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哪儿水温适合它的需要,它就会游向哪儿(即适温游动),而不会长期局限在某一个位置上。因此,我们垂钓也要随着鱼适温而动,尽量使饵钩的落点和鱼儿的适温游向相吻合,才能获得较好的垂钓效果。就淡水鱼中的温水性鱼类而言,伴随着它们适温动向的垂钓时间应该是:?
1.初春水温较低时,以太阳照到水面后的9~16时为好,底钓水深宜1~2米,午间鱼儿上浮时,也可酌情浮钓。2.4~6月是一年中的黄金钓季,此时气温宜人,水温鱼跃,各种鱼胃口大开,应只争朝夕,全天垂钓。3.夏季和初秋的白天,气温常在30℃以上,除了漂鲢子外,以钓深钓阴为佳,抓住“金早晨,银黄昏”和皎洁的月夜出钓,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遇阴雨或突然降温,鱼儿可能从下层转移到比较凉爽的上层活动,适时调整深度和钓法,效果会更好。4.9~10月是一年中的又一个黄金钓季,抓住秋高气爽的有利时机全日垂钓,很可能心想事成。5.晚秋时节,随着日照时间减少和寒流入境,气温水温一天比一天低,鱼儿上钩率下降。此时垂钓与早春有些相似,但鱼儿经过夏秋育肥后,已不像刚复苏时腹空,进食不够积极,饵料的香甜腥味浓一点,才能更好地聚鱼上钩。6.立冬后,在晴天和温度偏高的日子里,钓阳岸2~3米深的水边,仍有耐低温的鲫鲤上钩;但冬至后气温水温进一步下降,除鱼塘和个别得天独厚的水体外,自然水域中的鱼大都进入冬眠和半冬眠状态,除非饵钩甩到它的嘴边,基本上无鱼问津。?
以上六点,均指正常晴天、多云天、阴而不闷天和小雨霏微天而言,若遇中到大雨,五级以上大风、低气压、骤冷骤热和严重的人为干扰等不利因素时,则要区别对待,一般不出钓为好。?
二、趋氧?
鱼儿离不开水,也离不开水中的氧。水中的氧主要来自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水体外的空气中。当氧足时鱼儿食欲旺盛,吃得多,长得也快;缺氧时相反,轻则呼吸困难,身体不适,不思食欲,重则出现神经麻痹,身体失去平衡,甚至“浮头”、“泛塘”,以致大批死亡。正因如此,鱼儿趋氧的动向和适温一样,哪里含氧量高,它们就会向哪里游动。适应鱼儿的趋氧动向,我们垂钓时也选择有利的时机和钓场钓位,采取灵活多变的办法,才能尽量减少缺氧给垂钓带来的负面影响。?
1.由于温度越高气压越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越少,当我们听到本地区在高空低压范围内,有南风暖湿气流和33℃以上高温的天气预报时;看到湿云低暗“山戴帽”,雾霾不散,水管“出汗”,鸟儿、蜻蜓低飞和雷阵雨将临时;感到胸闷不适、呼吸困难或关节伤疤疼痛时,最好不要出钓,以免侥幸而去,扫兴而归。2.由于活水流水中水温稍低,水分于上下混合较充分,可减轻缺氧程度,寻找江河流水和湖库进出水口作钓点,必然比静水和一潭死水中垂钓效果好。3.由于风浪扩大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并加速了水体上下对流搅动,使水中溶解氧增加,选择水阔浪大和顶风、侧风处下钩,当然比小水面和无风处上鱼率高。4.由于水中溶氧量是分层的,通常上层氧足,中层次之,下层经常处于缺氧状态。在温度高或气压低时,浮钓可能好于底钓,尤其是夏天阴雨和突然降温时,鱼儿可能向比较凉爽、溶氧量多的上层转移,此时浮钓优于底钓。5.由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白天将水草、藻类的空隙和附近作钓点,比光水面垂钓效果好(但夜晚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停止后相反)。6.由于肥水中往往有残余植物、饵料、粪便、杂质,透明底低,并且鱼的密度大,鱼和浮游动物争氧,天气热、气压不正常时,可钓瘦水不可钓肥水。?
三、觅食
在适温和富氧的前提下,鱼儿生理机能正常,新陈代谢加快,主要动向就是到处找食吃,满足生长和繁殖的需要。其特点和方式是:1.不同鱼种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性居游在不同的水层觅食,如鲫、鲤常居下层,草、鲂常居中层,鲢、鳙常居上层等。但条件变化时也有例外情况,鲫鱼可能到上层觅食,鲢鱼可能在下层吞钩。2.鱼儿觅食的类型有草食性、肉食性、杂食性、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食性多种,它们摄食既受其祖先留下的遗传性的影响,也受长期偏食某种食物的习惯性和地域性的影响,还受环境和季节的制约,在饵钩面前常常表现食不对口不吞咽。3.鱼儿除了在栖息场所和回游途中摄食外,“一日三迁,早晚溜边”的倾向特别明显,即在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由暗变明或由明变暗的光照转化期间,多数淡水鱼会游到岸边“进早餐”和“进晚餐”,此时正是垂钓的有利时段。4.鱼儿游动与觅食,有“生命在于运动”的含义,也有珍惜自己体能的反应。饥不择食时,可能拼命追逐、获取食物,反之,可能对食物漫不经心、视而不见。它不会为了一点营养价值不高的食物而作活动量过大的游动,否则,所消耗的能量不能从获取的食物中得到补偿,收支不平衡,就难以维持自己的生存与成长。5.多数鱼类的嗅觉灵敏,味觉分辨力强,视觉较差,对香、甜、酸、臭、腥味反应敏感。白、黄、黑、粉红等颜色在水中显而易见。它们通常用嗅觉探测食物源,用视觉确定具体目标,用触须和味觉器官品尝食物滋味,然后才决定取舍。?
根据上述情况和特点,我们施钓时,应把饵钩投向鱼儿适温、趋氧、觅食的游动路线和栖息场所,要在选位、用饵上多下功夫,选择有利窝点,投入色味俱佳的饵食,准确地掌握提竿时机,才能钓有所获。?
四、繁殖?
延续后代,保持自己的物种是一切动物的本能,鱼儿也不例外。多数淡水鱼中的温水性鱼类是冬天孕育,春天产卵。如鲫鱼、鲤鱼在4~5月份的18~25℃产卵,鳊鱼在5~6月产卵,鲶鱼、黑鱼在5~7月产卵。产卵中鱼儿无心摄食,产卵后腹空,需补充养分,食欲很旺盛。有的鱼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常在卵和小鱼旁边活动,捕食小动物与别的鱼类,很容易钓获。只要我们抓住时机,看准目标,针对不同鱼种用饵,在产窝或附近水域下钩,一定能得到较好的收获。?
五、避敌?
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鱼类属于弱者,经常被人类和其他凶猛动物所猎取或捕食。面对着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严酷现实,鱼类养成了喜静怕扰、愿隐不露、求安避敌的本能和习性。在遇到药炸、电打、网捕和大的声响、震动以及暴风骤雨、冰雹袭击时,为逃避敌害,其动向往往是游到自以为安全的深潭、沟底、洞穴、石崖、水草、木桩、树丛中躲藏。因此,在原来的钓位被破坏,无鱼问津时,把钓点转移到上述部位,很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安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登录
|
注册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皋城车市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微信号:
点击查看